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網路上看過很多媽寶分享事蹟
但是我在現實中的男性朋友
真的有媽寶傾向(疑似)的真的就一兩個吧
這種通常是因為在成年之後還是嚴重依賴家庭資源的
而之所以不能隨便斷定
是因為很多事情真的要交往的兩人之間才能觀察得到
如果我自己判定是不是媽寶的話
我是用這種標準的
大概是舉凡只限自己或是限於交往兩人之間議題
在成年之後 應該要逐漸有自己判斷跟做決定的能力
並且心態上能夠承受自己的決定所產生的後果
舉凡薪水調配、時間管理、置產、工作選擇、甚至育兒方針
當然了 自己做決定 不代表不能考慮別人的意見
如果用「因為我媽/爸說 所以這樣做」
這樣的邏輯來當作決定的依據 當然有媽寶嫌疑
畢竟 一個好的決定是基於各方想法 客觀研究
還有良好的溝通(是不是太理想派哈哈)
舉個我跟男友之間的例子
我們去年底開始研究置產的問題
我們兩人網路上到處看也跟理專諮詢過
然後我男友說
「我們也可以問問我爸媽
他們曾經在買房上吃虧過
所以可以參考他們的經驗
而且我媽媽一直很想要有給貢獻有參與感」
這樣的定位就是
我跟男友兩人是真正需要做功課來判斷跟決定的人
但是我們覺得男友爸媽的買房經驗是值得參考的
假設我男友這樣說的話就比較媽寶
「可是我媽覺得A比較好
她喜歡這樣這樣的房子配置
不如就聽我媽的」
這樣就變成 雖然房子是我們要住
可是男友呈現的態度是
1. 懶惰不想自己花時間研究
2. 沒有承受自己做決定的能力跟心理準備
3. 這樣甚至不用處理跟父母意見相左的衝突
直接推到父母身上自己置身事外
(如果他想買A 他應該要說的是他自己比較喜歡A 這樣討論就會在我們兩人之間)
如此一來 大概與其他人所說的媽寶定義比較貼近吧?
BUT
現實當然不會都這麼簡單
有些事情可能會有模糊點
例如像是婚禮這種事 到底是只跟兩人有關 還是也跟雙方父母切身相關
如果要結婚的兩人沒有共識 就很容易淪為到底要聽誰爸媽之爭
吵到最後再送上一頂媽寶爸寶帽子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