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也是覺得愛小孩才有資格生,生了就一定要愛
但是整串討論慢慢看下來,我們並沒有思考母愛的定義與內涵到底是什麼
有人說愛無法定義,有人說愛是會熱會冷,會心動也會心痛的感覺
有人可以列舉一些愛的行為樣本,也有人認為行為樣本無法證明愛的存在
但我們似乎都把愛這個詞彙使用的很扁平
======================以下只是個人聯想到的可能原因===================
原po本來就不喜歡小孩,也許是因為生養孩子的一堆麻煩事,還有沉重的責任
我私以為,原po無法愛孩子,也許和原生家庭裡的親子經驗有關
Harry Harlow對恆河猴做的一系列實驗顯示,幼時缺乏母愛與身體接觸的小猴
日後會拒絕交配,甚至會遺棄或虐待自己的幼兒
不知道原po與父母的感情如何,這也只是我個人想到可能有關連的一個點
=====================以上只是猜測,提供一種思考的面向=================
我們常常執著於立場,是著把各種理由歸類並選邊站
[母愛不是內建的,母親也很辛苦v.s.不愛還生,根本就不負責任]
愛,可以有很多行為、很多定義
然而我們在論述時都直接以為所有人對愛的想法都一樣
也許原PO基於某些認知和經驗,認為生小孩很痛苦,懷孕的感覺很噁心
[人對於母愛的認知]這個母群體中,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大致上可歸類成[愛小孩]
但原PO的感情的確跟[愛小孩]距離比較遠,從情緒上完全感受不到
而也因此深深感到痛苦與罪惡
也許妳心裡真的病了,需要幫助,需要治療
但不是[沒母愛還生小孩就是你不對]這麼扁平的指責
小孩都生了,正在慢慢長大,老公很盡責很配合,日子也總是要過
沒有人有能力/資格/意願插手妳的人生
每個人都只能盡力做到自己覺得最好的,而那就是妳現在正在努力的事
每個人對愛或親情的認知本來就不同,只是妳剛好在少數人的那邊
不用因為自己的感覺和他人不一樣而感到罪惡
因為妳已經努力了,也還在持續努力,但是還是跟別人不一樣
接受自己對孩子的[愛],跟其他人不同,也許除去罪惡感後會有新的感覺流入
懷抱提攜是愛,餵食穿衣是愛,關心管教是愛,心心念念是愛
早出晚歸改善生活、離鄉背井為家人生計而奔波,不見得就是不愛
也許沒有那種濃烈的疼惜與期待,比起那些愛深責切、打在兒身痛在娘心
妳能夠更冷靜而理智地看待教育,更尊重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
未嘗不是好處
希望妳無論看醫生或心理治療,都能夠學會接納自己,欣賞自己所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