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為何越來越多女性,到了適婚年齡都選擇不

作者: yokann (歐洲)   2024-01-14 09:49:48
為何越來越多女性,到了適婚年齡都選擇不結婚?
她道出不婚最大關鍵,經濟條件不是主因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979369
也許是在我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國際性的文化背景,上了國際學校,住了不同國家,最
後現在主要待在台灣,突然覺得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進而發覺在台灣,我身邊有越來
越多不結婚的女生,或是不把婚姻當成人生必須要完成的事,似乎背後有其道理。
先說說那些,把婚姻當成重要追求的故事。在我身邊的女生朋友,大多擁有不錯的學經歷
,也大多家庭背景還不錯,因此基本上事業也不差,或是經濟狀況獨立,但也許又矛盾的
受到了外在某些傳統文化的壓力,於是到了所謂的「適婚年齡」時,備感壓力的她們,還
是會「努力」讓自己進入一段關係。也許遇到了一個各方面都算是匹配的人,且相處起來
也算是舒適,就會匆匆進入一段婚姻。而且在談戀愛的過程中,男生大多時候還是會表現
出該有的風度,該有的體貼,而所謂的婆家,大多也是很開明的,感覺一切都很不錯及剛
好,因此通常不會太長的時間,就結婚了。
但結婚後,那些在婚前的開明卻會好像變得不一樣,所有的傳統想法紛紛跑出來。比如說
,吃年夜飯時,比較大比例應該回婆家,不應該回娘家,或是「媳婦」必須張羅過年期間
的各種吃喝,而讓許多已婚女性備感壓力。當然,因為年代不同了,所以這些要求可能不
會被拿到明面上說,但如果當女性想堅持自己時,仍然會面對相對大的壓力。另外,這過
程中,還是有一些比較幸運的案例,也就是在婚後與婚前都是一致的,只是在我看到的案
例中,似乎比較少。
我後來想了想,也許這是因為所謂談戀愛或是愛情,是比較西化的東西,但是台灣在面對
婚姻時,卻仍然偏向維持儒家文化中的保守樣態。有一些學者把中華文化的婚姻稱為「緣
份婚姻」,基本上就是說婚姻的成立,建立在兩邊的各種條件是否可以更有利。而西方的
婚姻則被稱為「愛情婚姻」,也就是講求了個人是否在婚姻中感到開心。
因此對於我身邊那些現代獨立女性們,開始感覺到,當我們談戀愛時,我們好像是在追求
「愛情婚姻」,然而卻會在要進入婚姻時,開始進入「緣份婚姻」。而那些比較「乖」的
女生,可能仍然會接受這個安排,因此還是走入婚姻。
而更多的是,越來越多的獨立女性看清楚這些,因此越來越不明白婚姻在其人生中扮演的
價值。因為對一個女性而言,如果我談談戀愛,我可以享受戀愛本身帶給我的快樂,而無
需被傳統文化給束縛,並且持續追求事業的發展。但如果我進入了婚姻,那我就必須做到
所有傳統文化對我的要求,比如生了小孩後,將是我要放下事業而照顧小孩的可能性較高
,但又因為現在大多聲音希望女生有事業,因此在婚姻中的女性似乎得是全能的,要可以
獨立自主,在事業上有一定的發展,又要可以很好的照顧小孩,或是扮演所有傳統角色對
女性的要求。
在老一輩的婚姻中,分工通常比較清楚,男性主外,女性主內,但現今卻發生了男性依然
偏向主外,可能男性能稍微在家庭中幫忙照顧孩子,就會被認為是個很好的男性,而女性
卻會被要求要能同時主內又主外。所以常會聽到有人問女性,怎麼平衡家庭與事業,而同
樣的問題,卻比較少問到男性,但其實主內和主外所需要的特質有時候是很相違背的,因
此女性會更感到迷茫與困惑。
不過話說回來,這並非誰的錯,男性在現代有他的辛苦,比如現代對於男性賺錢的能力要
求好像又更高了,但畢竟台灣目前已不是那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要出現像以前只要不
犯大錯,基本可以有不錯經濟收入,可以過水準以上的生活,難度很高。更客觀的說,這
整個狀態,比較像是整體社會的問題,仍舊在傳統文化與現代世界中糾結。
作者: sunskist0831 (好男不當兵)   2024-01-15 16:47:00
覺得照料長輩也是問題 連照顧失能親生父母都很痛苦了要幫對方照顧失能父母很多人不願意吧 即使說好自己的父母自己扛 難到你另一半父母需要長照你可以跟他說關我屁事那是你爸媽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