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強者我朋友之前也遇過這樣的情況,過程和情緒變化也和原po相當類似
我把他跟我分享的po到版上,希望可以給原po一些想法。
內文:
有幾點中心思想要把握
1.I met my soulmate, she didn't.
這點要說明之前,可以推薦看一部電影,戀夏500
她不是不相信愛情或承諾,她只是不那麼愛你,
相遇和在一起都是機率問題,
而她最終決定不愛,不過是其中一個可能性,
如果時間倒退幾次,也有可能發生男方對女方毫無感覺的情況。
2.忠貞不渝是違反自然界的交偶模式
你以為鴛鴦專情嗎ㄏㄏ,
一生中有多次發情期的動物,基本上都不會有維持同一個伴侶的現象,
有的話也是一對多的情況,新伴侶會持續增加,
而人雖自詡為萬物之靈,但已有無數實驗證實,
在選擇伴侶上,人遵循的不是氣質或興趣之類的條件,
而是氣味體型聲音這些相對來說是天生的特質。
專一的愛情中,必然有其他不是愛情的元素在維繫關係,
比如說家人的義務感、有共同目標的創業夥伴意識。
3.在感情中試圖找出對錯比例是沒有用的
與其將感情的事拉到理性層面的對錯之分來分析,
倒不如專注在當下的心情變化。
確實每一種情緒反應都是由事件觸發,
但是不同人對同一個事件的反饋不可能一致。
對於負面情緒我們會本能的想找出事件源頭並迴避。
如果同居和交往中就是induce這個情緒的事件,
那提什麼她先開始想同居的、我沒有造成她的壓力都是徒勞。
4.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一個幸福家庭、一段美滿的關係該如何組成,
卻忘記不是每個家庭和兒童都能幸福的發展。
心理學家普遍重視童年對一生人格特質的形塑,
其中在感情的依戀型態方面,可以粗淺分成安全、逃避和焦慮。
嚴重的逃避依戀人格,甚至會有一種特別的情況:
當我愛的那個人,也表現出愛我的跡象時,
我反而會退縮、抗拒,失去對他的好感。
這個要認真講太長,可能當面聊會比較完整。
但我想表達的是,不是每段關係都能和社會上的「平均值」一樣。
所以,有可能,我是說有其中一個可能,不是同居或交往期間出了什麼問題,
而是交往前,雙方還不夠認識彼此,不知道兩人無法發展出長遠的感情關係。
5. 人需要約11週來正面評價分手這件事[1]
所以考得好是超水準表現,考不好是正常。
沒有人能告訴你何時該走出來,
也很有可能從此你就不再相信愛情,
但是人生還有其他的風景可以體會。
總結:
看ptt上很多是歸咎女方問題,我的解釋是偏向於本來就不適合在一起,
就像今天中午去燒臘店買燒肉便當,原因不是油雞或叉燒難吃,
就是今天想吃燒肉而已。
放在感情世界,也許這個今天會變成這周、這個月、這年、這輩子,
但我們無法決定別人要怎麼定義這段時間。
但是也能感同身受原po的心情,我們都是已經知道答案,卻還在問問題的人。
參考資料:
[1]怪奇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