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版上的回推文,發現有心理諮商概念的人愈來愈多,是件好事。
身為常處理憂鬱症案和有心理困擾者的心理師,我想稍為說明一下看診和諮商的差別,
以及對憂鬱或負向情緒的初識,希望對所有心情不佳者都有幫助。
1.憂鬱 V.S.憂鬱症:這兩者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會有憂鬱的時候,但並不是當你
憂鬱時,就等於你有憂鬱症,是否真有這症狀,當你詢求專業人士時(醫師或
心理師),他們會幫你評估診斷。
2.精神科醫師 V.S.心理師: 台灣只有這兩個詞,並沒有所謂的心理醫師,坊間甚
至電視上常用錯稱呼,所以請大家正名;而他們職務的差別在哪?
(1)精神科醫師:主責在診斷和開藥,因此門診時,他們和你談話的內容或目的,
是為了判斷你的症狀、評估後決定藥物,談話時間會較短;有的醫師,若有
受過心理治療的訓練或有做諮商服務,才會另外提供自費,費用平均是三千起跳。
(2)心理師:台灣的心理師有分成臨床和諮商兩種:你去醫院看診時,有在醫院的心理
師大都是臨床背景為主,諮商背景較少;臨床的訓練,和醫師有點像,就是訓練
臨床的評估診斷,深度晤談對話的訓練較少,除非畢業後有額外進修學習。而諮
商的訓練,雖然也有評估診斷課程,但更著重在深度晤談的技能。
因此常聽不同的個案說,臨床較是現有問題解決導向(但不深入),而諮商則是
會協助你往內做深層的議題探索、處理問題根源。
3.憂鬱症或心情受困時:
很多人不管有否憂鬱症,心情不好時,都是先想到去身心科(診斷或醫院),但是
通常若去了,因為健保關係,醫師通常會開個藥給你吃,但有時你不一定真的有需
要到吃藥的程度,因為困擾你的是心理議題,可能你更需要的是和心理師好好談談,
陪你去整理內心那些雜亂的困點。
那若不先去身心科呢?坊間有不少社區諮商中心,你也可以先去和心理師談你的議
題,心理師不能開藥給你,但可以協助評估,若心理師也認為你需要藥物的協助時,
就會轉介或請你去看身心科,讓醫師診斷評估;若心理師沒有感覺到你需要用藥,
可能就會和你一直談下去,若你有感覺到幫助的話,其實你的憂鬱低潮就會慢慢感
到緩解,並且對自己的盲點或其它面向,會更加的認識與瞭解。
4.憂鬱症的治療:
因憂鬱症有分輕中重度,倘若你有生理上的困擾(例如失眠、極難受)而需要緩解,
可以經醫師的診斷後服藥【請不要自己當醫師,不要自己和醫師說你的診斷,因為
有些醫師會因你的用詞而直接開藥給你而導致誤診,請陳述你的症狀即可,由醫師
自行判斷什麼藥適合你】
至於不喜歡服藥者、怕依賴藥物者、或不管有否在服藥者,我都會鼓勵大家可以去
做心理諮商,若你一直只去看身心科拿藥,有些醫師是不會跟你提到心理諮商一事
的,所以你會以為你不需要;我見過太多個案吃了一年多以上的藥,發現吃藥沒效
或甚至更嚴重後,【自己】意識到心理議題其實需要找心理師談,才【自己主動】
到外面找心理師,然後議題慢慢解決後,心情改善,藥量自然就減少減輕。
5.為什麼會有憂鬱症?
