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7年年中開始接觸電動滑板後,到現在也慢慢的收集了三套不同的電動滑板系統
其實自己還有接觸大陸公板雙驅馬達搭配Elos的組合,不過已經賣掉了,現在手上擁有的
就是Leiftech、Boosted Board跟Mellow牌。
這三者其實沒有誰優誰劣,各自有自己的特色以及無可取代的性能,跟坊間的一般大陸電
動滑板相比相當的有自己的特色,這段文章除了介紹L、B跟M牌之外,也會介紹其他牌子
的試滑感想,讓日後有興趣進入電動滑板的朋友有個方向,避免買到不適合自己的產品。
其實電動滑板的沒有爛的產品,只有不適合自己的產品,先稍微介紹一下目前市場上買
得到的東西,大致分類為(成板/模組+其他零組件):
1.成板:
Leiftech、Boosted Board都算是成板,其他像是Evolve、La Croix、Raptor也是
基本上廠商會將他們認為最好的搭配組裝成一個完整的電動滑板並出貨給玩家
玩家要做的就是「開箱->充電->開啟按鈕->滑」。
在這之中Boosted Board是公認成板品質最好,這點接下來會詳述
(1)Leiftech:Leiftech的滑板嚴格上來說他是個電動滑雪板,他讓玩家可以在任何平面道路做出相當接近Snowboard的動作,我自己接觸了1年半,目前滑行的速度大概只能接近20km/h,不過這樣算有點不夠公平,畢竟很多動作都是花在左右滑行上面,跟只走直線的電動相比會慢很多,其實Leiftech的實際行走距離都消耗在Z字的移動中了,
但是可以在任何地方練習Snowbaord我覺得已經很讚了。
他的設計特殊,所以上手沒有那麼簡單,不過好處是他們的客服很負責
基本上一有問題很快就會想辦法解決。缺點就是中間的2個360度電動磨耗有點兇
而且只能跟原廠買,不過目前原廠推出全新設計中間輪,我也已經買到了
看起來還不錯。重量大約是8kg~9kg,兩個360度皮帶馬達,
輪架是採用舊版Freebord輪架,新版Freeboard輪架可以自己改上。
中間輪的吸震性不佳,重量也不是很輕,算是6號水門專用機。
(2)Evolve:怪獸級成板,板身很長,重量落在11kg~12kg,輪架是採用類似衝浪輪
架的雙層輪架(好像是Gullwing)。
這個我有滑過版友的Evolve GT幾次,他還把滑板輪改成充氣輪
整體操駕感覺普通,直線行駛穩定不錯,但是carving的感覺很不協調
雙層輪架的反應很快,但是板子跟軸距太長
carving的不夠用力就會有點轉向不足
換句話說就是一種板子對左右荷重的擺放很敏感
但是板子的carving表現沒有那麼稱頭
性格上「板子是板子、輪子是輪子」的感覺很嚴重,總之不是很習慣。
另外遙控器、馬達本體有產生品質不良的問題,部分輪架更是有發生斷裂的狀況。
重量上也不是很方便攜帶,算是假日河濱公園專用機。但是動力表現算是中上等級
所以有一批死忠的愛好者,不過煞車跟油門不是很線性
我就體驗過暴衝跟急煞的恐怖感覺
(3)Boosted Board:我自己買的是低價版本的Boosted Mini S,極速大約29km/h
航續約11~13km左右。Boosted Board是我認為是組裝品質最好的電動滑板
現在發展到了第三代,Boosted Board企業本身也有了一定的實力
所以裡面的很多零件都是量身訂做的,組裝品質既細膩且紮實。
不過有人會覺得Mini S甚至是整個Boosted Board的產品線都被後起之秀屌打但
我覺得事情只看性能當然很好評斷,但是BB的很多優點是性能諸元表上看不到的
特點如下
a.使用的是20700或是26650電池(不確定,不過目前大家的主流是18650電池):
這個讓BB擁有很多扭力,可以輕易又無腦地上坡起步。
b.超級線性的馬達輸出:BB Mini S讓玩家可以毫無壓力的上「一般馬路」
因為加速跟煞車讓玩家很有安全感,我不是說他慢,而是他們調整的真的太好了。
c.組裝零件很有質感,會想要一直保持乾淨
如果是第一次玩電動滑板的人,又不想繞遠路花冤枉錢的話
BB可以讓您省下很多時間跟金錢。 定義了「好的電動滑板應該是什麼樣子」
一般平價或是標榜怪獸的電動滑板,都無法做到像BB這樣子無腦滑滑板的境界
(4)Mellow:Mellow這家廠牌其實有分成成板跟馬達模組
但無論哪種在一推出的時候讓電動滑板界反應相當兩極:
喜歡Mellow的玩家認為:
