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haronchens (澈水明心)》之銘言:
: 這個跟不同時代的社會風氣比較有關
: 一般說來 會主張要在婚後才性行為的人
: 既然已婚姻作為性行為的條件
: 代表說他本身是很重視婚姻的 並且有志要結婚的
: 但往往隨著年歲漸增
: 不一定能找到適合的結婚對象
: 另外現代的社會風氣逐漸轉變
: 晚婚/不婚的情形越來越明顯
: 政府統計數字中 平均初次結婚年齡也是逐漸增加
: 以結婚做為性行為的條件 這就會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
: 如果晚婚or不婚 那不就要很晚才能愛愛或者永遠無法愛愛?
: 所以可能年輕時堅持的要在婚後性行為
: 年紀越來越大時(通常到了25~30歲)
: 如果還沒結婚
: 也就不再如同以往般堅持了~~
: 我想10年後台灣的晚婚/不婚趨勢 絕對會比現在更嚴重....
引述《Sharonchens (澈水明心)》之銘言:
: ※ 引述《oylq2000 ()》之銘言:
: : 其實,
: : 把珍貴的第一次留給心愛的終生伴侶,
: : 不是很純情很浪漫很美嗎?
: 這個跟不同時代的社會風氣比較有關
: 一般說來 會主張要在婚後才性行為的人
: 既然已婚姻作為性行為的條件
: 代表說他本身是很重視婚姻的 並且有志要結婚的
: 但往往隨著年歲漸增
: 不一定能找到適合的結婚對象
: 另外現代的社會風氣逐漸轉變
: 晚婚/不婚的情形越來越明顯
: 政府統計數字中 平均初次結婚年齡也是逐漸增加
: 以結婚做為性行為的條件 這就會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
: 如果晚婚or不婚 那不就要很晚才能愛愛或者永遠無法愛愛?
: 所以可能年輕時堅持的要在婚後性行為
: 年紀越來越大時(通常到了25~30歲)
: 如果還沒結婚
: 也就不再如同以往般堅持了~~
: 我想10年後台灣的晚婚/不婚趨勢 絕對會比現在更嚴重....
其實根本的問題是對婚姻本質的價值觀,
也就是你對婚姻的信念是什麼?
現代社會有一種信念是:
浪漫的愛對完美人生很重要,但從不持久。
但同時,婚姻應當基於浪漫愛情。
導致的結論就是婚姻和浪漫本質上是不合的,
所以當激情不在還需要繼續委身一生,是很殘忍而且不合時宜的。
這是基於個人快樂是終極價值的出發點,
婚姻主要目的就是成全浪漫的經驗,
所以如果沒感覺了,隨時準備要分手或離婚,
離婚反而比較不方便,乾脆別結婚比較單純。
但我個人相信基督教的婚姻觀,
婚姻的本質是在盟約裡成全愛情。
就像熱戀時的情侶,
總是會傾向彼此許下諾言,
所以婚姻並不只是建立在自己當下的感覺,
而是在上帝面前立下神聖的盟約,
並不是要宣告我們現在很相愛,
而是承諾我們"將要"去愛。
所以婚姻盟約的機制,
是為彼此創造一種穩定性,是愛情的昇華;
婚姻的美,是自時間和意志所創造的,
是比不斷尋求短暫的激情,還有有價值的多。
這並不是說婚姻只是為了責任,
我很喜歡的一位哲學家祈克果,
對婚姻的描述很感動我,其中有一段摘錄如下:
“試想像一個人,不願意自己愛妻子只出於責任,
所以他會奮力抵抗,他決意愛她,
不是因為責任命令她這樣做,
不只按著責任所容許得最少分量去愛她,
不,他決意要用全副心靈、全部力量、全部財產愛她。
就算假使責任容許他有一刻不愛,那一刻他也決意要愛他。
...他做了甚麼?他以全副心靈愛她,
而這正是責任所命令的!...
其實,責任只有一個,就是真正去愛,
用心裡、肺腑裡熱誠的行動去愛。
責任跟愛一樣能改變形狀;
凡是出於愛的行為,責任就宣告是神聖的、好的;
凡不是出於愛的行為,不管多麼好看、多麼能騙人,責任都強烈譴責。
...如果責任很困難,那好吧,
愛就說出責任,就去實踐責任,這就做得比責任所講的多。
如果愛快要變得虛無飄渺,無從掌握,責任就為愛畫定界線。”
對婚姻的信念會影響到人如何看待婚姻,
如果只看到婚姻的約束和責任,在強調即時享樂的現代,晚婚和不婚是必然的趨勢。
但如果你嚮往的幸福,不是只存在一瞬間,
而是存在時間裡,是讓婚姻的美,在平凡的生活中,一天天點滴的呈現出來,
你會發現婚姻的神聖,是在於平凡,這愛因為平凡,所以神聖。
當你下次看到新人站在教堂內,在上帝面前立約,你會更了解其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