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CATCH 看板 #1LDdWdYc ]
作者: little6 (理奧客) 看板: CATCH
標題: [分享] 為了結婚而結婚,是件很恐怖的事
時間: Wed Apr 22 00:17:37 2015
雖然這裡的版友可能都離結婚還有段距離,
但如果把標題的「結婚」換成「交女友」或「交男友」,
其實邏輯也說得通。
標籤、名份通通只是其次,內在連結才是凌駕一切之上的本質。
網誌好讀版:http://neganchor.com/2015/04/05/92/
前幾天收到一位許久不見女生朋友的Line,寒暄個幾句後,原來她是來報喜訊的:
「欸,跟你說,我要結婚了。」
「哇,恭喜啊,是之前在一起很久那一位嗎?」
「沒耶,他一直不肯給承諾,後來就分了。」
「呃,那這位是…」
「朋友介紹認識的,雖然交往不到半年,不過他跟我一樣年紀到了,也想結婚,所以囉!
」
「喔喔!恭喜啊!」(嘴巴雖然這麼說,其實我心裡隱約覺得怪怪的)
「倒是你,也老大不小了,…(劈哩啪啦一陣碎唸)…」
我這位朋友29歲,在百貨公司當櫃姐,依照現在的主流文化價值觀,不論是年紀到了、或
是該找個人養,都的確是該嫁了,無誤。
華人傳統價值觀是這樣,「結婚」在長輩心目中一直都是種必備的里程碑,年紀到了,如
果配偶欄依舊空白,過年過節親戚聚會,保證、絕對會變成大家話題中心,甚至更慘,在
背後會變成茶餘飯後的話題。在我們從小被灌輸「孝順」的觀念下,往往會把長輩、眾人
的眼光當作自己存在的一個重要理由,哪怕這個傳統觀念根本就有很大的爭議空間。
你的父母,他們是這樣想…
父母為兒女著想是天經地義,這個沒什麼問題,但很多「為兒女著想」背後的理由,只是
因為「想炫耀」、「怕丟臉」,那就很有問題。華人傳統價值觀「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一直深植在老一輩的腦海裡,理想的狀況下,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在適婚年齡前娶到老
婆、嫁出去,能高攀釣到金龜婿、當駙馬爺是最好,不行的話也要凹個門當戶對,省得在
親戚之間落人口實,委身下嫁?別鬧了。
是啦,你會說要求「門當戶對」不為過吧?價值觀不一樣的兩家人是很難相處的,這邏輯
我同意。但,華人的父母多半是把自己的兒女當成自己的「動產」,就跟會細心呵護自己
的愛車、努力替自己家的寵物打扮一樣,你總會希望自己的狗狗帶出去眾人摸頭說他好可
愛,而努力改裝的超跑開出去後,眾人投以羨慕的眼光。
但狗狗、車子是不是真的喜歡被這樣穿金戴銀跟改裝,那就不一定了。
你的親戚,他們是這樣想…
忘了在哪裡看到的文章,在日本有些企業會把男人是否已婚當成升遷標準,甚至會當作是
否「穩定」的依歸,來評斷要不要提拔。而過年過節「親戚」這一類人人都會遇到的族群
,對於「婚姻」這個標籤的看法,其實也跟這些日本企業沒啥兩樣。其實這骨子裡還是跟
華人把「婚姻當成人生里程碑」這傳統脫不了關係,但親戚朋友老愛關心這件事,其實跟
問「年收入」是同一件事。
特別是臺灣人,這個充滿愛比較又見不得人好的民族。
「親戚」之所以過年過節就愛問這個,沒話找話聊當然是原因之一,但沒事就愛針對這話
題戳個兩下,主要是想知道別人家的小孩是不是娶到好老婆或嫁個好人家。就跟問年收入
一樣,比我低當然我就爽,比我高,馬的,你憑什麼。所以呢,單身的朋友沒事就會被關
切,一直單身下去,會被這群親戚視作人生的失敗,每年遇到就會死巴著不放,確信有別
人家的小孩娶不到老婆、嫁不出去。
「哈哈哈,至少我家的小孩有人要,實在是好棒棒」,不知該怎麼說這樣的心態,小確幸
嗎?
而你,可能會這樣想…
在父母、親戚的夾攻下,可能你會忘記「結婚」理當是一個慎重的決定。雖然離婚越來越
簡單,離婚率也高居不下。可一旦到了25~35這段適婚年齡,喝了幾場朋友的喜酒、聽了
現場幾首讓人落淚的婚禮必備歌曲、看到新手夫妻拼命放閃曬恩愛、或是新手爸媽拼命秀
自己小孩的照片,會開始驚慌、開始想婚、而漸漸忘記「婚姻」只是標籤,不該把它當作
像「找工作」一樣的人生里程碑,也不該淪為父母向親戚朋友間炫耀的工具。
甚至,就連自己的婚禮也不該變成長輩的成果展,這是你自己的人生!
你有思考過婚姻的本質嗎?
「婚姻」是種標籤、是種維繫社會秩序的手段,世界各國的法律也給保障婚姻制度下配偶
的權利,但它就是種儀式、一種標籤,你可知道,「婚姻制度」的由來其實是種資源分配
的經濟考量?一旦我們到了適婚年齡,開始擔心自己嫁不出去、娶不到老婆,把這張標籤
在人生的優先順序拉到最高,就會忽略婚姻制度下最該保有的本質:兩個人的內在連結。
曾經有位當採購的前輩告訴我,沒有下訂單、沒有簽合約,甚至沒有訂違約罰則,還能不
能跟廠商做生意?能啊,雙方有誠信就可以。但偏偏這就是最難的。爾虞我詐的職場要能
跟對方廠商取得誠信的共識,需要雙方一起努力。就算範圍縮小到兩個人的婚約關係,其
實難度也低不到哪去,需要考慮個性、家庭、價值觀、雙方地雷、雙方父母、吵架後的協
調…其實他媽的有夠多,雙方沒有智慧,沒有投時間下去根本無法找到對的人。
(關於「智慧」的推薦閱讀:〈選擇「善良」前,要先擁有「智慧」〉)
兩個人的內在連結其實遠大於這紙婚約,只是多數人在社會傳統的壓迫下忘了這件事。一
個人是不是活在你心中,會不會發自內心替他著想,是不是有一起共組家庭的共識,都比
這紙婚約重要得多。同樣的道理,不結婚就不能組家庭嗎?可以啊,前提是你父母要頂得
住來自社會觀感的壓力,或者,你要頂得住來自父母的壓力。
除非,你壓根就是要找張飯票,或是壓根想娶個千金少奮鬥20年,或是老爸要併購人家企
業,需要跟他們結為親家做政治聯姻,那…其實也不錯啦,我還是會很羨慕啦,只不過,
是從「經濟」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