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塊磚頭
介紹幾個我較常使用的BGG功能:
1. Browse → Games
主要用在犯松鼠病時,我會從第一頁開始看有啥可買的。
看到稍有興趣的,會點進去看一些基本資訊,這一點下面會再說明。
如果看了遊戲資訊後覺得很想買,就會去google找中文介紹,
雖然有英文閱讀能力,可是看中文比較快。
2. 查詢遊戲資訊
直接打遊戲名稱,進入遊戲頁面,或是google輸入 遊戲名稱 和 bgg。
比較常參考的有:
a. Geek Rating
評分人數多的遊戲,通常分數7以上對我來說都蠻好玩的,除非是類型不喜歡,
否則不太會被雷到。7以下的,除了少數我特別喜歡的類型/主題,否則通常
一陣子後就不太想玩。
評價太少的,就會再看Avg Rating,如果這個也7以下,除非我已從其他地方的
資料覺得我有可能喜歡這遊戲,要不然就直接跳出了。
不過如果是小品,6.5~7都還可以接受。再更低的話,就要特別有愛或是有特殊
目的了,譬如 Word Rummikub (5.46),教學用。
b. User Suggested # of Players
我現在通常都只有一個伴陪我玩,所以近期都買2人就夠好玩的遊戲。
首先,如果是 Best with 2 players,那就不必再看人數資訊了。
相反的,如果 Recommended with xxx players 裡沒有2人,我就會跳出,
除非我本來就是打算買多人遊戲,譬如前陣子買的馬尼拉。
如果是介於兩者之間,我會按 poll 看投票,我自己的經驗與感覺是,
2人的部分,若 Not Recommended 在十幾%以下,玩起來通常都還不錯,
20幾%就會稍微差一些,再更高的話我就不太會以兩人玩的前提買它了,
不過有些例外,像是波多黎各,高達47.8%,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它本來就
設計3人以上。
此處所說玩起來好不好玩,是單純以2人玩的感覺來說,不是跟其他人數比較。
c. Playing Time
遊戲時間。
d. Language Dependence
如果需要大量閱讀文字,game weight又高的遊戲,我會考慮中文版,
要不然很難推得動我的桌遊伴玩。如果沒中文版,就看有沒有中文化。
e. Mechanic
遊戲機制,如果那段時間比較想玩特定類型/玩法的遊戲,就會注意這部分。
或是預算有限又很想買遊戲,也會特別注意這部分。要不然通常不會太介意。
某大大的網誌有專文介紹遊戲機制。
f. Images
看完上面,以及game weight,我會看些照片,不過這部分比較不會影響
我要不要買該遊戲。
g. Avg. Game Weight
一般來說2.5以下的我都覺得不會很難/複雜,3.5以上的我覺得非常硬。
以上所描述的都是我個人的感覺,其實我也是用了幾十個月才慢慢找出那些數據
對我的意義。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所以上述的數字請看看就好。
至於我為什麼都不直接去桌遊店試玩?因為我在的這個島沒有店啊。
3. Files 找遊戲檔案
通常用在已有遊戲,想要找中文檔案或英文幫助檔時會使用。
或是在已鎖定想買的英文遊戲,想先找找有沒有中文資料時用。
我通常先選語言,查不到資料再看全部一個一個找。
偶爾也會去找英文的資料,譬如規則太複雜的遊戲會去找簡要流程。
4. Forums 遊戲討論
這部分我比較少使用,我通常是看ptt或google網誌介紹。
5. My Geek → Collection
我會使用collection功能把我擁有的遊戲都收進去,並且用匯出功能
變成excel檔,再加以整理後,變成自己的小資料庫。在有人來家裡玩,
又沒有特定想玩的遊戲時,我會先看這個檔,根據人數、game weight、
遊戲時間等來挑遊戲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