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ote.com/onepointzerotwo/n/neadd9acf7935
現在已經可用賽博計量來數據化棒球的表現,但還是存有無法解開的謎,
「捕手領導能力」就是其中一部份。在棒球界,野村克也(南海等)、
古田敦也(養樂多)、谷繁元信(中日等)都是享有絕佳領導能力的捕手。
但是賽博計量卻無法講他們的領導能力可視化,不過在此情況下有些人
會用捕手防禦率來評估捕手的能力。
前週,球評村田真一就用了捕手防禦率來評論讀賣巨人的捕手,他對岸田
行倫大為讚賞,認為他有搶先發的實力。
但在賽博計量學裡,捕手防禦率並不被重視,甚至被認為不該使用它,
為什麼呢?
首先提出這概念的是1989年德州遊騎兵的分析師Craig Wright,他在著作
「The Diamond Appraised」發表了捕手防禦率這觀點,所以這並非是新的觀念。
然而賽博計量學卻不重視這種評價方法,為什麼?
1.投手能力
捕手防禦率很大原因取決於與哪位投手搭配,如果該捕手都與王牌投手搭配
,而其他捕手卻與其他輪值投手搭配,那捕手防禦率自然有所不同。
若要排除這種差異,那就要以同一投手為基準點才不會有偏差。
2.捕手間的差異不明顯
當然過去也有做過上述分析,2000年Keith Woolner發表過過一項分析,通過
同一投手與隊內不同捕手搭配的成績,試圖發現是否有所影響。這項分析從
1981-1997年間,捕手與投手搭配超過100局的6347組數據,只檢測「捕手能力」
,只專注在打席結果。
但儘管如此也沒發現有顯著差異,因此在賽博計量學裡,捕手防禦率是不受重視的。
透過分析,同一投手與不同捕手搭配,捕手防禦率最多差異也只有0.01。
Woolner還指出,不同年份的捕手防禦率並沒有什麼相關性,高三振率的投手
隔年通常也是維持了高三振率,這些指標強烈反映的投手能力。
Woolner的分析指出捕手的成績,跨年並沒有所謂的連續性。
此外也有樣本數不足的問題,Woolner的分析用捕手與投手搭配100打席為基準,
這種小樣本容易受許多隨機因素的影響,但若增加打席數,符合條件的投補搭檔
則變的有限,難以確保可用的樣本數。
總結,捕手防禦率受投手能力影響大、捕手間差異不明顯、跨年度無連續性、
以及樣本數不足問題,所以這數據在賽博計量學裡不受重視。
3.防禦率這個數據的盲點
不僅是「捕手防禦率」,賽博計量學對「防禦率」這數據本身也不甚重視。
這個指標深受球隊本身守備能力影響。撇除投手解決打者,球隊守備能力左右
了出局還是不出局,防禦率深受影響這點也是眾所周知的,捕手防禦率也會
碰到這些問題,為了評測特定球員的貢獻而依賴其他球員的表現,這種評價
方式並不恰當。
為了消除防禦率產生的盲點,賽博計量學用了DIPS(Defense Independent
Pitching Statistics),這指標評價了投手可以完全控制的數據,如三振、
四壞、全壘打,而非依賴守備表現。
總結來說,捕手防禦率過於依賴投手與守備方的表現,這無法反映出捕手能力,
賽博計量學更重視的是DIPS,可以更客觀評價投手表現。
4.配球不只是捕手的責任
在賽前,幾乎所有球隊都會進行投補會議,制訂針對每位打者的策略。
這些策略基於事先收集的數據,由投手、捕手、分析員、計分員共同決定。
雖然比賽時是由捕手下暗號,但這一過程涉及了許多球隊內部人員,當然也
包括投手,這可說是一場團體戰。
以上這些非捕手因素影響了所謂捕手防禦率的客觀性,但即便如此賽博計量學上
仍不斷針對這塊研究。
DeltaGraph的分析師道作曾發表過分析,他分析了2018-2022(2020除外)日職
12支球隊正捕手與其他捕手的成績差異,他試圖找出捕手領導能力的差異,
但結果顯示差異極小且沒有再現性。
捕手防禦率不足以評估捕手的領導與配球能力,應避免使用該數據來評價捕手。
作者:
Puye (PUYE)
2024-07-09 12:50:00結論就是投球還是看投手本身 捕手影響微乎其微
作者:
LiebeLion (IchLiebeDich)
2024-07-09 12:57:00主要是無法客觀量化呈現
作者:
Werth (é¬æŸ)
2024-07-09 13:00:00捕手防守還是重要基本功 再上去就看有點什麼技能
作者: KevinLow (廢文漏) 2024-07-09 13:06:00
配球配得好感覺也很難數據化
作者:
TWKaner (TWKane)
2024-07-09 13:09:00不過台日還是有些人會信
作者: jones520520 (多多) 2024-07-09 13:10:00
幫我叫葉丁仁來投球
作者:
CK37 (海線一哥)
2024-07-09 13:14:00配球本來就相當結果論 大概只有上帝視角才能真的判斷捕手配球好壞
作者:
Atkins13 (Atkins13)
2024-07-09 13:20:00就連阻殺都有投手的成分了 盜壘常常是盜投手的壘
作者:
kasim65 (阿六)
2024-07-09 13:21:00中職情況是 捕手配了球 投手多數沒辦法控到要的位置吧但論配球 會配跟不會配也真的差很多 拿阿福跟其他捕手比要不是卡洋將身分 阿福絕對有能力在任何一隊當先發捕手
作者:
fetoyeh (小葉)
2024-07-09 13:47:00這數據就是某些捕手黑拿來罵人的依據捕手能力絕對有差別 但不是單用掉不掉分來評價
不意外,配球本來就不是捕手一人決定,還在怪捕手配球的人是思維沒更新的想法。而且現在投手主導配球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叫捕手扛全部配球責任跟本是很奇怪的事。
這數據頂多能看不同投捕配合的效益吧畢竟棒球投捕是有合不合的問題的
投手的狀況、打者的狀況、守備的站位、場上的局勢等等,太多因素影響配球這件事,所以說配球常常是被動的。能主動配出一場球,當天的投手就是賽揚上身。
作者:
jeff1013 (jeff1013)
2024-07-09 14:08:00最神奇的不就世界的小林有幾年wRC+是負的
作者:
thindust (tough day)
2024-07-09 14:09:00捕手有差大概就差在偷好球的能力 就是手套的尾勁
作者:
jeff1013 (jeff1013)
2024-07-09 14:09:00結果還是一堆人嘴原冰他然後用大城今年開季配小林的投手也的確有幾個說跟他配比較好但看到一堆人說啥是他也用小林我就覺得超神奇
作者:
liusim (六四母)
2024-07-09 14:58:00結果只是體感而已~
作者:
Arens5566 (Arens5566)
2024-07-09 15:54:00因為投手能力才是重點,過去幾年一直看到瞎吹福來喜的言論,頭很痛
作者:
shifa (西法)
2024-07-09 16:18:00其實 更多人看的不是捕手防禦率 是捕手勝率 而且看的不只配球還有引導能力 跟穩定感 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
作者:
Tokuseki (世紀大魯翁)
2024-07-09 20:51:00美國都投手自己配球 才會無法再現吧
作者:
dicky2003 (一切都在改變...)
2024-07-09 22:44:00在台灣第一個被算捕手防禦率的叫高志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