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兩個人要走上婚姻的路程其實最重要的價值觀,交往的時候原PO不用住在男友家裡,
結了婚,原PO的生活會與男友以及家人開始混合在一起,此時價值觀的不同常常成為爭吵
的導火線,價值觀的養成跟雙方成長背景有關,男友只有高中畢業,代表經濟環境欠佳,
或家庭觀念認為念書不重要,畢竟這時代大學畢業門檻並不高,看起來兩方價值觀差距
還蠻大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小孩的教育問題就會有所差異.另外,送貨員的職業似乎被
取代性頗高,且成長性不高,十年後被年輕人取代的機率頗高,若男友中年失業,加上
小孩養育重擔全部壓在原PO肩上時,原PO是否能承受?而中年失業會造成男性相當大的
壓力,人在相當壓力下的表現並不會跟交往時期狀況相同,有些鄉民可能會嚎曰:[這樣
太悲觀],走入婚姻生兒育女並非兒戲,當然是做最好準備,做最壞打算.至於外觀只是
旁人閒言閒語罷了,不影響大局.原PO父母反對理由應該是,結了婚對於原PO的生活品質
看起來是下降的,國小老師若不結婚自給自足一輩子生活無虞,結了婚最壞情況要扶養
一家子,甚至可能面對丈夫性格大變,結婚前男生對女生很好不代表婚姻會成功,由於
原PO父母反對,通常會升溫戀情,原PO可直接選擇與男友同居,一起生活有助於了解
對方價值觀與經濟狀態來評估婚姻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