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ty0102 (酒精)》之銘言:
: https://imgur.com/a/KjtOEq9 在楊政典fb看到的,主要是針對近年啦啦隊文化的討論,
: 底下也有不同的看法
: https://imgur.com/a/b54nL35
: 我的想法是說啦啦隊救了中職實在太超過,去年小巨蛋就有證明啦啦隊不是專業藝人,要
: 單靠表演吸引觀眾是不太可能的,必須要搭配球賽才有比較好的效果能因此提升票房,所
: 已對整體還是有幫助。在台灣要單靠球賽或許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但只有啦啦隊沒球賽又
: 太可能。
: https://imgur.com/tlsOjcx.jpg
: https://imgur.com/a/5evFgIM
很意外楊政典竟然會講出這種話,這個人明明就是黑暗期走過來的主播.....
我覺得他可能低估了啦啦隊和行銷策略的高度相關性
2013年確實是WBC和曼尼效應帶來的人潮
但有人潮只是一時的,重點要把球迷留下來啊!
2006年的鋒哥回歸只帶來進了部分熊迷
年底亞洲職棒大賽、洲際盃、亞運中華隊在國際賽功勳彪炳,看似前景無量,2007年的開
幕戰還搞到滿場呢,但打了幾場之後又回到原點了
2008年的八搶三夠熱了吧?但一日迷連進場都不願意!記得當時陽建福參加PTT棒球板球
迷會還抱怨過這點
沒辦法~大家都被假球傷的太深了
即使願意給中職機會,但到球場之後發現沒什麼好玩的,何必再進場?我看轉播就好了啊
但13年猴子搞行銷之後,各隊相繼效仿
啦啦隊和名人開球只是行銷活動最立竿見影的手段而已
記得某年猴子舉辦La New趴,賽前幾位已經可以當阿姨的La New啦啦隊女孩在臺前喊:
「各位!!還記得我XX嗎??」
臺下只有一陣尷尬而已.....
總之,啦啦隊只是果,不是因,你沒有好的行銷,球迷也不會進場去記妳那幾個啦啦隊
名字啦
作者: JKjohnwick (PTT會被盜帳號,洩漏個資) 2023-09-30 01:16:00
你說的06.08那幾年,重點都在真.季後賽啊,行銷要怎麼救
06年沒有喔~~除了某裁判被開除之外,「表面上」並沒有什麼風聲
作者:
hyjoly (111)
2023-09-30 01:19:00我一開始跟你一樣想法 想說典怎麼會不知道2013人氣高的原因 但重複想 我覺得他意思應該是 2013開始有啦啦隊 那年人氣也就是這10年來最高點 所以他覺得所謂啦啦隊可以吸引球迷進場並不成立 他應該是想表達這個
那幾年幾乎沒有球迷 有多少人衝著啦啦隊 進場去看…而且替每個球員想應援歌應援 啦啦隊拉抬票房 老實說功不可沒
不如這樣想-假如當初不玩啦啦隊,球迷會不會又像我舉的那幾年一樣「爽一下就不想再進場了」?
作者: asd22961166 2023-09-30 01:24:00
那幾年是wbc+曼尼效應 啦啦隊還沒做起來好嗎...
那幾年沒啦啦隊去點綴 搞不好某隊就收了啦年糕12年以前就在搞了 隊員專屬應援歌早就要在想 串場也在想了12年辣米糕 拿了個亞職第二 老實講才是復甦導火線那年打敗韓職
作者: Linnsen 2023-09-30 01:35:00
13哪是靠12亞職...是靠WBC意外打得好跟MANNY
作者: greedfat (我不胖) 2023-09-30 01:35:00
曼尼那時候明明有啦啦隊了至少我還記得騷寶寶
講事實而已 沒擊敗韓職點火 wbc不會有那麼多期待
如果那個邏輯成立 那靠國際賽打好的頂點也是2013 找國外大咖球員的頂點也是2013 所以中職到底要靠什麼?
作者: asd22961166 2023-09-30 01:39:00
亞職是6JT去韓國取材 關WBC什麼事...
