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ightinggirl (不必說哈囉)》之銘言:
: 在板上看到一些
: 覺得熱戀期過了
: 或是感情淡了的文章
: 不禁讓人思考有關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這件事
: 交往前或是剛交往時
: 就算你只是分享生活微不足道的小事
: 那個喜歡你的人都可以衍生其他的話題
: 有時甚至有很多的問題想問你
: 想了解你的想法
: 可以感受到對方想要認識你
: 彼此敞開心扉分享心事
: 也因此總有聊不完的話題
: 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 那個人不再想分享更多自己內心的事
: 分享心事變成是件有負擔有壓力的事
: 最好希望你不要問起或是速速帶過
: 沒有問題想問你了
: 覺得你問得問題很煩
: 對你的想法開始用猜測的
: 或是不感好奇
: 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了
: 想起一個友人
: 她對她老公每天都有很多事分享
: 每天也都很關心她老公
: 但是老公成天就是一張撲克臉
: 對任何話題和關心就是冷冷的
: 友人就像熱臉貼冷屁股一樣
: 夫妻之間碰到問題
: 她老公就是逃
: 避免溝通、甚至離家出走
: 友人說她老公結婚前不是這樣的
: 結了婚之後就越來越寡言
: 我一直覺得
: 認識一個人是沒有終點的
: 對喜歡的人保持著一顆好奇的心
: 但是要怎麼避免彼此變得無話可說
: 導致感情變淡?
: 為什麼有人會一開始很熱情
: 在一起久了之後就變得寡言?
: 是因為自己其實不是那個可以讓對方敞開心扉的人嗎?
: 面對一個跟你無話可說的人
: 自己的熱情會讓對方覺得更煩嗎?
: 大家怎麼跟寡言的人維繫感情呢?
許多人都認為是「新鮮感」沒了,
以前的我也是這樣覺得,
後來發現並不完全是,
最主要的原因是「期待值」的幻滅。
人是很第一印象的動物,
很抱歉我會這樣說,
但試問,
有誰看到某人一眼,
就可以說「我是因為對方的內涵而喜歡對方的」?
除非經過多次相處,
除非對方把部落格當日記,
而上述的這些東西還不見得能完全呈現一個人的本質。
每個人花了一生的時間去探尋自我,
一輩子走到剩1/5都還不見得能了解自己,
一眼看穿一個人本質?
回到主題:
我們會從觀察一個人的外觀言行,
給定一個既定印象。
比方說某人很錙銖必較,算得很精,
我們很可能對這個人的印象是很摳門,
或是很懂持家理財;
一個女性打扮的風塵味很重,
我們可能會對這女性印象和八大貼很近。
我們對於新交往的對象,
也會有一個既定形象,
從這個形象中進入去了解這個人。
用我們對這個人的「印象」而有了「期待值」。
但實際上了解一個人後,
又會發現和自己當初的「期待值」有落差,
就會開始冷感。
比方說:
對方在交往初期時溫文儒雅,
給人一種俐落乾淨的感覺。
但可能交往中發現,
對方有非常嚴重的強迫症和潔癖,
對於生活中不完善和變數會有很強烈的矯正行為。
或是遇到一個感覺很非常大器的人,
旅遊、約會、慶生,或是遇到突發狀況,
多能給出一套以上的方案,
執行力也很高,
但交往一段時間後發現這個人控制慾很強...等。
並不是對偶像我們才會有過度美化的「期待值」,
對於決定要交往的對象也會有。
當一個人的現實本質開始覆寫當初的「期待值」時,
這個人再怎麼創造出「新鮮」的火花,
我們都無法在像當初一樣憧憬、喜愛,
「厭煩」「憎惡」會取代當初心動的感覺,
而漸漸的就會開始無言以對。
但其實這樣的情況就以前來說比例並不高,
大多數人都還是會懷抱著和對方相處時,
那些意外的美好,
或是自己身上以外看到的難得。
現在反而比例逐漸升高,
是因為追求戀愛關係的類型多的複雜,(曖昧、交往但保有交友空間等)
以及關係加入物質條件,(一定資產量、穩定收入、工作型態)
現多數人與其花時間相處了解,
寧可用條件式篩列尋求一個可以給自己加分的對象,
這就和讓自己加分的配件相差無異。
和他人相處了解,
除了了解愛的人是如何,
也是了解自己的一種方式,
更是了解自己想要的幸福想以什麼樣形式呈現。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就連喜歡上網發文的人也是。
有些人平常看似沉悶,
但說出來的東西很可能讓人意外,
甚至比政客說的東西還更擄獲人心。
有些人外在光鮮亮麗,
但生活卻貧乏的每天都在追求如何出門讓人羨慕。
我自己本身很習慣用正反兩面的角度看待思考事情和人,
對於人,
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都有兩面,
另一面雖不是陰暗醜陋,
但極有可能是相反於呈現給別人的那面。
但這也只是我自己的一個看人觀點,
表裡如一的人也是有的,
另一面的探掘也不見得是有意義的。
總之,
冷靜期的進入,
並不是新鮮事物沒輸入,
而是新鮮事物已經不構成,
就是在那裡了,
對於厭煩的主觀的人來說,
並不新鮮。
但冷靜期並也不是完全都不好,
生活總是有起有落,
有高潮也有平淡。
冷靜期只是一個等待變化的期間,
雙方都在尋找一個可以談話的平台,
這個平台築構起來後,
就是在進入另一個熱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