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來說,這個同學說的沒錯。
棒球的受限太多了,場地、打擊手套、接球手套.護具..等
而且專業性真的高很多。
籃球只要一顆球,就可以開始比賽了。
但是這是指平民之間。
職業選手的養成,又是另外一個思考。
從以前到現在,台灣打過籃球的人數,絕對遠遠贏過棒球。
如果平民參與的人數多,這個運動國家就會發展得越好,
那台灣籃球現在應該超強,職業籃球不會倒。
可是並不是這樣,台灣最強的職業球員跟歐美球員的人一比
不要說職業了,連學生球員都贏不了。
棒球要做的事,應該是做專業性的培養,
以前完全不懂得保護球員,一堆受傷的、不會養的,
可是我們依然有那麼多球員可以上大聯盟,
而且還有頂級的成績。
證明我們有質,
但是量太少了。
以前到現在
U18之前和世界真的差不多,
可是以前U18以後,成長真的不如預期。
最近的U18成長的都不錯,尤其是投手。
嘿,但是打擊還是沒有成長的那麼快速,
我覺得這個要好好的去思考。
想想看,如果我們有辦法一支國家代表隊裡面,
同時有全盛時期的王建民郭泓志等級的投手5位以上,
打擊又能再次提升,
這樣國際比賽會多好看 。
至於籃球就不用提了,
籃球的行銷真的做得不錯,
可是沒有球技呀,
你中職再加上一點行銷,
之後觀眾人數還是會繼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