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軟性電子浪潮 扭轉產業新規則

作者: Whispered (傾聽者)   2014-05-28 10:54:49
http://www.hope.com.tw/DispArt-tw.asp?O=HJWC77OGUOYARASTDA
軟性電子浪潮 扭轉產業新規則
【作者: 王世杰】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
今年歐洲印刷電子展(Printed Electronics Europe 2012),為軟性電子的應用帶來了更
豐富的詮釋。軟性電子不僅可讓手機做「瑜珈」,盡情彎折,也能讓電池化身為薄薄一張
紙後還能提供電源、延伸作為太陽能發電板,或是電子投票工具等。
美妝大廠雅詩蘭黛(Estee Lauder )更老早看準軟性電子的多元性,利用其微電流通過肌
膚表面能撫平細紋的特性,開發出可減緩眼部細紋的面膜產品。
看來,繼觸控面板之後,軟性電子將是下一波引爆電子產業的新革命。
根據工研院產經中心(IEK)的資料顯示, 2020年以前,全球軟性電子產值預計超過700億
美元,且應用集中在顯示、照明、與太陽光電為主。其中軟性太陽光電預估2020年會成長
到172億美元,軟性照明已室內照為主會成長到118億美元。軟性電子的浪潮將如熱浪般來
襲,以驚人的速度包圍每個人。
以柔克剛 五大優勢
軟性電子有五大優點,分述如下:
1. 成本優勢:
相較於目前以矽晶圓為基礎的電子產品,必須生產量達到很大規模,成本才可能下降。然
而未來產品將走向客製化、小量多樣,矽晶圓不見得能降低太多成本。軟性電子因為採用
印刷製程,在小量時成本優勢可以顯現。
2. 解析度:
印刷電子儘管難做到黃光微影的解析度,但只要透過材料升級,或製程改進,不用高投資
成本就能開發高解析度線寬製程。
3. 大面積優勢:
以傳統矽材料來說,要做到大尺寸是很大的挑戰,譬如十八吋晶圓的廠房設備投資就使得
各半導體廠考慮再三;玻璃基板的十代面板廠也面臨成本與廠房空間的問題而遲遲沒有第
二座,但軟性電子可以使用印刷的方式來製造,想要多長就多長。
4. 基板有彈性:
這點正是相對矽材料的最大優勢,由於基板可以撓曲收捲,無論是在搬運或是生產過程,
都能有效減少運輸的困難度及生產廠房空間的使用。
5. 製程減少浪費:
由於傳統黃光微影製程採用「消去法」,因此至少要經過六道製程,很多材料被浪費。然
而,軟性電子由於採用印刷方式,只需要一條線印上去就好,估計使用印刷製程將可以減
少64%的材料浪費。
室內照明 將會是新亮點
目前軟性電子的各式應用,以紙電池為例,目前仍在曲高和寡階段,一個仍然要價一到兩
塊美元,成本與水銀電池相比還不具優勢。
但反觀腦筋動的快的消費性美妝大廠,雅詩蘭黛(Estee Lauder )就推出紙電池面膜,利
用輕微電流刺激臉部肌膚吸收,配合紙電池可彎折的特性,拉抬終端產品售價到一百塊美
金以上,創造產品價值。其他如汽車或太陽能產業的業者,也研擬開發出可邊開車邊顯示
車流資訊的透明螢幕,或是太陽能書包等。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未來軟性電子在應用上,建議可以朝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軟性照明著手
,以結合軟性電子及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材料,開發出大面積的室內照明;不僅更省
電、就連照明的形式還可以更多元;燈具也許不再是一盞一盞,可能是一整面牆,或是一
整片繽紛的天花板等,不僅扭轉了產業新規則,更為人類的居家型態帶來更多的想像,豐
富了你我的生活。
台灣的下一步
去年底,三星電子( Samsung)正式宣布軟性螢幕YOUM將開始量產後,這個舉動引起全球電
子業的震撼,各廠深怕在此一新的領域又讓三星一家獨佔。今年四月,三星進一步宣布
YOUM材料技術取得突破,年底可能推出全球第一款螢幕可撓曲的手機。
究竟,台灣在這股浪潮下要如何取得一席之地?
以目前趨勢來說,台灣應先傾全力克服封裝材料與製程技術議題,之後再鎖定關鍵技術,
輔以殺手級的終端應用角度來著手,否則相關應用會彷彿在雲端般摸不著邊際。
(作者為工研院IEK材化組經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