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爪的後防又爆炸了,球迷們又要呼籲高層選秀多洗牛棚,
但是以局數的觀念來看,是不是選更多SP吃局數會更香呢?
最常被球迷提到洗牛棚的球隊就是龍吧,也不否認龍選了很多投手,
但是除了陳冠偉是洗成功的案例,林凱威還是榜眼耶... 現在又多了銳歐
如果都固定用這幾位投手,代表洗的成效也不算太好。
或許選秀後段與其是洗一些早被定位的牛棚投手,不如找可塑性高的SP素材更好,
如果能像盧孟楊 張祖恩那樣穩定先發就賺爛了,即使不行也能吃局數,
要是真的養成進度不順利,再轉型成牛棚也能上手,
一個能吃5局的投手,難道連1局都投不好嗎? 很難吧!
所以很多SP還是比牛棚海更有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