a.油門跟煞車滑順,不會有像大陸輪轂馬達滑板那樣突兀的手感。
b.做工品質高.....這個無從得知,但是Mellow一再用「Made in Germany」
當廣告詞,總是讓一些鐵粉津津樂道,雖然我個人是保持聽聽就好的態度
(不是德國人就不會出包)。
c.電池可拆設計,而且電池還可以當行動電源,這個在2016年上Kickstarter
募資的時候是很不錯的設計,但是到了2019年.....很多大陸廠都做得到了。
d.IP63防水防塵,其實設計跟Mellow相當類似的Onan也是這麼標榜的
但是有一定的耐候性還是不錯的,雖然本人不是很愛下雨的時候滑電動滑板。
e.獨特Endless模式:這個目前只看過第二家廠商有這個功能,
而且目前還沒量產,所以算是Mellow獨步市場的功能。
在這邊說明一下Endless模式,基本上這個模式就不全是靠遙控器控制了
動力來自於雙腳,讓電動滑板也能有一般滑板腳推的能力
設計上就是當馬達收到來自腳的動力時,馬達會自動以rpm300轉的方式
維持這股動力,腳推越多次速度越快,最快可以到達25km/h
基本上就是用極小的電量維持運作,讓使用者可以花比較少的力氣把板子
滑回家。目前這個功能依舊很獨特。但是我個人用的機會不多就是了
因為我腳推能力趨近於零,更別提有點速度的狀態下用腳腿,通常腳推一推
就又開始用回電機動力了 XD。
不喜歡Mellow的玩家認為:
a.太貴:這點無法辯駁,Mellow剛剛推出的時候價格是恐怖的Euro 1699
大概是台幣61,000左右,如果要轉運回台灣,可能要7~8萬多。
70,000在現在可以買到中上層級的電動滑板,但是在Mellow的世界
只買得起1個電動馬達模組(只有2個輪子,沒有板子也沒有前輪架)
不過現在價格已經降到Euro 999,合理很多。
(我也是趁這時入手了一套,雖然還是很多人覺得這很貴,
特別是跟同等級的Onan甚至是Boosted Board相比)
b.其實Mellow模組沒有想像的輕盈:是的,本體+電池的重量是3.9kg。
(我自己拿電子秤是秤出40xx公克),搭配一塊板子跟前輪架+輪子
其實很容易就突破6kg。
c.不能原地啟動:Mellow強制使用者「只能用推發」
沒有辦法原地站在滑板上啟動,這方面我個人不是喜歡,不是很方便
相較之下Boosted Board就可以輕易做到。
在車多的地方還要推發其實蠻讓人崩潰的。
成板大概介紹到這邊,其實電動滑板的是個花低成本就可以創業接單的行業
國外有一篇文章針對這個做了一些分析,因為電動滑板無論是零組件甚至到組裝大都是
來自於大陸,但是無論如何,貼牌很簡單沒錯,但這只是可以打造出一塊「可以動」
的電動滑板,要有厲害的體驗還是要花力氣去設計的。
模組+其他零件:
模組方面可以分成
1.馬達模組
2.ESC控制元件
3.電池(已經裝有保護板+封裝好的那種)
1.馬達模組:
馬達模組其實決定了滑板的天性,種類分成
(1)皮帶馬達(Belt Motor):皮帶馬達算是泛用型最高的一種,擁有以下好處
a.可以直接用特定廠牌的電動滑板專用輪(Orangatang、Abec 11、Boa Wheel、
Popoca):皮帶馬達不用像輪轂馬達那樣「馬達就是輪子,輪子就是馬達 」
(有人認為這是好處,但我是覺得好壞參半)
輪子的吸震性比輪轂馬達好很多(輪轂馬達裡面很多金屬件,
其實吸震性差很多)。皮帶馬達只要換了不同的改裝後齒輪(Pulley)
就可以換不同廠牌的輪子,例如Boosted Board V2的原廠輪是Orangtang
換了改裝後齒輪,要改上Abec 11輪子等廠牌都沒有問題
(但是改裝零件通常不太便宜)。
最後前後齒輪還可以玩齒輪比,看你是要扭力取向還是要拉尾速取向都ok
b.扭力/煞車較高:皮帶馬達因為是皮帶驅動,又有前後齒
基本上前後齒的出力比是1:3,前齒輪出1分力,可以獲得3倍的輪上輸出
煞車也是同樣道理。相比之下輪轂馬達的出力比是1:1,這個差蠻多的。
但是皮帶馬達不是沒有缺點,例如皮帶會拉長、扯斷,或是清理時要拆一堆螺絲
又或是馬達安裝時一定要繃的夠緊,總之皮帶馬達的保養維修是不太能馬虎的
跑長程時身上都習慣帶點小工具或是替換的皮帶,以避免慘劇發生。
(2)輪轂馬達(Hub Motor):輪轂馬達算是2016年開始從大陸電動滑板廠開始流行
起來,當時的Stary Baord蔚為風潮,不過輪轂馬達在一開始是不能換輪胎的
所以當馬達上的輪胎磨完後,就意味著整個馬達模組要跟著報廢.....
