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ndrew0916 (andrew0916)》之銘言:
: 中職以投手來說,在非彈球時代,即使球團花得起錢,月薪六萬美就能有保拉了,怎麼可
: 能會花二十萬美請洋投,防禦率二字頭跟一字頭都能幫球隊贏到球只要你球隊得的了分。
: 洋砲就有差了,一年二十轟跟三十轟可能就能幫你多贏好幾場,看看今年中職請的洋砲我
: 估計可能兩萬五左右吧,鈦龍搞不好才一萬,這就真的一分錢一分貨了。
: 至於20萬美能請到誰?火腿幾年前花了三年400萬請了台灣至寶,所以大概比大王強個三
: 分之一的洋將吧。
洋投跟洋砲的差別在於吸票能力吧,翻了一下之前曼尼來的報導
2012年興農整年的票房只有13萬人,場均2184人;
2013年義大上半年沒打完就24萬人,場均9135人;
這兩個場均差距將近7000,而且洋砲每一場都能上,
如果名氣相同,洋砲的吸票能力遠大於洋投
當然現在的中職入場基數已經好很多了,
至少比當初興農的2000+還好,所以再增加7000不太可能,
假設請來外國的超級球星每場可以增加3000人好了,
每個球迷進場門票、周邊、餐影等消費假設500元好了,
如果請洋砲,一個月算二十場比賽,主場大概有十場,
美金台幣匯率用1:30來算的話,洋砲帶來的收入粗估是
3000x500x10/30 = 500,000,大概是50萬鎂
如果請洋投,一個月大概投四場,主場大概有兩場,
對主隊球團來說,洋投帶來的收入是
3000x500x2/30 = 100,000,大概是10萬鎂
當然上面這些都是超級粗暴的估算,
洋投出場數少,所以單場增加的人數可能不只3000人,
但場數少就更可能受到瑞恩先發帶來的影響,
大概每次先發前球團都要先去燒香拜佛祈禱好天氣吧xD
總之從上面那些估算來看,對球團來說,
倒不僅僅是說6萬鎂就能請保拉何必花20萬鎂請更好的投手,
而是戰績考量以外(如同原po說到的防禦率2跟1都能幫助球隊贏球),
花更多錢請洋投在經濟上能回收的機會也是比較少的,
如果真的有那個錢拿去請洋砲還比較實際,
當然前提還是要有像曼尼那個等級的吸票機願意來,
如果沒有的話,單純回歸戰力考量,
那當然還是一個月花2-5萬鎂這個區間去找洋將就好,
這個預算或許請不到那種早餐店阿姨都知道的洋將,
至少是符合現在球團和聯盟需求的
不過現在進場的體驗已經比早期好很多了,
所以如果真的能吸引人進場,轉變成長期球迷的機會應該也比以前大,
就看有沒有球團再試一次曼尼模式了,
看看沒有球迷基礎又多一個洋將名額的台鋼要不要衝一波請Cano來當台鋼開台祖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