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AA?
夫妻家用AA根本沒有想像中的難
隨便一個分帳app就足夠了
房租水電小孩學費等一個月只要輸入一次
大賣場假設一週逛一次,也就把那次總額輸入就好
其餘餐費小錢憑感覺平衡就行
誰不認同把每一項費用精準地除以二很麻煩?
但就算不刻意對每一小項費用記帳
只要願意也能稍微抓出平衡負擔的方法
「喝一碗湯20元也要除以二也太累了」?
這不是不AA的理由
賺得多的職業
和賺得少的職業
造成薪資差距的理由
跟工作內容爽不爽、累不累絕對是正相關
不是老天爺憑空就指定某些人特別高薪
所以用「賺得多就該分享」當理由要求另一半出錢…呵呵
撇除工作內容不說好了
那些高薪科系的學生在大學或碩士時期
哪一個不是為了作業或研究每天熬到半夜
隔天再逼自己起床上課或meeting
這種隨時都在忙、每一天都要多逼自己一點的生活
不外乎就是希望自己未來能利用專業賺取高薪、過有品質的生活
結果另一半學生時期爽完、工作時期繼續爽
就用對方高薪為理由,要求對方為他那些超出負擔能力的奢侈欲望買單
這其實非常無理
若在選系的時候不顧出路選擇讀起來舒服的
就不要覺得社會欠你什麼才害你賺不多啊
當然我也認同
如果其中一方負擔了大部分的家務或育兒
那另一方負擔更多經濟壓力也很合理
夫妻情侶之間本來就應該多溝通
但溝通時理由也該是「我能負責大部分家事,你可以多出一點嗎」
而不是「你都賺那麼多了,可以多出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