後來有人研究出不能換輪胎馬達就能換輪胎的方法,但是相當麻煩,
於是過沒多久可換輪胎馬達就出現了。先來講講輪轂馬達的優點:
a.安靜:真的安靜,滑在路上常常會嚇到路人,相較於皮帶馬達類似戰鬥機的
呼嘯聲,輪轂馬達的聲音有如超級省電冷氣般安靜。
b.保養方便、套件便宜:保養就是拿清潔布擦擦即可,但是大部分便宜的輪轂
馬達不防水,所以碰水壞掉的話就是拆了換整組新的,但是大陸的輪轂馬達
相當便宜,去淘寶買相當的划算,所以壞了其實也沒多心疼。
接下來講講缺點,前面提到輪轂馬達的動力輸出是1:1
所以加速力道多少就等於多少煞車力道,接下來就牽涉到ESC控制元件了
大陸廠寫的ESC控制元件軟體不太好,所以會有類似暴衝+急煞車的狀況
讓人感覺不是很舒服。會提到這個的用意是讓大家瞭解輪轂馬達相當依賴
程式撰寫,由於輪轂馬達沒有齒比可以玩,目前電動滑板也沒有這麼迷你的
變速系統,所以軟體沒寫好就等於你的板很難控制。
(3)直推輪轂馬達(Direct Drive Hub Motor)
這個算是更新的設計,但是我記得是2015~2016慢慢出現的設計
一開始是一家Carvon的廠商獨有,前面雖然提到輪轂馬達的缺點
但是輪轂馬達安靜、幾乎不用保養的特性,還是有一派不小的支持者
(我自己是皮帶馬達跟輪轂馬達都有,個人是比較喜歡皮帶
但是皮帶調整還有一出現異音的時候就很煩人)。
但是這個直推輪轂馬達(Direct Drive Hub Motor)設計更進一步解決了
輪轂馬達輪胎普遍性能不佳的問題。只要齒輪(Pulley)可以對應手上的輪胎
Abec 11可以上到107mm輪,現在還有可以上越野胎
(輪子更大,還有分可充氣跟不可充氣兩種)的套件。
最近已經有大陸廠商做出來便宜版本,以後也許這個會是新的勢力。
(4)其他:目前市面上還有一些比較不普遍的馬達,其實與其說馬達不一樣
倒不如說是傳動方式的差異。例如大陸有人做出「鏈條傳動」
但是電動滑板要手拿來拿去,而且為了體積、重量考量
也不太會去裝土除、防塵套之類的東西,所以一想到鍊條油亂甩
或是鏈條上滿滿的油泥就怕怕。還有一個是比較高價的「齒輪傳動」
意思上就是完全藉由齒輪達到將馬達動力轉變為輪上動力的方式
目前這個不是很貴就是還在研發中,我自己也沒見過
不過有聽說使用過的朋友提到這類產品的聲音很類似「果汁機」
(特別是大馬力、高轉速那種),感覺不是很安靜的 XD。
另外還有更新的「摩擦傳動」,這個目前還太新,東西還處於Prototype
的階段,傳動的方式就是在驅動馬達表層黏了一層類似砂紙的東西
然後砂紙層接觸輪胎,這樣以來就達到動力傳導的目的了。
雖然標榜隨便一個滑板都可以裝,但是樣本數實在太少,這種設計還需要
時間跟白老鼠的驗證。
2.ESC控制元件:
這個部分如果拿摩托車來比喻的話就是行車電腦跟噴射引擎的綜合體
大陸叫「電調」,一般原廠的是不可調整,但是如果有騎重機或是玩改裝汽車的朋友
其實就是類似Power Commander或是改裝動力晶片的東西。通常一份電池例如原廠設定
最高速25km/h,航續15km,如果把原廠ESC改成改裝的話,可以讓最高速拉到40km/h
但是航續就有可能降低到5km嘍。總之電池容量就是這麼大的情況下。
但是通常改了ESC也會跟著改電池,例如想要大一點的出力就會將7S2p電池加大到10S3P
(增加伏特 = 增加馬力),或是7S2P改成7S4P(增加電池容量 = 增加使用時間 or 續航
)。
目前市面上改裝的ESC主要有名的是「VESC」跟「FOCBOX」
但我個人屬於比較懶人的玩法,所以ESC改裝我都沒碰,另外也是怕爆掉
一旦爆掉就是血本無歸。像是「FOCBOX」在發售FOCBOX UNITY的時候就有推出
「不怕爆專案」,如果改裝的時候不慎將FOCBOX
UNITY弄到爆掉的話,多花點小錢就可以讓你在使用FOCBOX UNITY的時候多一層保障
