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參與討論的人大致上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對事討論、檢討,在不同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不同看法,重點在於「當下背景」的
來討論
第二種對人、事已經有既定立場,傾向於特地論點有利時再出來討論,風向不同時就容易
有不同效果
第三種看重結果大於一切,只要是成功的結果那就是對,失敗的就是錯
在各種討論中以「影響勝負結果最大的事件」最多人會參與討論,在這樣情況下第二、三
種人最容易形成主流風向,漸漸得討論就好像跟「影響勝負結果」越走越近。
因此也容易出現「贏球還檢討」、「輸球檢討是結果論」,那這樣的話什麼時機才可以討
論、檢討?
其實我覺得討論內容跟「勝負結果」沒有衝突,討論完全可以依照當下背景來看,檢視「
當下成功機率越大的決策」才是討論之所以存在的價值。
若選擇「成功機率相較低的決策」最後成功的了,那其實不見得是最正確的;若選擇「成
功機率相較高的決策」最後失敗了,也不代表這就是錯的。
至於怎麼樣的決策在當下才是最正確、最適合,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所以藉由討論表達
不同看法、尋求共識。正常狀況下對離譜的觀點表達不認同、嗤之以鼻都很正常,但絕對
不是主動挑起仇恨,只要別人風向錯誤就該罵。
在這樣的認知下,我完全不覺得討論就是結果論,反過來整天說「輸球才檢討的」真的是
中立立場的人嗎?還是這群才反而是最結果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