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先進晚上好
這幾天晚上有時間時都在網路上努力的查找關於輪架和輪組的相關資料
(不得不說中文的相關資料真是少的可憐...不少得靠日文或英文慢慢啃來補齊)
但還是有些疑問希望能在這邊尋求解答
我剛開始完板不久,練習使用的是便宜的迪卡農yamba 500,原始配置59mm輪組
目前基本滑行轉彎、kick turn、簡單的manual上下落差都已經掌握得差不多
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59mm的輪組實在太不適合交通板了
極低速時對路面的適應性將近是0...
甚至連輾到檳榔渣都有可能讓我飛出去的慘= ="
鑒於之前板友的回應,將近已經確定之後在購買升級新板子時,
至少需要配到75甚至85mm的長板用輪才足夠應付路況
但身為一個年過30的巨型肥宅,實在沒有想追求長板的速度或作dancing玩花式的誘因。
我的需求主要是3~5公里的代步交通板,
板身約在27~33" x 7~8"左右,攜帶容易(能和ubike互補或騎摩托車時攜帶),
以及轉向靈活性高,極低速時可以kick turn,方便在人行道或巷道行動為主。
最好還是不怕水的塑膠板身
但是以這個條件下,在網路上將近看不到配75mm以上輪子的配置範例...
我本來以為只要身高容許,
使用penny27"的nickel板身,多加墊片或乾脆直接使用120mm的RKP輪架防輪咬應該可行性
很
但沒想到即使是外國人的影片中也很少看到如此配置。
不知道可否有人知道這種配置的問題點,或此種配置將近看不到的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