原廠直接換新的給你
(FOXBOX UNITY算是比較高階的,很多連接點要接,接錯了就麻煩了 )
最後其實還有電池可以聊,其實電池也是有人自己買電池組裝機跟鐵片自己手工做
電池包,但是沒有專業知識最好還是不要自己弄,畢竟每顆電池都可以視為一顆小炸彈
一有不慎就會爆給你看。不過這個也是我自己不敢碰的一個領域
所以能夠提供給大家的資訊不多,不好意思。
結尾來聊聊自己滑電動滑板這大概快2年的感覺,一開始都由於是從電動滑雪板Leiftech
開始,所以比較重視樂趣,不過目前各大FB電動滑板社團的主流(應該說全世界)仍舊是
「速度」、「航續」、「越障能力」。舉Boosted Board的廣告詞為例好了,「Last mile
vehicle」,他們的確是把電動滑板搞得像vehicle,還可以即時倒車,目前可以即時倒車
的沒幾家。不過這是幾年前的狀態,大約2~3年前中國低價拚裝板大舉入侵,又輕又便宜
,所以有一段時間電動滑板主流偏向便宜輕量化,但是現在電動滑板的發展慢慢發展出
新的2個走向,一是肌肉化,一是越野化。隨著新的esc發展,目前已經可以做到4驅電動
滑板,4驅就是前後左右四個輪子都是馬達,最高時速可以到達60km/h~70km/h,這還只是
出廠設定,透過調教可能還可以更高,不過再上去搞不好都超越Longboard零件的極限了,畢竟目前來說電動滑板的廠商除了Boosted
Board以外,大多數廠商都比較偏向微型企業,甚至可以視為服務業,也就是零件拼拼湊湊,對大陸零件廠下單(某航模廠)自己再針對esc調整一下,就有自己的電動滑板品牌了,所以我個人建議如果想入手電動滑板,建議還是入手大廠,例如Boosted Board,他們的零件都是特製,而且是真的有下去做整體優化,雖然各方表現都不如後起之秀,但是Boosted Board的很多東西是性能諸元表看不出來的。
另外說說大家重視的「速度」、「航續」以及比較被忽視的「人因工學」。我個人覺得
一般道路,跟汽機車並行的狀態下,時速10~20km/h是最沒有壓力的狀態
在這樣的速度下還可以把危險控制到最低,但是廣告常說的極速40km/h以上,那個我稱之
為「河濱公園性能」,只有在河濱公園的良好路況才有那個膽量拉到這個速度。
由於電動滑板有四個輪子,速度也不低,要面對的道路狀況複雜程度不低於汽機車工程
機車有前叉、後避震器,汽車再加上了懸吊系統還有差速器等等,幾乎沒有越障的問題
幾乎沒有人駕駛的時候眼睛盯著路面的道路品質好不好。但是電動滑板就很需要
即便今天前後左右四個輪子全部換裝充氣越野輪胎,只要碰到連續路面不平
人就很有可能飛出去(這個真的發生過)。畢竟輪架沒有懸吊系統
一旦左輪被抬起來右邊馬上就會受到影響,人的身體重心轉換也沒那麼快
飛出去其實距離電動滑板玩家並不遙遠。更何況路面的道路標識只要油漆厚一點
壓過去就會嚇一跳,別提那種用油漆漆中文的道路標示,我常常被抖到心驚驚
所以很多極速的數據看看就好,不用太在意。
另外,「航續」本身是跟「速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廣告常說航續可達30km
那個通常指的是rookie模式或是eco模式,rookie模式通常極速10~15km/h。
eco模式通常極速20~25km/h。如果今天到race模式,也許航續會只剩下5~10km
race模式的極速通常是30~40km/h,甚至以上,而且加速也會變得很猛爆。
所以廣告的航續其實應該視為一個「浮動」的數字,會依照實際滑行狀態而有所改變。
如果還是覺得有這個自信的話,再說一個很實際的事情,一般道路甩出去都是直接磨柏油
那個超級痛的。我自己滑電動滑板這2年中,大概摔了6次以上,雖然說很多是Leiftech
