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蠻多人糾結品牌的情形,
忍不住想多嘴一下。
首先,先說自己吧我蠻幸運,
大學時期約19-20歲時給陳衍良醫師看好的,今年26,
從青春期臉看起來髒到很想自己割下來,
(不要懷疑,比前幾天那所謂“嚇人、想吐”的還糟糕幾倍不止…)
到目前常常被稱讚皮膚很好很有光澤,
這麼多年,累積下來的知識卻不一定是從陳醫師那邊來的。
我想說的是,其實醫生的專業既不是保養品也不是化妝品,而是皮膚生理和藥物。
直接列一張單子告訴我們說這些都不能用,這是一種很簡化的作法,
這是長期累積病人紀錄下來的東西,
並沒有詳細到品項,也沒有詳細到所有的致粉刺成分。
因為很難啊,市面上光品牌就數不完了更何況品項,更何況成分?
這已經要獨立出去一門科系了,所以,只能就臨床經驗來列品牌。
但是事實是,消費市場上,本來就不能看品牌買產品,
這絕對、絕對、絕對是錯的。
(極少數真正醫療通路的專業品牌例外,但不是屈臣氏康是美的假醫美)
一個品牌,它可以出好貨,也可以出爛貨,好壞不在於品牌,
在於產品它本身的配方和成分優劣。
舉版友所說的Make up for ever為例,
Ultra HD其實算蠻OK,但是Liquid Lift保濕粉底卻是個超級無敵爛貨。
不過,一般病人懂得自己判斷的少之又少,乾脆教你什麼品牌不要用最快。
醫生列舉的鬼東西品牌,從韓系品牌到BB,確實是爛貨比例偏高,也許你剛好用到好貨,
所以沒有感覺。相對的,醫生推薦你的也是品牌而不是產品,如果你衰,可能也就剛好買
到致粉刺的產品,只是中的機率相對低很多。
化妝品是如此,清潔洗卸類、保養品同理可推。
至於要怎麼判斷,這本來就不是醫生的專長,
十個醫生裡面大概有九個會瞠目結舌
然後用很不確定的語氣講一套連他自己都不是很相信的東西出來。
自己去找書看比較快,懶的話,還是聽醫生的話比較實在。
總之會去看醫生就是踏出第一步了,共勉之~
好吧雖然講的好像有關化妝品,
但從保養的角度切入,應該…沒有違反板規…吧? 有的話我再自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