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festa (ZIK)
2021-02-10 12:00:39※ 引述《ting19860427 (我最愛的狗庸)》之銘言:
: 如果她一直都沒給什麼回應,
: (邀約不是每次都成功&line回很慢&我的付出她沒什麼反應)
: 那我應該很快就會放棄了,
: 畢竟沒人喜歡熱臉貼冷屁股啊。
^^^^^^^^^^^^^^^^^^^^^^^^^^^^^
你的認知完全正確,因為你會去同理對方
會說出「太容易到手就不會珍惜」這句話的人
就是因為無法同理他人,所以才會講出這樣的話
然而很悲傷的是,之所以無法同理他人、之所以說出這樣自私的話
最深層的原因為:「不相信幸福可以由自己決定」
換個例子來看
大家可能看過某些奧客,在眾目睽睽之下做出一般人會覺得相當丟臉的行為
他們難道不明白這樣做很丟臉、很可恥嗎?
其實是明白的,然而在那個當下,他們心裡的「某個東西」被刺激了
那個東西相當脆弱、脆弱到視全世界為敵人,於是開始膨脹佔據了他的整個心智
通常這時候,憤怒也會一起出現,出現來保護那「某個東西」
當一個人深信自己會被傷害時,就會進入這種狀態
他會拉起一條防線,把自己跟他人隔絕開來
在這個狀態之下,只有「我自己」才是世界上唯一合理而且正確的存在
為了不讓自己受傷,我要用放大鏡去檢查、挑剔別人的一切毛病
這樣才可以確保我的「某個東西」不被激起
我無法決定自己的幸福 => 我的幸福由男人帶給我 => 我要排除一切對方傷害我的可能
=> 「所以我必須篩選出能夠通過層層阻礙,不惜踐踏尊嚴也要來靠近我的人」
=> 「這樣我就不會失戀了、這樣我就不會受傷了」
=> 「我的世界就永遠安全了」
這種深層價值觀一方面由父母以及家庭教育傳承
一方面在女性主義的推波助瀾下,被一些人錯誤地用來當作是合理化自己不長進的藉口
因為這樣就可以無止盡地去苛求別人,而不需要好好檢視自己該面對什麼
他們要保護的「某個東西」,是「不被愛的自己」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被愛,只不過有些人選擇了積極的道路,在傷痕中努力成長
有些人變成了「高手」,再也不敞開心胸
而還有些人,也就是我們談論的這些人,儘管依然想要真摯的愛情
卻只能躲在防護罩中,苛求別人,成為愛情中的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