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海濤法師最近被熱議的開示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7-11 19:43:00
→ Bonaqua: 關於您文後,其實我們依照佛經原文來看,佛陀說這些退席 07/11 15:40
→ Bonaqua: 的研究生有什麼特徵 ? 1.未證言證。還沒拿到學位自稱已是 07/11 15:41
→ Bonaqua: 2.增上慢。這些人心中傲慢尚未調伏,自以為是,其實從第 07/11 15:42
→ Bonaqua: 二點也不難看出這些退席者,從理上應該是沒有拿到學位。 07/11 15:43
→ Bonaqua: 但縱使如此,佛經上又說,他們並非很不爽的離開,也並非 07/11 15:44
→ Bonaqua: 很瀟灑的離開,而是 "禮佛而退",還是非常有禮貌的辭退。 07/11 15:44
→ Bonaqua: 根據<阿含經>,佛陀教化的弟子,光證阿羅漢者,幾十萬人 07/11 15:46
→ Bonaqua: 不止,其餘未證的佛弟子數量更是無量無邊,從此而看, 07/11 15:47
→ Bonaqua: 五千人實在不算多,又在場者還有一萬兩千多名大比丘眾, 07/11 15:48
→ Bonaqua: 如: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 07/11 15:49
→ Bonaqua: 須菩提、羅侯羅..等等。這些人並沒有退席,最後還被授記 07/11 15:49
→ Bonaqua: 所以這些也算是常見的誤會之處。 07/11 15:50
你說的是一種解釋角度。
不過我論證一下這種多數通行的解釋角度有瑕疵。我用邏輯條列一下:
一、比較「固執」堅持解脫道、不相信菩薩道、不相信迴小向大的
某部份修行「還有點漏洞」的聲聞比丘禮佛而退了。
邏輯上:還有另一部份聲聞比丘願意聽佛陀開演殊勝的菩薩道法義。
a.這些留下來的聲聞比丘的修養或修行應該就高多了。不管有修到四果羅漢沒有。
b.實際例子上,法華經也舉證十大聖弟子都被佛陀授記將來成佛了。
c.十大聖弟子這種「迴小向大」佛理的親自「人證」,說服力最高。
從a.推出d.阿羅漢聲聞僧身為無漏學人,涵養上至少不在留下聽講的聲聞比丘僧之下。
不會訝異有菩薩道法理的存在。
從c.推出e.有若干十大聖弟子在場的經典結集場合,身為人證之一、之二、之三...的
聖弟子,應該作證法華經。
由被授記成佛的大迦葉尊者提問何謂迴小向大,而由同樣被授記成佛的阿難在第一次結集
誦出法華經。就算舍利弗、目犍連這兩位「未來佛」已經去世,其餘十大聖弟子的人證
可不只大迦葉與阿難兩人而已。
而且從d推出f.第一次結集的「參與者」「都是」阿羅漢。阿羅漢貢高我慢嗎?答案為否。
況且尊貴的十大聖弟子都是迴小向大的阿羅漢未來成佛人證,因此法華經有什麼好不在
第一次結集就被阿難誦出的?
