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討論分享自己的感情觀
總覺得從小我們因為耳濡目染
那些王子公主的故事啊或是中二偶像劇
在潛意識裡對男女關係都有一個既定的框架
需要另一伴體貼溫柔的來照顧安撫自己的情緒
過去我是一個很傲嬌(失敗)的戀人
下課下班不爽想發脾氣就總是忍不住
不管什麼雞毛小事都可以瞬間被點燃發火
每次抱怨工作生活不容易的時候
男友聽不進去還檢討我(提供方法)就覺得想分手
後來我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機會學習有關
情緒管理、自我探索、心理學等知識
僅在短短單身的半年我體悟到
唯有先吧自己過的好
但,怎樣才能過的好?
就是要「夠了解自己」且「積極表達自己感受」
我認為情緒大多來自於「結果不符合期待」
期待抱怨的時候對方靜靜聆聽
期待對方回家能順手買個小禮物回來
期待對方要懂的「猜」到自己當下的想法
只要對方做出一不符合期待的事就會鬧脾氣
(過去的我就是這樣有夠傲嬌)
我認為,要有成熟穩定長久的關係
很重要的是:
「自己的情緒是自己的,對方的情緒也是對方的」
當不爽的時候要先想這件事情之前有溝通過嗎?
而不是先丟出情緒生悶氣耍個性冷戰等等
「夠了解自己的人」才能更坦然的開啟溝通
而不是先入為主的認為對方應該要了解我寵我
即使在一起3年、5年、10年也一樣
不同的事在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不一樣的信念
兩人過往的生活、經歷、專業知識背景不同
看待事情的角度就完全不同
好了打了這麼長
結論是
別總是把錯誤的期待放在對方身上
你是你他是他,說出來才有機會解決問題
也別覺得有對方的生活才過的開心
而是自己先知道自己怎樣開心
而是帶領對方讓自己更快樂
如果兩個人在一起不能正向成長,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