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才有同業出事
現在,不只通信開戶不行,
連分支機構只要不是期貨自身營業處所,
或是分支單位沒有確實依照規範由營業員風險預告搭配行政人員見簽,
一樣是會被主管機關處分
說真的,期貨業裡惡性價格競爭多久了?
以這樣營業員有辦法負擔 "真實" 的外開成本嘛?
我今天才寫一篇文章計算了真實的外開成本,
每位客戶要 1067元!
計算細節及相關資料
![]()
這點還不包括公司的行政見簽人員的開銷歐!
若是再加上去,應該是一戶就要1100元或以上了吧
開戶不收錢這件事情,最後是誰在負擔成本?
又,賺得回開戶成本嘛?
這也難怪那麼多人要鋌而走險,
也那麼多人要違反法規惡性價格競爭
這個行業,營業員最後的剩餘價值就是被當作公司犧牲的擋箭牌,
以前營業員有賺錢時,轉嫁相關風險還有辦法(被主管機關處分就叫營業員賠),
但現在營業員連養活自己都有困難了,如果公司想轉嫁風險,
那狗急跳牆之下呢?
最近才有某公司,因為自己內部的問題,
想轉嫁虧損讓客戶自己吃下,結果營業員 "建議" 客戶去捅公司.....
也真的,客戶就去捅公司啦! 主管機關最後幫誰呢?
繼續惡性價格競爭下去,
到頭來傷害的,最深的除了營業員本身,
就是客戶了....
這些上面的專業經理人,有多少人想的是永續經營?
還是想著公司的市占率或是獲利目標,等著拿年終分紅?
繼續價格惡性競爭,繼續放任亂搞下去,
覆巢之下無完卵,最後把客戶也傷害了,
唉呀 樓歪了! 應該只要講外開成本高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