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篇高中生的訪問,
就可以讓球迷引起各種爭論。
但認真想,
台灣現在推廣打籃球的確有明顯優勢,
即使打籃球的國際賽成績真的很爛,但就是好推廣。
要推廣棒球,基本上就三個要素:場地、球具、人
場地:
學校不給打棒球的應該是九成五以上通則,
過去幾十年來,大家只能去河濱等簡易場地,
但有些場地還是要付租金,對於學生來說,就是負擔。
學生家長也會覺得,學校裡面有籃球場、排球場等,不用花錢又能安心在校園運動。
這個應該是鼓勵地方政府多投入資源興建基礎設施,
而不是花數十億跑去蓋萬人球場,而且蓋了還不能用。
沒蓋以前至少還是基層棒球的常用場地。
球具:
雖然以前文具店有那種幾百塊的爛手套跟球棒,
實際在打的會覺得那些球具到底可以多爛,
但對於如果只是打歡樂盃軟球的,入門應該還可以。
更何況現在也有迪卡儂,入門球具也是有。
如果要進階,現在網路賣球具的店家應該不比以前用品店少,
而且選擇更多樣,只是如果有去日本旅遊逛過的話,台灣有些的確賣的比日本稍貴。
球具這個問題,可能需要想辦法讓學校為單位購入一些基礎的,
讓更多人接觸,需要個人球具,玩出興趣後,自己再添購。
人:
這部分應該最難,
畢竟棒球需要一定技術能力才不會一直漏接、一直揮不到球。
所以需要一些打過甲組退下來的幫忙指導一下,
可是如果沒有常態的需求,只開一週三小時社團指導費,
能找到的教練真的不多,人家也有家要養。
更何況學校體育課基本上很少會有棒球專長的老師,
除非政府在安設計體育課綱時,直接要求棒球一定要放進去,
就有可能修教育學程的體育系學生有棒球專長的,
以後就會積極去爭取在學校教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