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仇恨來自於缺乏理解

作者: solumate (..)   2024-07-02 16:50:00
有些人乍看之下身心健康,
但還是在街上當流浪漢,
追根究柢,
其實是因為人類間存在著巨大差異,
導致有少數人無法適應社會,
像多數人一樣正常工作。
如果有父母供養,
他們或許會被戲稱為負二代,
但若沒有家人援助,
這些人就成了流浪漢。
那要如何幫助這些人呢?
主要就是提供「庇護性」場所,
量身打造出適合他們的就業環境,
然後循序漸進的訓練,
讓他們能夠漸漸融入這個社會。
工作就業如此,
異性交往也是如此,
有些人的社交能力就是特別差,
但這些人並不被理解,
往往也沒有自覺。
旁人看來只覺得:
這些基本的社交應對都不會,
難怪交不到女友;
可對他們本人來說卻認為:
我已經做得這麼多了,
為什麼交女友的門檻這麼高呢?
嚴格說起來,
這些人也需要「庇護性」的社交,
量身打造出適合的場域,
才可能循序漸進學會正常的社交能力。
但現實生活我們都知道,
無法這麼美好,
他們根本得不到良好的訓練機會,
只能一直被汙名化、邊緣化,
最後淪落到與正常人互相仇視。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討論的時候,
可以永遠抱持著個體差異化的概念,
有些理所當然的事情,
你很難想像對某些人來說多困難;
又或者某些你覺得難如登天的事情,
你也很難體會它有多易如反掌。
這並不是單純的條件論,
背後還有基因導致的複雜生理學,
你可以想想,
如果有人的生理時鐘是18小時一循環,
甚至14小時一循環,
光是每天準時起床就是巨大的挑戰了。
如果再加上注意力障礙、社交障礙,
這種人雖然看似正常,
也檢查不出有什麼問題,
但要適應職場是幾乎不可能的。
如果我們無法理解,
就容易產生誤會,
以為他們就是好吃懶做我行我素。
當彼此有多一點理解,
我相信會少很多誤會和仇恨,
這個世界也就可以更美好。
延伸到BG版的討論也是如此,
很多時候我們爭鋒相對,
往往是因為忽略了個體的差異性,
把別人的困難當成了簡單,
或者把別人的簡單看成了困難。
作者: sunskist0831 (好男不當兵)   2024-07-02 19:38:00
喔是喔真的假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