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anfanyeah (hello)》之銘言:
恕刪
: 差不多在這時候,
: 我朋友們看不過去,跟我說了一句話
: 「這種人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他用他的憂鬱症在對你情緒勒索」
: 我才恍然大悟
: 他的憂鬱症又不是我的責任
: 我為什麼要因為他"想要"、"希望"我幹嘛,而配合他?
: 我都已經不只一次明白的告訴他,他的行為造成我的困擾,
: 但他卻覺得他有他的理由,希望我照著他希望的模式走
: 憑什麼啊..........(我自己的os)
: 所以我後來也封鎖他了 QQ
: 雖然說他得了憂鬱症、不斷看醫生吃藥很令人同情沒錯
: 但我有時候也覺得生活很難很憂鬱啊只不過沒去看醫生而已
: (而且這年頭應該是大家集體憂鬱吧 囧)
: 我自覺沒辦法有多餘的時間心力去陪伴一個憂鬱症的朋友
: 也不希望對方一直把他的憂鬱情緒投射在我身上
: 期待我能夠成為讓他不憂鬱或開心起來的人
: (對方說過一些話表達差不多的意思)
: 看了原po的文章跟推文一直讓我想到我這個朋友
: 雖然他沒有一直強調他的憂鬱症
: 但他從頭到尾都希望我能夠顧及他的感受而接受他的好意
: 讓我覺得很煩躁也很不想面對他
: 加上前陣子新聞很多情殺事件
: 讓我情不自禁對這種異常執著又不懂得考慮他人感受的人感到害怕
: 也許會有人說他不是故意的、沒有惡意、想太多了吧等等(我就真的俗辣啊)
: 他可以不替我的感受負責(他可能覺得他的感受比較重要)
: 但我選擇重視我自己的感受
: 以上,
: 雖然不知道你喜歡的女生是什麼感覺
: 可是既然她封鎖你了
: 就代表她不希望再跟你有交集
: 你應該尊重的是她的決定
: 而不是持續放大你自己的感受,然後強迫別人接受
已經過了一年,關於f網友的這段回應,有了驚人的逆轉!
就f網友朋友的說法,我是在用我的憂鬱症對我心上人情緒勒索。
但其實不然,一來因為憂鬱症其實不是情緒,而是疾病,
疾病並非像情緒那樣可以自主及用來威脅他人,
而是不由自己地產生的(有誰會想要故意生病,讓自己得憂鬱症呢?)。
二來我後來有去找情緒勒索的書跟一些文章來看,發現並不是將情緒歸因在別人身上,
就是情緒勒索。
就好比f網友,會因為那位男同事對你的一些行為,而感到困擾及害怕,但這就不代表,
你是在用「困擾」及「害怕」的情緒,在對那男同事情緒勒索。
此外,大家也可以再看看這篇文章:
=======================================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21627&type=Blog
叫女兒寫功課,竟頂嘴「你在情緒勒索我嗎」...心理諮商師:被台灣人濫用的「情緒勒
索」 2018.01.04
撰文者許皓宜 心理學會客室
不久前,一位女性朋友告訴我,她對放學回家猛看漫畫的小學六年級女兒說:「妳都回家
那麼久了,怎麼還不趕快去寫功課?妳再這樣媽媽要生氣囉!」女兒放下漫畫,冷冷地把
頭轉向她說:「妳知道妳現在在情緒勒索我嗎?」
這位女性朋友傷心地告訴我,聽到這句話她心裡好難受啊!她平常是一個很喜歡自我覺察
與自我反省的媽媽,所以當女兒這麼說,她一句話都答不出來,連「我是為你好」這句話
都硬生生地吞回去。
是的,這一年來社會上發生了好幾起令人震驚的事件,集體情緒迅速高漲。有些人開始覺
醒,不想再當個善良的濫好人,還有更多人為自己的不快樂找到了出口,將矛頭指向身旁
的人,大家開始爽快地分析與批評別人的行為,彷彿集體被一種「受害者」的陰影給籠罩
,同質高的受害者聚在一起相互取暖,轉過身獨自一人時,卻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堅強起來
。
為什麼會這樣呢?
