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utta (mutter)》之銘言:
: 看到這個真的為球員感到心酸
: 想起十年前開始開玩笑 男子附屬棒球隊,現在看來是成真了
: 覺得現在的球員真的非常不受聯盟或球團重視
原文恕刪
台灣的聯盟跟球團就是一個原則, 不想花錢也不想做事.
能花最少的錢, 作最少的事, 就能搞定是最好的, 很不巧啦啦隊就是這個最佳選項.
請啦啦隊跳花不了幾毛錢, 舞台直接用球員休息室上方平台簡單的弄一下也不麻煩,
但是卻可以有效吸引到現在這種平均五六千人程度的票房.
看看日本最破爛的養樂多
球場是近百年的明治神宮野球場, 使用的優先順位養樂多還在大學棒球之後,
甚至球場都沒有設置官店的空間, 只能在走廊下擺幾台的花車販售商品.
但是就算是這樣的百年球場, 座位都分成這麼多不同的區域跟票價.
https://ticket.yakult-swallows.co.jp/contents/pages/seats.html
連座位的視野都做了模擬的環景視野給你看
反觀台灣, 以算是台灣劃分比較多不同票價區域的洲際假日為例:
熱區前段600, 後段550, 本後500, 其他一般區域450.
熱區跟本後還行, 算是滿足了看妹子的, 跳應援的, 本質的, 這三種需求.
本質(本後)負擔最輕, 要熱鬧的(熱區後段)中間, 看妹子的(熱區前段)最貴,
畢竟請妹子跳是額外花的錢, 還是要加到票價上回本的.
但對於輕度球迷來說, 他不一定能買的到熱區或本後這些區域.
而一般區也許能買到緊鄰熱區旁邊的G區, 也可能只能買到最邊疆的JK區,
都一樣要花450, 沒有相對比較好一點位置, 想去的意願就沒那麼高了吧?
但邊疆要是更便宜些, 會不會覺得反正夠便宜, 還是買票進場的意願就高一些呢?
然後場內飲食賣店也是另一個問題
同樣是神宮為例
https://www.yakult-swallows.co.jp/pages/guide/gourmet
人家百年球場是這樣子, 反觀...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