難道「第一次結集的五百位『阿羅漢』」杞人憂天擔憂「集結了法華經」會讓天下聲聞
佛教徒腦袋混亂?如果曰四千年前阿羅漢擔憂的「有道理」;那麼「四千年後的如今PTT」
為何北傳網友又要期待南傳網友「不否認、不批判」迴小向大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5-07-11 15:40:00
關於您文後,其實我們依照佛經原文來看,佛陀說這些退席的研究生有什麼特徵 ? 1.未證言證。還沒拿到學位自稱已是2.增上慢。這些人心中傲慢尚未調伏,自以為是,其實從第二點也不難看出這些退席者,從理上應該是沒有拿到學位。但縱使如此,佛經上又說,他們並非很不爽的離開,也並非很瀟灑的離開,而是 "禮佛而退",還是非常有禮貌的辭退。根據<阿含經>,佛陀教化的弟子,光證阿羅漢者,幾十萬人不止,其餘未證的佛弟子數量更是無量無邊,從此而看,五千人實在不算多,又在場者還有一萬兩千多名大比丘眾,如: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須菩提、羅侯羅..等等。這些人並沒有退席,最後還被授記所以這些也算是常見的誤會之處。不是很瞭解為什麼您會定義 "迴小向大" 是一件壞事 ?能成佛難道是一件壞事嗎 ? ^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7-11 20:10:00
Silananda在上方用英文說明了 我排隊很後面毋需多說再次重申 北傳可以繼續講北傳版本的解釋 不過若依北傳版本的解釋 那就是Silananda及眾多南傳尊者錯了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0:11:00
另外關於集結,其實也沒這麼難理解,集結之用意便是希望"分門別類" 流傳後世,度盡有緣眾生。大乘屬於 "方廣",不討論法義是否比聲聞法深,但光是在"份量" 動則數萬偈言乃至百萬偈頌,這等份量就必須另外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7-11 20:15:00
ps.我知道你說的北傳版的解釋啊 我尊重你的選擇法脈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0:15:00
特別處理了,又集結英文必須找英文專科,國文必須找國文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0:16:00
的專科,故自古記載,阿難尊者與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等諸"菩薩"集結大乘經,這其實是很合理之事。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7-11 20:17:00
北傳曾經在某部份否定了南傳<-這個事實就不必隱諱了所以也不須說誰引戰 大家都有權po文 反駁來反駁去呀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0:18:00
哪部份否定南傳 ? 可否說出來討論看看 ?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7-11 20:18:00
你從以往到剛剛的那些說法你有權po 讓初學者思量要不要選擇北傳的解釋 同理 我也有權po例如本文的另一套解釋 讓初學者思量 要不要選Silananda尊者的解釋 一個說will become 一個說will not become眾人總不能鄉愿和稀泥說都可 可become 也可不become南傳認為will not become 法華經說 will become法華經刊行流通世間之時 就是否定南傳既有說法之時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0:22:00
這就是每個人的心念解讀不同處了~末學在看這段,並不認為有否定南傳,反而是認同這點,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7-11 20:23:00
因此某些南傳尊者與網友 反駁個幾聲 還好吧?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0:24:00
只是在聲聞乘的角度,這當中是一種實說,大乘則認為是一種權說,而在權說當中有開出一條可成佛之路。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7-11 20:25:00
不跟你說了~這是邏輯裡的A與~A的矛盾/否定律問題~你認為不是否定 就隨你吧 不然又要向以往一樣陪你耗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0:27:00
大乘本來就認同南傳這種說法 ^ ^",所以才勸人在入滅前要迴小向大。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7-11 20:28:00