迷思一:情緒勒索的關係等於失敗的關係?發現情緒勒索就要斬斷關係?
這是因為我們誤用了「情緒勒索」這四個字,而沒有回到心理學家蘇珊創建這個研究所提
出的原典理論,去思考蘇珊提出這個概念的用意。
蘇珊是美國加州一位資深的心理學博士,也是1997年寫下《情緒勒索》這本書的創始者。
「情緒勒索」的概念在於解釋「關係的拉鋸」而非「其中某一方的行為」。蘇珊把情緒勒
索解釋為一種「交易」,說明了這是一種「你情我願」的過程,並且,出現情緒勒索元素
的關係並非就是一個失敗的關係。
比方說,一對情侶的互動中,某人只要和伴侶爭吵就會演出跳車的危險舉動,伴侶自然是
痛苦不堪,被危險情人擾亂得無可自拔。既然現在大家知道了情緒勒索理論,那就趕快遠
離這種會勒索的人不就得了?
同樣的例子,你覺得你媽一天到晚在情緒勒索你,那你幹嘛不有guts一點,背著包包自己
去自力更生不就好了?或者你媽根本已經年紀很大了說話又超級惡毒,你不會乾脆都不要
理她就好了?
因為關係的建立過程遠比我們所想的還要複雜,除了價值感以外,所有烏烟瘴氣卻斷不開
的關係中,總有某些柔情是令人難以放下的。
所以蘇珊說,她之所以會寫下《情緒勒索:全球暢銷20年經典》這本書,是為了「和另一
半、父母、同事、朋友保持更密切的關係」,卻又受困於他們控制下的我們所寫的。
所以說,情緒勒索的理論不是讓你用來承受需要拒絕對方的痛苦,而是讓你學習用一個更
舒服的方式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記得我剛開始在大學當輔導老師時,曾經接過一位在家庭中遭受嚴重肢體暴力的孩子,他
的父母婚姻關係不好,所以母親將所有的心力(控制欲)都投注在他身上。當他開始進行
心理輔導後幾個月,某天我收到他母親打來的電話,質問我和他兒子談了什麼,讓他兒子
都不理他了?
我後來才慢慢領悟到,原來當一個人剛開始邁向覺醒時,會奮力地想要掙脫這種束縛,而
最好的方法就是先遠離和逃開。然而,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我發現這位孩子也逐漸陷入一
種不快樂——那是一種突然與自己的家、自己所愛的人「斷裂了」的不快樂感。想當然耳
,最終這位學生會再重回家庭,找到一個控制與被控制間的能夠呼吸的位置。
在蘇珊的《情緒勒索:全球暢銷20年經典》中,稱這為「有意識的讓步」。
迷思二:情緒勒索就是教我們不要在關係中讓步?
讓步就讓步,不讓步就不讓步,「有意識的讓步」是什麼鬼?
蘇珊在創建理論時,不只教你怎麼診斷情緒勒索,也清楚定義出情緒勒索背後的心理形象
: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欲情故縱者。並點出這種行為會造成受勒索者的幾種感受:
自責、罪惡感和恐懼感。
這種「勒索」與「被勒索」的關係是會相互轉換的。比方說,我認識一個女孩,每次男朋
友約會遲到女孩就會難過得狂打自己的頭,男朋友就會超級罪惡,跟著狂打自己巴掌。
好吧,這種在感情裡超級常見的八點檔情節,才是情緒勒索的過程中最可怕的循環。
怎麼停止這一切呢?有兩大重點:
第一, 當然就是大家都已經聽到爛的「建立自我價值感」。
第二, 拿你所建立起來的自我價值感,去向勒索你的人「有意識的讓步」溝通。
媒體一天到晚在散播哪些人是情緒勒索,就像在釋放一種你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的病毒一
樣,光荼毒我們,而沒有說清楚。
這點「有意識的讓步」,我認為是蘇珊發明情緒勒索病毒時,送給我們最好的疫苗,疫苗
的用法是這樣的:
1.如果這個人是你愛的人,而且他的勒索要求其實並不會對你造成傷害,你其實是可以答
應他的。(就當做表現你的慷慨吧!)就像有時候你知道老媽只是碎碎念,並不會讓你少
塊肉,那就閉上嘴巴隨她去吧,她再唸也沒幾年了,只是你被唸完後可能需要去血拼或抒
壓。
2.「你讓一次,對方也讓一次」原則,並且你要找到對方可以讓你的機會。比方說,一位
妻子每次吵架時就會想要逼丈夫把話說清楚,丈夫實在不堪這樣的情緒束縛,開口要求妻
子給他一些冷靜的時間,最後協商出來的結果是,丈夫在妻子不高興時可以有自己冷靜的
時間和空間,但不能超過15分鐘(別管合不合理,人家夫妻高興就好了)。
3.只對部分說「Yes」,來交換你對勒索者的其他需求。比方說,一個每次吵架就會打老
婆的先生,情緒一回復正常就跪著求老婆不要離婚,老婆最後答應不離婚,但要求先生去
看身心科,並進行心理諮商。
最後,我們再回到那個被女兒說情緒勒索的媽媽。
其實我很想告訴這個女兒,當一個人是真心愛你時,即便他對你的愛讓你感到了被束縛的
控制感,也請你先願意看見他的愛吧!因為唯有當你看見那份愛時,心裡才會真正長出愛
自己的力量。
我們的父母從來都不是完美的人,就像我們成為父母時也常常那麼不完美,然而,只看見
父母勒索的那一面,會讓我們走向偏激式的斷裂,看見愛的那一面,你才能回到自己身上
,看見自己所需要負起的責任。
每一種被情緒勒索的感覺,其實都幫助我們照見了自己內在的陰影,看見自己是那麼怕被
人犧牲、拋棄,那麼渴望被人喜愛。
斷開情緒勒索,不是從數落別人開始,而是從觀照自己的內心開始。
=======================================
而真正情緒勒索的,反而是我的心上人,也就是加害/受害者的立場互換了!
因為她在斷絕聯絡前,先跟我說「給你3年時間,如果你3年內放不下對我的感情,
那就永遠不要聯絡了!」也就是用我所在乎的這段我與她之間的關係,
來威脅要我放下她。
之後她就把我封鎖,不給我討價還價或進一步溝通的機會。
這就好像綁匪要勒索家屬時,說「你如果不在某段時間內給我某個數目的金錢,
那就永遠見不到肉票了!」接著就不再聯絡家屬。
而且對亞斯伯格或其他泛自閉症提出這樣的威脅,就好像對要坐輪椅或拿拐杖的肢障者說
「給你一段時間,你要在這段時間自行站起來,
如果這段時間過後你仍然無法自行站起來,那你就永遠別坐輪椅或拿拐杖了!」
是既充滿壓力,而且又矛盾且無法達成的話。
我的憂鬱症,也不只是因為生離的痛苦,還有受到情緒勒索的威脅所產生的壓力所致。
提出情緒勒索這名詞的Susan Forward(就是前面文章提到的美國心理學博士蘇珊),
說被勒索者會有「迷霧」(FOG)這3個情緒:「恐懼(Fear)、責任(Obligation)
與罪惡感(Guilt)」,這3個情緒在我身上都有出現。
反而我的心上人,還不知道我因為她的一些動作,而得到了憂鬱症,
或許她會誤會我是恐怖情人,而覺得恐懼(Fear),
但應該並沒有責任(Obligation)與罪惡感(Guilt)的情緒,
要不然她就會因為這樣的情緒,而跟我恢復聯絡了。
最後,這也應該是我在男女版的最後一篇文章了,因為我在跟心理師談過後,
覺得我的問題是要由心理專業人員來協助,
而不是對亞斯伯格、憂鬱症、情緒勒索一知半解的鍵盤心理師們。
但男女版的網友們,大部份的心理專業並不夠,只是普羅大眾的鄉民而已。我來這po文,
不僅不能被理解難處、被推薦適合亞斯伯格的心理治療及諮商取向,
反而容易因為我亞斯的缺陷及焦慮症所引起的問題行為,而被誤會及攻擊,
這對我的憂鬱症是有負面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