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對於兩性的優劣勢似乎最近本版熱門討論議題,我來談一下男性劣勢好了
基本上,科技進步,聊天軟體讓男性在歷史上獲得前所未有的超級優勢
但是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劣勢呢?如果以台灣為例子,應該是「社會比較理論」吧?[1]
社會比較理論,就是一個人的快樂程度,取決於他所知道的人的快樂程度
兩者比較,心理學研究顯示人類快樂指數不斷上升,但是「相對」快樂指數
卻只有微幅提升而已
除了和他人比較,我們也會和自己比較,生理的快樂物質多巴胺,如果長期
暴露在同等快樂程度的科技之下,分泌會下降,舉例來說,就是電玩玩膩了[2]
這可能和網路資訊發達有關係,我們經常看到其他人和異性相處的經驗,尤其
現在所有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且免費的和外國人聊天
不過根據統計,外國男女性在剛成年的年紀,從沒有發生性關係的比率低於10%
相對的,台灣男性高達約60%,女性則高達約70%[3]
所以我們似乎常常覺得別人再發生性關係,而自己沒有
實際上許多人們常高估其他人發生關係的頻率,而且已經有大數據統計結果[4]
這個困擾當然是男性大於女性
而且當人想到那方面的事情,免疫力會些許下降,這個時候寄生在人身上的微生物會變得
容易傳播[5]
放下社會比較,這個時代會更好,如果醫療沒有發展,現在台灣應該...
參考資料:
[1]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2]W. Schultz,(2010)“Dopamine Signals for Reward Value and Risk: Basic and
Recent Data,
[3]黃淑玲、李思賢、趙運植(2010)。世紀之交台灣人性行為分析:世代、性別、教育及
婚?
狀態之交織差異。性學學刊,16(2),1-20。
[4]Seth Stephens-Davidowitz(2016).數據、謊言與真相
[5]Robert Trivers(2011).愚昧者:為什麼我們會自我欺騙?從演化邏輯和心理學透視
人類欺騙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