去看Silananda的英文句子 你才知道你上方不知在講啥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0:28:00
這當中只是在細節處的解釋有討論的空間,並非一種否定。如果您看《維摩詰所說經》,當中也是說不能迴小向大,所以末學才認為,這當中有很多關於權實之說都可討論的,並非單看"迴小向大"就套在整個北傳,然後又過度臆測北傳否定南傳,這樣容易對立的推論,其實不太樂見。甚或在大乘的許多祖師,如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也是主張二乘無法迴小向大,這點是完全和南傳一致的。
作者: samed (peace)   2016-07-11 20:41:00
其實每次學到更高的見地 都才指出前面是權說我被騙好幾次呢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0:41:00
而很關鍵的在《法華經》又怎麼能迴小向大 ?這點疑惑,以前就有人提出來問了。
作者: samed (peace)   2016-07-11 20:42:00
B大有學金剛乘嗎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0:42:00
問曰: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答曰:得阿羅漢時,三界諸漏因緣盡,更不復生三界。關鍵在下一句 :有淨佛土,出於三界,乃無煩惱之名,於是國土佛所,聞《法華經》具足佛道。這就在於出三界,還有四聖法界與佛淨土的基礎了。大乘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可迴小向大的可能性。
作者: kalestorm (沒心情)   2016-07-11 20:46:00
那樣等於在說阿羅漢不是阿羅漢了吧。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0:48:00
末學還記得,阿姜曼尊者證阿羅漢時,見到過去諸佛來讚嘆道賀,這些過去諸佛早已入滅,怎麼又能穿越時空呢 ?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傳記不可信..等等,但這文獻也暗示了佛國淨土的存在,縱使在北傳的<阿含經>也有記載淨土。這點都是有所依據的~其實希望大家能想想,利益眾生的最大值是什麼 ? 成佛。如果我是佛,必定是將眾生的能力發揮到最大值,成佛。縱使每個人的根性有利頓之差,成就有遲速之別,但每一尊佛絕對有那等智慧力量,給予眾生"真實利益"。這點一定要信的過,直下承擔佛慧,深信佛言。自古大德都說,初果不知二果事,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佛的智慧能力,俱足十力不可思議,非是菩薩聲聞所能知,何況我們俱縛凡夫呢 ? ^ ^,這一點拙見,希望大家能想想~感恩~阿彌陀佛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7-11 21:14:00
B大講得好。就是這樣,之前我也是這麼講。阿羅漢涅槃後就是去淨土,去淨土絕非沒事幹,他們要做的就是逐步提升自己的境界,目標"入法界"成為法身大士。因此還是要學習普賢行願,達到最圓滿完善的圓覺境界,究竟成佛。只是,很多阿羅漢會停在"淨土"極久的時間。這跟阿羅漢的定不定性有關,不過很有趣的是,沒聽過大乘的阿羅漢通常不知道自己以後就在淨土。因此,二乘人不相信淨土很正常。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1:27:00
其實我相信很多習南傳的朋友,心中還是嚮往著 "涅槃",如果說學佛學到最後,什麼都滅盡,這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關鍵在於證入涅槃 不再輪迴,那會不會很孤單無聊 ?
作者: kalestorm (沒心情)   2016-07-11 21:28:00
要信什麼是自由,但講大乘的宗派,解脫道都消失掉非兼傳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1:28:00
聽起來又感覺很像四空天 ?如果能從大乘淨土角度切入涅槃,就可瞭解原來解脫後,生命是更充滿無限意義的,那種鼓勵人解脫的積極性會更強~這其實是一件好事啦 ~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7-11 21:51:00