的高難度造成的,但是也有幾次高速出去的狀況,還好我有穿護具,不然應該是會被路面
磨到血肉模糊。講這麼多其實是要告訴大家,電動滑板的事故率跟受傷機率比騎摩托車
還要高,我騎重車N年,雖然都是順順騎,但是從來沒有摔到血肉模糊過
(也沒摔車,其實是自己怕死)
但是電動滑板順順滑,一不注意就會見紅。
另外騎摩托車通常知道快出事了拉個煞車可以減少很多傷害,甚至全身而退
但是電動滑板快出事就算煞車也只能緩煞,急煞因為會飛出去所以身體的保護機制會阻止
緩煞不足最後還是只能跳車,時速十幾公里的狀態下跳車很容易緩衝跑個幾下然後磨地
結果還是受傷,總之電動滑板看起來不怎麼危險,但是突發事故發生時所做的措施其實
效率都不高,我個人認為被動的護具還是最能夠讓人全身而退的。
電動滑板妥善利用可以充分享受樂趣,也可以省下不少通勤費用
而且不用考照(這點見仁見智),不過要想滑的開心沒壓力,挑選滑的地方很重要
休閒用的路線例如河濱公園,通學通勤反而要挑選人少的小巷子。
從這裡看出來,基本觀念跟一般滑板不會差太多
但是電動滑板可以大幅延伸雙腿的距離,我自己是希望出差海外或是出去旅遊的時候
可以走更遠的地方,看看不同的風景。
其實這篇文章過個1~2年後來看一定落伍了,畢竟電動滑板甚至是電動載具進步很快
新品牌不斷在誕生,各位不嫌棄的話還是可以看看裡面的基本資料。
我的Leiftech https://imgur.com/3zXm6Bo
Boosted Board https://imgur.com/VcBZgjH
Mellow https://imgur.com/xYQrYPu
Elos(已除役) https://imgur.com/AYpt0l8
作者:
jlintsai (就是JLin桑)
2019-01-29 12:19:00推心得!
作者:
w76301 (冬天)
2019-01-29 13:51:00這心得好棒
Raptor跟Evolve都是我心目中的最高逸品!只可惜最近剛創業還沒那麼多零用錢可以玩這兩個牌子
作者:
aaaman (無)
2019-01-29 17:15:00推好文章!
作者:
feisky (飛斯凱)
2019-01-29 17:40:00專業感謝推推!
這兩塊滑板是因為都是10S4P的關係所以會重很正常而且四並聯的最大輸出增加了 極速都超過到50KM超恐怖我用G2T的Turbo也不敢維持極速巡航 頂多加速用這兩家雖然都是逸品但維修不易 社團有些人等料等很久一想到維修要花很久我就軟了...還是經濟點滑中國板
作者:
Workshy (Workshy)
2019-01-30 03:30:00專業推
作者:
ohlong (強森)
2019-01-30 07:17:00自己懂就上網找二手備料 esk8很多人在賣
推一個,boosted好燒啊,但電池運回來真是大問題
作者:
ds1441 (wildfire)
2019-01-30 20:55:00好強的清流心得
作者:
Tsailun ( 0agave.)
2019-01-30 21:39:00超讚文章可以當Lieftech台灣區代言人啦
作者:
leg0125 (leg0125)
2019-01-31 02:18:00論文等級
作者:
tjpu4 (香吉蒜)
2019-02-01 08:50:00專業推
作者:
ds1441 (wildfire)
2019-02-02 19:06:00請問你有在換輪嗎?我對路面的震動是滿感冒的這些板能自己換輪嗎?例如用長板的下坡輪去裝它的模組
boosted是不是被Casey捧紅的啊 現在北美紐約都要被boosted全面佔領了 第二能見度最高的是Evolve
我想問一下 如果我要在馬路用滑板 用來輕旅行的話 有推薦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