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述刪...
看到很多人討論貸款跟房貸的想法
說穿了,只是擔心是否未來會一無所有
其實,如果現在就這樣擔心,那結婚以後要擔心的就只會更多
就我自己的例子,
互相退一步,壓力反而成為更好的黏著劑
我很幸運的在我念書的時候,我父母就已經付頭期款買房在我名字下
當我從國外念回來工作時
我開始要負擔房貸(之前都只付利息不還本金)
說時在,以新鮮人的薪水,去負擔天龍國都城內的房貸
即便我都不吃不喝,也還是有一小段差距,所以我父母也補貼我部分的房貸
那時候,我跟我女朋友在一起已經八年了
正考慮在往下一段邁進,但是阮囊羞澀的我實在開不了這個口
因為我一來存款不多(繳房貸跟念書時花費殆盡),
二來我年薪還比她少(她研究所畢業就考上高考,那時已經工作五年,是小主管)
但是幸運的我沒有被她嫌棄,願意跟我一起負擔這個房貸(房子還是登記在我名下)
所以,我也承諾她,每個月我只留5000元在戶頭
意思是,我只在月初把戶頭補到5000,其餘的賺錢都給她,
如果這個月我花了3000,那下個月我就從薪水扣3000讓戶頭回到5000
那時候,我每月大多只有花中餐跟摩托車的油錢,全部大約就三千上下
其他的花費都近乎於零
我們兩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快點結束房貸讓我們財務得到自由
所以我們就更努力在工作上
很幸運的,經過幾次更換工作,我的薪水增加近一倍也超越過我太太
加上幾筆運氣很好的投資,兩年前(我們結婚第五年)還完等同樓主負擔的貸款
但是,即便還完貸款,得到了財務自由
我還是跟我太太說,這些年辛苦了,我還是照舊每個月補回到5000就好了
所以,對我而言,如果是從"家"的角度來看
貸款應該是一起努力要克服的目標,而不會是單打獨鬥的挑戰
而在這個過程,可以更瞭解另一半,也可以成為共同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