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大概LaNew熊還在的時候因為546入坑中職,
後來看到2011年當兵出來後還有追一下他在羅德,之後涉嫌打假球後就沒怎麼看中職了。
最近看的球賽就是昨天的洲際血案,看到這篇討論的話題有感所以抒發一下想法。
其實推文提到很多看法,其中投手培養比野手難這點其實就是中職國際賽的痛。
記得以前鋒砲從美國回來就有建議並強調二級聯盟的重要性,我以前想法大概只停留在二級聯盟可以發掘有潛力的選手,
直到我近幾年在對岸工作,(這邊引鑒電子競技)看到LPL(中國英雄聯盟職業賽)的發展,
才驚覺IG奪冠前我們台灣還能笑人家世界賽沒冠軍,但之後就像有看英雄聯盟的人所知,
在這個領域中國不只一冠,而且每年還能維持穩定競爭力。
Why?
因為有系統性的次級聯盟,有青訓,
這些地方對LPL來說不是單單為了挖掘有潛力新秀,
而是職業現役在無法適應環境時立刻馬上有替代品,並且是即戰力。
所以次級聯盟不只是發掘人的地方,根本就是職業現役的督軍。
中職我記得有搞過二軍,但比較起來更像是讓狀況不好的一軍下去調整狀態的,
升降調度可能也會受到一些外界輿論牽制而沒法實現優勝劣汰。
回歸到投手斷層的話題,在沒有這種競爭性升降階級的運動競技裡,
要穩定每年球員強度就不容易了,
更不用說較難培養的投手,
台灣要出產優秀投手基本上看天吃飯。
至於要有這種完善的次級聯盟在台灣現況下實在是很難實現,因為市場就這麼大,
沒市場就沒錢能夠擴大編制,
除了中職以外還有隔壁棚有三個聯盟的運動在瓜分觀看市場。
如果是關起門來自己玩開心大概也就這樣了,但如果是想在國際賽穩定表現並且拿好成績,大概得傾全部的體育資源專心發展一項最多兩項運動的競爭系統才有機會。
手機排版造成閱讀困難的還請見諒。
※ 引述《qk123 (qk123)》之銘言:
: 野手跟前輩相去不遠
: 甚至有更進步的地方
: 起碼整體平均水準應該有往上提升
: 可是投手整個被前輩的世代屌打
: 而且不是差一點
: 是差很多
: 是因為少數幾個天才出現在同一世代造成的取樣誤差
: 還是有什麼原因呢
: 台灣投手出現明顯斷層的原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