作者: BJshow 2023-09-30 01:39:00
WBC就是最高級的國際賽 對進場人數有正面影響 今年也比去年多了20% 就知道多猛了==
沒假球案才是真的救中職 不然整天被影射就飽了 球員被威脅利誘打的球能看嗎
WBC和曼尼效應是「吸引球迷入場」,但要「留住球迷,讓他下次再度自願入場」是另一個課題
想說的是12年黑暗期以前就在努力了 wbc跟啥大咖來臺甚至後來啦啦隊精緻化都是水到渠成罷了12年以前黑暗期啦啦隊對票房一定有吸引到固定票房
作者:
cesuya (冰冷的執著)
2023-09-30 01:51:0013WBC根本沒人討論亞職曾擊敗韓國會有什麼期待
也不能說啦啦隊救了吧 應該說各隊在經營行銷球場體驗等方面都有進步才對吧
作者:
smena (cmeha)
2023-09-30 01:52:00許多家電行銷有戰略機種的設定,就是讓你覺得低價的東西CP沒這麼高,純球賽可能可以很便宜但拉高內野讓你覺得炮區很划算才能真的創造利潤,但這舞台也是因為職棒成熟才搭建得起來,所以不是啦啦隊搭建起職棒的舞台,是職棒成為其他獲利模式的平台前期球團長時間的know how累積是必不可省略的
你不信也罷 反正努力反應在票房上 你看看曼尼待過的球隊現在票房怎樣
作者:
oioio (歐伊歐伊歐)
2023-09-30 02:02:00單以球迷人數來比根本不客觀 要不要看看票價漲了多少...主題日那些的更貴...真的很難相信一個資深主播可以說這些話
作者: azu0807 2023-09-30 02:10:00
對2013的經典賽還有後來的曼尼熱潮印象深刻
台灣棒籃球實力不上不下 短時間成長幅度有限 也只能這樣 啦啦隊不是重點 反而電競才是可以重點發展畢竟是新興產業未來有機會進奧運殿堂 可惜被一句別買太多給害慘
作者: asd22961166 2023-09-30 02:17:00
那13年以前的數據呢?
12年各隊大概在2K~2.7K 你可以搜板上(場均變化)
作者: asd22961166 2023-09-30 02:25:00
所以啦啦隊以前就有喔 場均還那麼低
作者:
wishmax (棒球的季節又來臨了)
2023-09-30 02:29:00就是有啦啦隊跟球員主題曲,台式應援才能在WBC讓世界看到
作者:
wiiiiw (拉麵道)
2023-09-30 04:38:00不算我 論點正確
作者:
yurian 2023-09-30 04:57:00其他隊一回事(比如最近龍……)富邦今年啦啦隊改變做法後真的轉移很多焦點是真的
作者:
Arodz (鎖一點螺絲...)
2023-09-30 05:24:00把餅做大不是壞事啦
作者: aaa45629 (結束人) 2023-09-30 07:05:00
其實你球員把實力提高,把球賽品質拉高就不用扯東扯西。看看龍王跟江肌肉,拿高薪卻投不出來還整天躺,是要人民進場看躺嗎?
作者:
seedroy (ㄔㄏ)
2023-09-30 07:16:00我老爸6X歲那一輩的人還說沒賭博去看球幹嘛咧,說得去看球的都是賭迷似的,至少啦啦隊讓砲哥願意進場就不錯了
2013全猿主場都可以忘記..那絕對是爪典的痛欸w
作者:
bullace (豪仔)
2023-09-30 07:20:00救個屁 啦啦隊是要靠棒球粉的人氣才能去演藝圈的
作者: kokoro1793 2023-09-30 07:30:00
被說過沒賭幹嘛看球+1 不過現在也就是變成啦啦隊而已
吃桃園球場的紅利而已好嗎 那時候桃園算新球場各隊去人數都不少 有本事繼續在澄清湖搞啦啦隊看看人數成長多少
作者: yolasiku (我的綠卡能吃嗎) 2023-09-30 08:18:00
真的是豬哥野球啊 所以分組如外界預期墊底淘汰
轉移焦點很好啊 不然怎麼維持鐵桿3000人持續進場唱唱跳跳
最好是桃園球場紅利只有一年 同樣對戰組合除了爪主場人數基本上都更慘 不然幹嘛不在澄清湖搞全猿主場
搬去桃園是2011,全猿主場是2013..怎麼搞?2012平均是2433,桃園沒有比較好(頂多多500-1000)意思是給你桃園地利也要搞的起來才有用
作者: rkilo 2023-09-30 08:59:00
啦啦隊行銷沒用,就不會這麼多球團學了
作者: briskace (開朗艾絲) 2023-09-30 09:20:00
把砲哥們買週邊的財力算進去,啦啦隊很重要啊
作者:
Eric0605 (我還有點餓)
2023-09-30 09:22:00把球團付錢的當傻子喔 沒用就不會大家都學了
作者:
oaoa524 (逆鴻溝)
2023-09-30 09:24:00這咖意外嗎 本來就邏輯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