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臉書河道上看到,覺得寫得很好故轉載,或許可以解答部分板上最近在吵的議題~
-
原作者:吳珊珊臉書
-
劉先生第一次向我提到結婚時,我們交往滿一年,我一點欣喜之情也沒有,而是很冷靜地問他為什麼。他不可置信地瞪大眼,說,當然是因為感情。我又問,我們讀書時,上到身分法,都在做什麼?不是都在算離婚之後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如果是考申論題,就是家務有給制跟自由處分金。
這些元素結合起來,不就反映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與國家起源》提出的概念,「婚姻制度是人類奴隸制度的最後一環」,所言不虛嗎?
後來,我們常常一起參加婚禮,我請他觀察幾件事,為什麼只有新娘要拜別父母?為什麼往往新娘父母哭得慘兮兮,新郎的父母則神采飛揚?為什麼婚禮主持跟新郎父親致詞,常常會出現感謝新娘父母的橋段,感謝他們把新娘養得這麼「好」,卻很少聽到新娘父母反過來感謝新郎父母,把新郎養得這麼「好」?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都指涉了人的流動,勞動力的流動,女性的勞動成果從此是哪一方的親族更可能「收割」。也指涉了階級。
最後我反問他,當你看透徹了結婚對一個女性的影響,你還會覺得這是我應該要追求,甚至非放進人生清單不可的狀態嗎?
中研院幾年前發布鄭雁馨副研究員的研究,談少子化的成因,大家以為問題在「不生」,關鍵其實是「不婚」,而不婚的原因又指向,「女性教育程度提高」與「東亞的家庭和婚育文化」的衝突,大概就是上述的這一切。
女人接受教育之後,清醒了,意識到社會裡把「婚姻」跟「女性福祉」劃上等號的論述並不單純,說狠一點就是有騙殺的成分在吧。
我以前常收到一句話,妳就是腦子太清醒才結不了婚(是說,預設所有人都想結婚就像預設所有人都喜歡芋頭出現在火鍋裡,沒有問過他人意見就撲通撲通下了芋頭,非常煩人)。
弔詭(也沒那麼弔詭)的是,我們同時也信仰一句話,婚前腦子進的水,就是婚後流的淚。我以前常想著我就是不要流太多眼淚,為什麼人們對於我的清醒如此不樂呢?琢磨久了,才意識到不樂的情緒背後,是氣我「騙殺不易」。
女子的處境如此險釁。
如果我們真正認為少子化是個嚴肅的問題,阻止女子受教育,既卑鄙又不切實際,唯有從「東亞的家庭與婚育文化」思考起。社群讓本來那些隱密幽微的婚後鬼故事紛紛流傳出來,進入公共視聽,催婚也失去了正當性。有些人與其怪當代女子騙殺不易,不如想想怎麼不拿騙殺他人的時間來端正自己的品德。
交往十年之後,我跟劉先生去登記,在於我也喝了人家燉煮的上百鍋雞湯,享受多年他精心打理的家務,沒有他的存在,我不可能如此穩定地創作,的確有必要利用婚姻,作為資產分配的手段。我承諾過,哪日我們沒有在一起了,在一起時的作品的版稅,還是會流向他的。與愛情無涉,更傾向人跟人之間最基本的尊重。即使激情不成,當年那識於微時的相濡以沫,感激還是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