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別絕對不是在沒有球監而已
球監只是讓旅外缺乏阻力,可以更無後顧之憂往外衝
最根本的還是錢和養成
[錢]
雖然中職最高簽約金依然是蔡仲南600萬
但這幾年高卒大物簽約看得出來實質上是超過這數字
劉基鴻:簽約金590萬+ 20萬訓練費
徐若熙:簽約金490萬+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名目的獎金
林子豪:簽約金550萬+160萬激勵獎金
余 謙:簽約金550萬+200萬激勵獎金
曾子祐:簽約金570萬+140萬激勵獎金
王念好:簽約金555萬+175萬激勵獎金
林佳緯:簽約金540萬+100萬激勵獎金
這幾位野手是當年比較有機會應屆就出國的
再看看差不多同期的旅外選手簽約金
陳聖平:30萬鎂
林暉盛:30萬鎂
林鋅杰:25萬鎂
王志庭:23萬鎂
鄭宗哲、林昱珉這些本來就不同等級的就不列
中職就算簽約金+額外獎金也沒比國外高多少,甚至大部分還比較低
[中職養成]
雖然美職體系可以說是大練蠱場,但中職養成真的能把大物們養好嗎?
來看看2017-2019年前兩輪的高中生選秀今年成績
2020年以後的高中生現在談論感覺還太早
球員名字 選秀年分 選秀順位 今年(被)OPS+
廖健富 2017 1-1 一軍162.9
其實沒35萬鎂的就坐球監阿!一來要旅外確保球員簽約金,二來提高國內職棒水準!甚至沒25萬鎂坐兩年也可
作者: i4303348 (鮮橙柚) 2023-11-20 00:05:00
很好奇文中沒出國的球員有透露國外開多少嗎
作者: gemboy (沉默的雙子小孩) 2023-11-20 00:11:00
提高簽約金最根本問題就盈餘 場均還是老樣子支出又暴增簽約金要多高也不用多想
作者:
tue678 (~*幻風*~)
2023-11-20 00:23:00不需要設什麼球監 想追夢不要阻止他阿
作者:
LADKUO56 (KYOUALL)
2023-11-20 00:27:00有點不知所云 又不是所有高順位都能天份轉換
近幾年有好一點,希望繼續進步,至少比以前好不少。有一個問題,不光是看一開始很成功就不算有養成。以廖健富來說一來人家會研究針對,二來以他自己成績相比,你看全壘打不是比起他生涯前幾年有了不少成長?
作者:
typewang (正宗打字王)
2023-11-20 01:13:00小聯盟週薪400鎂(之前290鎂),對應消費水準大概是台灣月薪1萬8以下幾乎所有開銷都是自己付,所以簽約金是給你付未來5年開銷台灣二軍月薪有6萬,很多開銷都是球團付台灣500萬簽約金拿去付房屋頭款,月薪付貸款,然後租別人,退休生活很好過去美國5年沒有升上大聯盟,回來台灣就是一場空重新來過
作者: gvtc19557 2023-11-20 04:11:00
養成有有用,但主要還是天賦啊,。
作者: Senga41 (kevin) 2023-11-20 07:46:00
中職簽約金600萬+保障新人一軍10萬月薪其實根本不比旅外差 旅外30萬鎂簽約金 結果月薪低的可憐還要靠回台打國家隊解兵役+賺點外快 問題旅外養成天花板和中職差太多了 投入中職再旅外的機率趨近於零
作者: enfire (阿登) 2023-11-20 08:45:00
其實若看台灣旅外的養成成功率,發現也沒有太高,這就是競爭的結果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