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edea6 (Q寶的媽)》之銘言:
: 如果覺得長得醜,交不到男友...
: 看看路上的情侶,明明長相青菜蘿蔔各有不同...你是怎麼得到這個結論的??
: 美醜是個人觀感,不是絕對。
: 你只是把對現實的不滿,推到ㄧ個看似不可改變的因素,這樣不用面對那個真正需要面對
: 的問題
: 不用面對沒自信的自己,不用面對不肯努力的自己,你把問題丟給長相,只是把條件鎖死
: 了,然後逃避。
: 實際上,ㄧ個個性親切,做事得體,會為人著想的人,總是會有人喜歡的。
: ㄧ個眼中有熱情的人,追求夢想的人,別人也會被他的熱情感動。
: 我不是在寫什麼熱血勵志的話啦!我這歐巴桑(已婚有2寶)只是陳述我看到的現實。
[del]
這篇真是很有說服力的總結了。
我對這個話題的觀察點還是比較打高空一點。這種條件論的,都
還是填鴨式教育下的影子。
傳統教育沒有談心的內涵,只有命令的指示。以致於我們最後都
習慣了用條件看人,也用條件看自己。
在社會走動多年,看過不少狀況。一定有人遇過,未婚的人被這
樣問,「你條件也不錯,怎麼還沒結婚?」
當事人的回應大概就那幾種。會強調個人意願的通常都會被說成
任性、不成熟。但若是說各種現實條件,則會得到沉默的結局。這
個沉默不等於同意,只是一個很好用的終止對話的句點,你知我知
。
但這個例子也能表現一個現象,「條件」是我們愛用的一種詭異
的人際貨幣。我們習慣這樣物化別人,同時也物化自己。
但從他人發問的同時也可以反觀一件事,其實人際關係進展到一
個程度之後,條件沒有那麼絕對。人家覺得你不錯,不是只有看你
的錢,而是你的整個人。被問的人,一定也知道。於是用條件當作
拒談的對話盾牌就罷了,若真心用這個說法當成絕對事實的,那才
是悲哀。因為人家想的跟你不一樣,才會那樣問你,不是你對自己
所想的那樣。眼光放遠來說,兩人相處也不是你自己說了算,而是
你想得再多,還是得跟另一半互相配合,你要暸解對方眼中的你,
對方也要與你眼中的他再調整。
最近網路又流行一些有趣的文章,我看了都覺得很刻意。
我只能針對那些特定的話題作一個反思。
如果那些是真的,那麼那些讓人恨得牙癢癢的人,為什麼有人要
與他們交往?
這樣想就沒有問題了。人最終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你要挑那
樣的人,你當然就過那樣的人生而已。從來沒什麼好同情,或是跟
著一起罵的需要,那是他們過去的選擇,現在的結果就該自己去承
受,不用後悔。
回頭的說,你若用假設性的外人條件評估自己,而不是用你的特
質看你自己,那人家當然最多就是順著你的意思,把你條件化。
外表和財富的話題最後都是這樣罷了。
這也是我們傳統的教育最終呈現在個人的形態。你否定認識你自
己的能力,你認為這讓你沒有安全感。其實認識你自己,你才有真
正的安全感。人家才有辦法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