很多個案都會問這個問題,而我的經驗和觀察是,每人的答案都不同,而且答案常
不只一個,它不是一個簡答題,而是申論題。
憂鬱症者,看待自己、看待別人、看世界的角度,都是負向的。而解決方法,不是
一般人最愛說的【想開點、不要想太多、要正面思考】就可以解套的,我甚至希望
他們身邊的人,包括個案自己,不要對內心的憂鬱這麼說。
有負向情緒,沒有不好,情緒沒有對與錯,但會讓你心情糟的,往往是你【詮釋】
情緒的方式。因為你覺得它不好、不該有、不可以有,所以你想壓抑它、想消滅它,
但是結果不如你意,反而更嚴重(當然,一定的),所以你就會開始批判自己、責
怪自己。
我反而要說的是,憂鬱或任何的情緒,是你的心在與你溝通的一個sign, 你需要透
過情緒,去傾聽並瞭解你的心想說什麼,感覺到什麼、需要什麼,若你不聽它說,
仍想繼續壓抑它,那心就會說:"好,那我就爆發給你看,讓你連書都無法唸、工作
也無法做下去、讓你的生活停擺,看你何時才會好好的靜下來看看我!"
若你(曾)是憂鬱重症者,應該都有經歷過這個階段,但若你沒有好好地走過,那
就會一直卡在這裡,而好好走過的方式,不是只有吃藥應付它,而是要重新去檢視
並看看過去的生活或自己,怎麼了?哪裡被你一直忽略冷落?過去習慣處理人事物
的方式和想法,為什麼現在突然都不受用了?
這些,不是你自己看,就會知道的,否則你不會困住,而是要透過專業人士陪你一
起去抽絲剝繭的探索,你才會慢慢認識瞭解自己怎麼回事,而這些收獲與改變,會
形成你未來的生活能力,日後你與心理師結案後,就可以繼續帶著這些能力去因應
你未來的人生,也更懂得如何調節自己、愛自己,重點是【能避免憂鬱症的復發,
或是若再復發,復元力也會較快】。
6.如何找心理師:
除了學校有免費諮商中心外(有些會限次數),各縣市的衛生所都有免費諮商(但平
均只能使用6-8次左右),而自費諮商,各諮商中心都有提供,費用會依心理師的資
歷而有小幅的變動,但都比精神科醫師的收費便宜一兩千以上。
我想提醒各位,正統的心理師,最基本的,都應該要有專業(臨床或諮商)心理師
執照,若沒有執照者,並不能用諮商這兩個字,也不能進行相關業務,否則違法,
可以檢舉。前陣子有人在此版提到去找了某人做諮商,但對方並不是心理師,似乎
只是做命理的,但因現在外面混亂的太多,所以若你有不好的經驗,請千萬不要以
為你接受的是心理諮商,因為和你對話的人,可能並不是專業的心理師。
當然,與心理師晤談,也有適配性,假設你遇到的心理師,讓你感覺不舒服,你也可
以提出與他/她討論,有時你所認為的,和對方想表達的,可能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但我希望各位千萬不要因此放棄求助,或以為所有心理師都如此,給自己一些機會,
千萬不要因此把自己關起來,孤軍奮戰很辛苦的。
最後我要說的是,接受專業的心理諮商,和你與親朋好友聊天,是完全不同的。最基本
的第一個差異是,你去晤談的第一次,應該會簽一個知後同意書(這也是判斷是否專業
的來源之一),裡面會提到你的談話將被保密等保障相關權益義務之內容,你不用擔心
講出來的東西會像親友那樣傳出去。和一般人聊天,可能你會感覺到被傾聽,但有時你
不一定會覺得有被同理;你到處搜集建議看法,但你知道那些並不適合你,或你做了仍
不快樂。
若你遇到一位好的心理師,你會知道為什麼心理諮商需要被訓練和專業的執照,它不會
只是和鄰居閒聊一樣的對話而已,花錢付費,應有它的價值。
【你/妳活了二三十年以上,瞭解自己嗎?有愛自己嗎?過得快樂嗎?生活裡,有沒有
一個每週可以陪你/妳談話的對象,一起梳理內心的思緒,以你/妳為中心的傾聽你、
非批判你,伴你走過生命的低谷?】若你沒有,去找位心理師談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