久久沒在棒球板發文,也想貴古一下 XD
正如所有棒球迷一開始所了解的那樣
以打者來說,年度規定打席數是年度公式賽*3.1
(To qualify, a player must have 3.1 PA per team game played.)
以投手來說,年度規定局數是年度公式賽*1
(To qualify, a player must have 1.0 IP per team game.)
至於這個規定為什麼要這麼設,首先根據「以前」人對棒球的理解
首先這個年度規定XX,不是說你不符合規定就不能自稱球員或是薪水會減少
只是因為你上場太少貢獻少,所以就不能領「某些」個人獎項
至於是什麼個人獎項呢,說穿了,有累計的不算,有「平均值」的才算
也就是說,對於打者來說,就是打擊率
對於投手來說,就是自責分率這兩個傳統的王道獎項
假設你是一個一年只有100打席的打者(但是打了70HR),一樣可以拿HR王
同樣的,如果你只投了二十場比賽卻拿全勝,不用擔心拿不了勝投王。
所以其實那個「年度規定XX」的意義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只是告訴別人說「在球隊裡你很重要」
不過,由於棒球觀念的不斷更新與發展,現今的角色分工有了很大的變化
與以往相比,可能看到一個顯著的趨勢
1、符合年度規定打席的打者愈來愈多
2、符合年度規定局數的投手愈來愈少
本來想作圖表的但是一個一個作太累了,有興趣的請到官網看 XD
https://www.mlb.com/stats/1996?page=6
以打者來說,2021年有132個打者符合年度規定打席
2020年則是142個
大概來說都是130~150左右
這代表大聯盟30隊的話,一隊大概5個人會符合球隊「主力打者」的條件
well,如果你覺得3.1打席是一個很寬鬆的規定的話,是不是有點意外??
不過我覺得這也不離譜啦,如果你不是球隊前4個主力打者的話
說你是什麼打擊率之王,那不是球隊有問題就是你有問題。
當然現在AVG已經完全不是什麼判斷打者的最佳數據了,但是多少有點參考意義
至於投手來說,就顯然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對於投手的要求很簡單,每一場比賽九局你有投一局就行了
或是每九場比賽中你有一場完投九局就行了。
與打者的情況不同,每年能夠符合上述「規定」的人比想像中更少
2021年 39
2020年 40
2019年 61
2018年 57
2017年 58
2016年 74
2015年 78
2014年 88
2013年 81
2012年 88
至於今年呢? 以現在的場數來看有50位投手符合條件
換句話說,一隻球隊可能只有1.2~1.5位投手符合爭奪ERA的資格
少嗎?
少,不但少,而且顯然是歧視
當然,我們可以說一隻球隊中,先發投手的地位或許比起中繼後援更重要
但是也不能否認,棒球歷史上,有太多令對手絕望的守護神
例如2021的 Josh Hader,ERA低到讓人髮指的1.23(然後今年......)
今年的Emmanuel Clase 62IP 但是ERA只有1.34
但是當他們成為非先發投手陣營的那一天開始,ERA這個獎項就與他註定無緣了
他們對於球隊同樣有貢獻,可是或許只是因為球隊的定位,就讓他無法拼ERA的獎項
回過頭來說,讓我們看看就是那個大谷翔平
作為一個「投手」
他今年是天使33個出賽投手中投球局數最多的,也是唯一一個「目前」符合
規定局數的(現在場次)
毫無疑問他目前也是天使的勝投與三振王(當然也是被全壘打王)
個人覺得,在現代的棒球分工下,1.0 IP per game的條件已經太過於嚴格
而且能夠符合規則的人也太少。
大谷今年的走向看起來是能夠挑戰以雙重身份都符合規定的偉業
不是說因人設事,不過這種「規定」個人是覺得有討論的空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