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ed02 (Linn)》之銘言:
: 憂鬱症
: 思覺失調症(俗稱精神分裂)
: 躁鬱症
: 強迫症
: 解離症(俗稱人格分裂)
: 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各種人格障礙(比較有名的幾個是:邊緣性型人格障礙、孤僻型人格障礙、反社會人格
特
: 質......)
: 自閉症
: 還有是不是大家都以為憂鬱症會情緒勒索?
: 是否為交往就要先誠實的說自己有什麼精神相關疾病?
台灣人會看頭痛手痛腳痛, 但對於心理健康卻是站在幾乎全民皆病的立場
把矛頭指向那些去看病做功課的人
看哪~ 那些人就是社會問題, 我會不會被殺啊?
其實以上如果是傾向的話, 幾乎每個人都有
而且很多詞, 只是在做一種專業分類, 來作為人格的描述
除非達到異常/違常的極端值, 不然以上白話文應該叫
"天下每個人個性都不一樣"
而這些詞也是在做恐懼和焦慮的分類
就像控制與自戀人格, 每個嬰兒一出生就是自戀的, 不然他會死
每個主管都愛控制別人, 不然他沒辦法交KPI
就是程度問題而已, 沒有這些, 你可能會失去自我保護, 甚至死亡
也就是說這些人的情緒問題, 每個人都有, 就像感冒生病一樣
看你身體情緒環境狀況而定而已, 本來就不會天天快樂
但也不是說你都快要死了, 才要去小兒科拿個藥
或是咳ㄧ次就咳ㄧ輩子
但我們對這兩種方面的認知, 卻存在著很大的歧視差異
你身體就算是咳兩下喉嚨不舒服, 去掛個號, 別人也不會覺得你有什麼問題
但是心理方面就不一樣了, 覺得哪裡不爽快, 不想麻煩他人
於是去跟醫師/諮商師談談, 馬上被社會標籤化, 哎額~ 會不會怎樣呀?
這才是最大問題
也是我國目前幾乎民智未開化的面貌
然後這兩者之間, 差距有多大?
而且真正要確診, 是要經過醫師/心理諮商, 而治療方式是藥物/心理治療
但現在很多人看了書, 或是看了農場文, 又或是看了啥標題聳動的文章
就當起醫師/諮商師/身心靈大師/網路分析師/行為分析師/兩性專家
又或是有去診所, 但兩項只看其一, 愛看不看, 課題也沒做, 自我管理又差
或是完全無視這些, 自動把一些很恐怖的事, 套用在這些認真做功課的人身上
我覺得這些人, 可能才是有問題的
而且很多人永遠不認為自己有問題, 卻覺得別人有問題的
這種怎麼歸類? 大概超越所有疾病與違常吧?
別說日常, PTT就很多例子了
先把基礎觀念提升到跟手痛腳痛一樣去看醫師是健康正確的觀念再來說
不然任何人都有可能造成別人情緒的麻煩, 就連醫生本身都是精神疾病的高危險群
而且要確診那些看起來很像連續劇出現的疾病是很困難的
但是我確定很多人卻演得比電影還誇張, 沒去看醫生的比有去看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