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串心有戚戚焉於是就來回文了。
雖然上一篇原PO已經講得很完整很實用
這篇主要是分享一些經驗,
希望能提供給有同樣困擾的版友一些參考。
我自己也是原PO提到的焦慮型情人,
這種狀況不只出現在交往關係裡,
學生時代單身時也常會有對同性朋友過度佔有慾、不希望朋友跟別人太好
或很容易喜歡上只講過幾句話的異性等等,
簡單說就是小劇場很多又玻璃心,超難相處的類型。
後來有了對象,因為對方讓我很安心,目前又同居中,是不會懷疑對方劈腿或查勤,
但我發現自己會很想得到對方的讚美,或不斷確認對方的心意。
例如常常問「喜歡我嗎?我好喜歡你!」、
「我有哪裡好、為什麼喜歡我?」等等。
甚至工作上合作對象無心說了一句話,
或外表被不認識的異性隨意品頭論足,
都會疑神疑鬼玻璃心崩潰難過非常久。
其實這樣會讓閃光很煩,也溝通過很多次,
最近在看心理醫師,才有稍微改善一點
最近在心理諮商師蘇絢慧老師的粉絲頁看到她直播介紹
岡田尊司的《依戀障礙》這本書,
我看完以後才從裡面認識焦慮型情人這個名詞。
依戀和上一篇原PO講的依附是一樣的,來自「依附理論」這個詞
每個人的依戀形式會根據嬰兒時期與母親的關係,
還有童年時期與養育者之間的關係來發展。
書中將它分成:
1. 安全型
2. 焦慮型
3. 逃避型
三種,也有混合焦慮和逃避型的案例。
除了安全型以外,其他類型都有或多或少人際關係上的問題。
像上面提到的,焦慮型的人很常出現以下特徵:
容易愛上別人、很自卑很在意別人的眼光、
對過去受到的傷害記得特別深、時常擔心被討厭、
對伴侶沒有安全感、喜歡控制親近的人等等。
逃避型的人則可能出現對伴侶的情緒無感、
認為人際關係很累很煩、寧願專心工作也不想社交、
把人際問題丟給別人處理、很難從肢體表情解讀別人意思、或搞錯對方意思等。
根據書裡的說法,童年常被父母忽視或否定、或者父母情緒不穩定,
對孩子態度忽冷忽熱、或者父母控制欲太強、
還有成長過程中師長同儕甚至戀人都會影響到我們的依戀形式,
如果本來是安全型的人,另一半是焦慮型的話,自己也可能變成焦慮型。
我看完以後回顧自己的童年,也的確在童年時常常受到否定,
我媽媽以前情緒很不穩定,小時候的記憶就是非常動輒得咎
兩、三歲時和弟弟打鬧碰到媽媽就會被丟進浴室裡關到爸爸回家
或是用情緒勒索的方式要我們去學不喜歡的才藝等等
到了青春期又有被霸凌的經驗,導致自己非常沒有自信,
動不動就擔心自己是否被討厭了,
或者被認為沒有能力、外表醜陋之類的。
書中分析,這是來自童年時應該成為「安全堡壘」的養育者沒有發揮功能
導致焦慮型的人會不斷想要尋找能夠依附的對象
才會很容易愛上人,或是分不清楚戀愛和普通人際關係的情感
對不該投入情感的對象產生過多的依附等等。
我看了書裡的分析非常有共鳴,也比較能夠瞭解為什麼我個性會這麼討厭。
會時時提醒自己要留意自己的行為並努力改善,
而不只是沒有目標的自怨自艾。
當然依戀形式不安全的人也不見得都是壞處
書中提到很多文學家、藝術家和政治人物也都是依戀障礙者
雖然他們的婚姻關係跟家庭關係一團糟
但反而可以把創作當成安全堡壘,迸出更多的創作能量等。
另外書裡也有提到這種類型的親友或另一半要怎麼陪伴、改善。
看了能夠理解焦慮型或逃避型的癥結,比較不會想幫助又被對方惹毛最後只好疏遠。
有一條是:成為對方的安全堡壘
其中提到包括情侶在一起像小孩一樣做一些幼稚的事,也可以幫助改善。
現在我和閃光比較有共識,在這點上覺得我們做得蠻好的(日常生活很幼稚的意思XDDD)
這段蘇絢慧老師在直播也有說得比較清楚,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找書或直播影片來看,就不贅述了。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能夠確實依附的對象
如果沒有這樣的家人或伴侶
那找到有興趣的事也可以,
如書中說的嘗試創作、培養照顧他人、
重新帶給自己安全感,還有「自己真的是被需要」的成就感
而不是一味告訴自己「這樣是不對的,你要變得更好、不能帶給別人困擾」
根據我的經驗這樣能暫時壓抑情緒,隔一段時間爆發起來會更難受
希望對有類似處境的版友有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