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講的明星球員跟社群活化 其實要取經KBO 講PLG怪怪的 畢竟籃球票房數據上是衰退的
KBO男女比 32%:68%
CPBL男女比 沒找到近期數據 根據2015報告約 62%:38%
https://imgur.com/kftyfrW.jpg
但中職2013後票房組成比例應該是差不多的
增加票房 就是增加女性進場人數 不需要像KBO拉到快3:7
把CPBL男女比從6:4拉到5:5也是增長很多
重點在女性比例增加 但男性人口也沒流失
今年職棒季中有兩個文章講KBO
換日線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9272
運動視界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112301?page=2
裡面提到中職沒有的或比較不夠力
第一個就是品牌結合 吸引非棒球人口(出圈) 品牌是要走向更高階消費端或女性端
中職這部份就以前假球影響 連一般消費品牌結合不太找球員
四爺也只能接接本家的大亨堡 而不是一些時尚服裝品牌 不然以球員衣架子沒啥問題
希望後面會有廠商更敢找球員宣傳
第二就是社群短影片 裡面有提到
特別設計讓人短時間內就能理解的精采影片
內容也不再是傳統男性視角下的比賽,更多了觀眾席的趣味畫面等等
女性觀眾不是要看球速160 守備多漂亮 擊球初速多快 變化球掉多漂亮
而且一些趣味互動影片 這次P12相信大家很有感
場上球員互動影片 圍起來點飲料 林家正跟投手的一些互動 雞柳條互動
吸引滿多圈外女性點閱率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