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菩提道次第廣論》奢摩他(29)止觀自性(12)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4-21 07:38:59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奢摩他〉 (29) pg338L12~339L2
子二、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
(續)丑三、止觀自性
───────────────────────────────────────
【聖無著說,「正思擇者,謂思擇盡所有性。最極思擇,謂思擇如所有性。以有分別慧作
意取諸相時,名周徧尋思。真實觀時,名周徧伺察。」尋謂粗思,伺謂細察。取諸相者
,非執諦實,是明了境相。由是思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皆有周徧尋思及周徧伺察。】
───────────────────────────────────────
.聖者無著菩薩說:「正思擇是思擇觀察世俗諦的盡所有性,最極思擇是思擇觀察勝義
的如所有性。以有分別的觀察慧,來作意執取法的行相時,粗分的思惟觀察稱為周遍尋思
,細分的思惟觀察是周遍伺察。」(周遍尋思的)“尋”為粗分的思惟觀察,(周遍伺察
的)“伺”是細分的思惟觀察。緣取法的行相,不一定就是執著(並非分別執取行相就是
執為實有),通達所量、明了通達所緣境的行相,(不管有證沒證)心識可明了境的性相
(心識的定義為凡是能明知境者)。其中,可以思擇法的勝義諦的如所有性,也可以思擇
法的世俗諦的盡所有性,而對於二諦的思擇,每一諦都可以粗分地觀察、細分地觀察。
■ 解說──
1.對境上,體性分二:一是盡所有性,一是如所有性。
2.有境上,體性分二:一是周遍尋思,一是周遍伺察。
3.任何一個成事(法),一定有二諦存在。對於對境,有從表相進行分析──即分析它
的盡所有性(世俗諦),此是正思擇;也有對它最究竟的實相作分析──即對於對境
的如所有性(勝義諦),來進行分析,此稱為最極思擇。
4.一個境上,不僅對境本身具有二種體性,而且,面對此對境的心(有境),也有二種
觀察。對境的盡所有性方面,有境的尋思能觀察、伺察也可觀察;同樣地,對境的如
所有性方面,有境的尋思能觀察、伺察也可觀察。尋思與伺察,一粗一細,面對同一
對境時,對境有二諦,任隨一諦上二種觀察都能運用。
■ 分別慧即是勝慧的體性。對於對境的行相來進行執取,將對境以不同性質來作區分,
這一個活動稱為執取對境的行相。執取對境時可以把對境各別區分、分開,不至於錯
亂、混淆混雜在一起,稱之為執取行相。執取行相是指對於對境各別性質區分清楚,
不是指諦實的執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