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erth (國費壹員)》之銘言:
: 配球有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出其不意
: 今天台灣隊打者常常等到了三壞球
: 接下來捕手卻是狂摳好球
: 讓打者毫無頭緒 =”=
: 倒是家正還能破解拿到了一個保送
: 這樣看台灣隊今天輸兩分被完封
: 主要是不是輸給了配球皇帝?
出其不意說的簡單,要怎麼做?
試著來分解一下陳晨威滿壘被三振的後三球好了。
很少發文,如果排版或看法上有什麼問題,請大家多指教!
在投手連丟兩顆明顯壞球之後,捕手上投手丘嘀咕了一下,
然後投手又丟了一顆外角低的壞球形成3-0(零好三壞),
接著就是連著三顆好球未揮。
後面三顆好球都是91~92mph的速球,確實有針對到打者心理。
(因為攝影角度偏一側,所以以蹲在正中間的捕手位置作為
判斷內外角的參考點,而不用電視畫面上通過本壘板的位置
判斷。因為都是速球,比較不會有進壘點和接捕點之間的大
偏移。)
滿壘3-0,第一球理所當然看一球或好球框縮到紅中肉包才打。
捕手接捕點在左膝內側上方,應該是偏外角但不到邊緣,這
球反而是後三球最好打的一球,抓打者合理的保守策略搶到
一好球。
第二球應該是考慮要攻擊的球,當然是打好球不打壞球。結
果球進來捕手接捕點在右膝正上方,所以應該在內角邊緣。
打內角球的啟動時間要比較早,這球其實是抓打者準備攻擊
但壞球要放掉之間的猶豫,壓縮打者的決策時間。打者在球
過一半時沒有啟動,就來不及出棒了。
第三球捕手往外角蹲,左小腿外側已經貼到右打打撃區了,
手套要位還是在左膝內側上方,但因為往外蹲的關係,位置
比第一球往外移大概一個膝寬,估計是要外角邊緣。結果球
進來比要位偏外偏低,接捕點在左膝正上方,大概外移了半
顆到一顆球之間,主審撿了,三振!
捕手應該是有考慮投手的控球不算好,call三顆速球搶好球。
三顆都要在打者大腿中間的高度,但內外角的選擇充分運用
了打者的心理(其實主播和球評的想法也是一樣的)。第三
球就是外角邊緣決戰看投手丟不丟得進,結果投手丟得往外
偏,打者認為是壞球,而主審撿了。
除了第三球是盡人事聽天命之外,第二球應該是容錯空間最
小的。往內偏一點就是壞球保送擠回一分,往外一點明顯好
球打者會打,而且一不小心就跑到紅中,但偏偏那球丟得挺
準!第一好球也丟得很準,但那球容錯空間本來就大。
前面都丟不準,對前一棒丟進好球帶那球是肉包,結果最後
這三好球都算準...
最後補充一點,如果觀眾是一路跟著心裡作決策(這球要打
或不打),而且在每一球到揮棒啟動點前就感覺這球應該要
打而打者沒打,那您的議論是有道理可執行的。如果是球進
了捕手手套或主審判了好壞球,或者像我這樣事後看回放才
覺得該怎樣怎樣,那都是馬後炮!因為那些時候的決策都太
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