kalestorm大,當然還是阿羅漢。具有出三界本事的就是阿羅漢(七信至十信位)。而淨土本來就非三界內,只是每個佛國淨土都可再細分成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等界域。一旦到了淨土,就不會再退轉,如果升起無上菩提心,就會往入一真法界方向前進。所有生命都在震盪中往覺悟前進,目標為圓滿完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最終極生命境界。南傳很多人認為成佛極為困難,認為大乘強迫人發願成佛是不合理的,其實等到證阿羅漢後,就會發現原來還有更吸引人的生命境界可以前進。看起來,成佛是好高騖遠。其實,就是圓滿生命境界的代稱。生命境界成長永不停息,這才是一佛乘要告訴人的佛法。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2:02:00
其實整個宇宙生命,不外乎 "體"、"相"、"用"。舉個例子 : 冰。冰的外相硬梆梆的,因為又是固體所以作用侷限性就高 ~但是當冰塊隨著溫度的改變,就融成了"水",水的相就柔軟多了,作用可發揮的就又更廣大性了。我們的心體也是如此,貪嗔癡三毒就像零度C的溫控系統,而所受用的就是六道輪迴,一點都不自在。而學佛就像在調整溫控系統,轉貪嗔痴為戒定慧,將零度C調整為適溫,因緣改變了,心體產生的效用就大不同了,外相可能更莊嚴,六神通也可能逐步恢復,將來所受用的又是淨土,所以常聽聞一句話 : 心淨則國土淨。其實都是在描述"體""相""用"之間的變化 ~所以如果周遭有打算整形的朋友,都應該推薦他們來學佛^ ^既省錢又能變化內心與外貌 ~
作者: rc60710 (抑惡揚善)   2016-07-11 22:29:00
Bo大講的真棒,衷心讚嘆!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1 22:54:00
很感恩版友給的鼓勵,阿彌陀佛。印光大師常這樣警惕後人 :『 聽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如是習染,切宜痛除。』這句話就是在說慚愧末學~分享的這些討論與資料,都是輾轉從其他高僧大德、居士,從那邊聽來的,聽久了,難免會模仿幾句,自己還差很遠。我期許自己是一座橋,希望讓更多人能多看到一些不同角度~感恩~阿彌陀佛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7-11 23:27:00
B大客氣了。大家一起努力。阿彌陀佛。
作者: rc60710 (抑惡揚善)   2016-07-11 23:35:00
再重新看了一遍,發覺原來il大講的也很棒,阿彌陀佛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7-11 23:53:00
kale大,漢傳因為有著中國歷朝歷代更替的燒殺擄掠,三武一宗的毀佛,蒙古人入侵,以及要命的自以為高根器不屑修二乘的結果。導致各宗修行法門的傳承幾乎完全中斷,只剩下經論與禪淨。而這兩宗,也是嚴重的跛腳狀態,能夠成就者也是非常稀少。但據末學所知,目前漢傳大乘仍有極少數能傳授解脫道的宗派,鄙人也在學習中。而少數天台與華嚴傳承,則宏揚法華三昧懺與普賢行法等一佛乘法門。謝謝rc大。今天鄙人話多了!
作者: rc60710 (抑惡揚善)   2016-07-12 00:26:00
有正知見就要多說阿,藏著不說怎麼幫人開悟呢 ^_^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12 01:32:00
看不到,觸不到,夢幻泡影,初學者最粗淺的心念,粗淺的貪念都無法覺察,身滅後的妄念不斷,修為從何而來?大小乘我不懂,去年來佛版才知道佛教還分那麼多宗派,我不站在任何一傳看事情,何處是法界?淨土在哪裡?佛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四聖諦了知了沒?無明淡化了多少?現在就在起妄念,裡面藏了多少慾貪?別說一切為了回饋眾生。
作者: cj6xu678 (宛言)   2016-07-12 01:56:00
妙吉祥幻化網續云:蹷韖C羅漢即漏盡,調伏諸根並離欲,獲得安樂無怖畏,成滿清涼亦無濁…依我看密乘也未否定阿羅漢的行道。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12 01:57:00
以阿羅漢的心境界還會有疑結嗎?證悟了無我,融入法界中,以圓滿智慧了悟實相,此身即法身,還需去想身滅後去哪裡,做什麼後續規劃?大家還是先回到當下的身體覺受吧!
作者: cj6xu678 (宛言)   2016-07-12 01:58:00
上面改諸阿羅漢皆漏盡。謝謝~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7-12 02:34:00
兔大,阿羅漢還是很多事不清楚。不然部派佛教就不會出現。見解不同才會分裂。至於宗派 ,其實當初那些祖師根本沒有要設立宗派的打算,但他們確實因為專於某些經論而有一些悟處,所以才有義學的著述與闡揚,後世因為推崇之才有團體的成形。本來,都還是專注於實修的。只是到後來經過朝代更迭,毀佛事件,逐漸變成無實修經驗只鑽於表面文義的膚淺宗派之爭。因此,我不認為宗派有那麼罪惡。再者,佛法本身就是因緣法,後世時代的眾生環境與根基普遍不如佛世,直接從四聖諦止觀下手,不見得會跑得動。因此,我比較傾向從資糧道先開始,大乘在這塊著墨不少。要知道如果根基不穩,那些道品,念處永遠都是看得懂卻做不到的文字。只是另類的口頭禪罷了。至於欲貪,請問想證阿羅漢是不是欲貪? 兔大您發這些文是不是妄念發動? 您知道我講的生命境界是甚麼嗎?愚人相信閣下應該有聽過善法欲吧!唉~建議先有些涉獵再來評論吧。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05:09:00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執著己目的,則無菩提心;執著心生起,則失正見地。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12 10:45:00
抱歉,我接觸佛法才兩年,很多宗師跟宗派歷史我不清楚,在這裡的發文,回文,又回來看後續發展,行動前到底有多少成份出自利他心,幾成我慢,含貪瞋鬥爭之心自己都要如實知,只要智慧未圓滿,這些人性一定有。。。我覺得先擇宗派學佛很不智,你一定先有立場,阿羅漢是什麼樣的境界,佛陀就是阿羅漢,那是有得考證的,身滅後呢?想著西方淨土,成佛這些事會讓修行者無法成就,可有古人或近代人去了之後又回來現身說法?心中只要有1%妄念,永遠有罣礙,根器是很重要沒錯,得接近正法而無疑結的因緣是第一步,即是鈍根,只要有心,八正道的實修方式,清楚而白話的說明都有,看自己想不想找,是可以確實在生活中實行的,自己也走過的可以分享,經典有記載但是像往生與成佛之事,你們有智慧可以去保證這些無誤導?100%出自佛陀之口?佛弟子在佛法方面的誤導是有一定的責任在。學佛是為開發智慧覺性,以智慧斷除無名十個結縛,進而開悟成覺者,開悟的進程,四個果位,果位也不過是名相,心的境界不需要名相,如人飲水,只要有智慧,何謂佛說非佛說,何謂正見何謂邪見便可了知,在那之前,一定還是不斷有宗派成見之爭,並非我們在這裡講個幾年就會有交集。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2 12:26:00
其實淨土法門並不會妨礙任何法門修學,這是可並進的,而致於為何必須突顯淨土之重要性,關鍵在於 "死亡"。人身短暫,誰都無法保證能在死前證初果以上,一生解脫,所以求生淨土,就成了佛攝受救拔眾生非常關鍵的防護網。而關鍵在於能否深 "信" 佛言。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能信才能入,佛才有辦法在臨終救我們,不信就什麼都談不上了。人要面對死亡這個現實,評估自己的能力,這就是古人一直強調,勿用凡夫之想法測度佛智,吃虧的往往是自己。佛自己也說,淨土法門本是難信之法,難信能信,難行能行人中淤泥出寶蓮花,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必定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但希望有緣聽聞者或許可多留意這些訊息。阿彌陀佛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12:40:00
老是說 無法保證能在死前證初果以上勿用凡夫之想法測度佛智 也是自己建立一個偏見出來啊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2 12:42:00
試問一句最真實的,臨命終時,如果自己沒把握解脫,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12:42:00
如果真的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就不要一開始預設立場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12:43:00
悟了當下即解脫 痴迷現在是輪迴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2 12:44:00
別再談高論了,真實的面對自己才是學佛人。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12:44:00
一邊說過去的心不可得 未來的心不可得 要活在當下卻叨叨念念臨終前 現在都解脫不了臨終前能解脫嘛悟了就沒什麼 沒悟講臨中也是高論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2 12:53:00
有些現實,必須自己靜下心來想看看。末學也只是提供另一種角度給您參考~感恩~阿彌陀佛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12:57:00
佛不度人人自度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12 13:54:00
人真的要自渡。。。Bo大,你知道虛果位嗎?有人一生長時間在山林中修行,即使鈍根也可能修出個果位,一下山聽人一句罵,一遇不可意境即現無明,地球人類容易修行是因苦樂參半,我並非以經文去舉例,苦樂參半中修行我一直身在其中,一生處於貧窮線,面對的人事物常有不善,在這其中遇佛法,到現在每刻都在內觀自己,面對相同的逆境,我有沒有比昨天更進步,能不能同理心面對他人,即使對方對你做了不好的事,能平等看待一切嗎?你學了佛,經過一年還在原地踏步你就要再趕緊想想了,不需等身滅前,即使有個淨土,那裡有什麼考驗?佛會幫你什麼?那在人世間乖乖修行的人都笨蛋嗎?抱歉我不是用我慢在這裡跟你們爭什麼,在我專修之前,這裡是我的其中一個修行場,我很感謝各位的,noonee的文字雖簡短,其中是有很深的含意,先跳脫宗派成見才有機會吸收一些東西。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2 17:37:00
非常感恩二位的討論。其實末學提出臨終靠佛力,並非否定平時的自力,二者皆重~拋出這個觀點,也實非宗派之見,但看人生苦短,生死無常世間俗事,稍有謹慎者,難免都懂得替自己的未來作規劃,甚至保種種險..等等。然而生死這件大事,或許更該謹慎面對每個環節才能把握每個解脫的機會。永明禪師曾說過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又古德常說 :「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這些都是祖師的如實語,自古禪淨本不分家,怎又有必要去分別取捨呢 ?在藏經當中,收錄了一本重要的書,稱《角虎集》。這本書都是禪宗開悟的祖師大德,對於淨土重要性的開示,乃至於淨土宗的歷代祖師,雖弘淨土,但實是先從禪門開悟爾後又匯歸於求生淨土,這些身行言教,都是我們須留意處~臨命終前,若能有所大徹大悟,證人法二空,自當生死已辦但假若生死未辦,坐看無常將迎,捨此世尊特開之淨土法門而不用,豈不成了冤枉之人。 ^ ^"正如同 永覺元賢禪師所說 :「百般放下,念佛待盡。 嗚呼!死門事大,頃刻來生,念差錯歷劫受苦,可不慎哉。」共勉之~阿彌陀佛然又 "悟" 有淺深,悟其至深者,稱大徹大悟。而 "大徹大悟" 尚有品類之別,云證實相者,必須破一品無明,證法身,此品才入圓教初住位。綜觀歷代祖師示現,智者大師弟子問其師所證果位,智者師云 : 但登五品。按印光大師解釋,五品只圓伏五住煩惱,見惑尚未斷除。蕅益大師臨終偈云,只證名字位。印祖云 : 名字位,見思尚未能伏,何況乎斷。有說,末世大徹大悟人,多多是此等身分。良以理雖頓悟,惑未伏除,一經受生,或致迷失耳。這些都是祖師的遵遵教誨,若能明瞭此理,再回觀永明延壽所開導 : 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此是至深懇切之勸勉~有緣者,當留意這些細節,菩提道上才能走的更穩健些。南無阿彌陀佛(上述補:永明延壽"禪師") ^ ^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12 19:23:00
自依止法依止,古德們之語,各版本經文不是不好,但是要用智慧去判斷,沒智慧就用身體力行去證明,平時浸泡在經文古語中,到底如何面對實境?自己的無明呢?自己有蛻變如實知嗎?面對不可意境時呢?向初果了沒?。。。我也沒排擠什麼,事實上我以前在電腦前聽淨空法師聽很久,師父們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因為不知道宗派這事,誰說的都聽,就是很想知道佛法,繼續上班,晚上再說。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2 19:25:00
學佛如登山,須問過來人,不可能閉門造車,容易出錯~未悟言悟,未證言證,這些都是很危險的~當整個脈絡拉出來,才會知道我們談的 "悟" 其實不離 "誤"跟古德的標準,還差十萬八千里,這些都是要留心的。趙州禪師八十歲仍猶行腳,自慚功夫不到家,這些都是給我們後輩作榜樣學習 ~末學沒學佛之前,一陣子非常熱愛心理學,愛好探求心性這方面的體悟,一次也是忽有領悟,當時並不知道佛法,隱略知道佛法好像有談到什麼開悟,就上網去找答案,看了一些資料,滿像自己的體會,當下真以為自己開悟。心略有喜悅的來佛版(初來乍到)發文詢問自己是否算開悟,這當中不勉來幾句 "悟境",講的心是否萬法當體空,講的心如明境照大千一樣,結果呢 ?還真的有不少人寄信問我 "如何開悟",甚至有些人還認為我真的開悟了,自此,我也真以為我有悟處,去讀了很多禪門語錄,真是一悟千悟,越讀越以為自己飛上天。何謂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何謂未證言證,一盲引群盲,這我都親身經歷過,事後幾次在真正禪門大德如虛雲老和尚等,從許多教誡當中才反思,此悟實非彼悟,是真誤。馬上寫信跟那些來信的朋友,一一道歉懺悔過失 ~爾後聽聞淨土法門,得遇更多禪淨高僧大德,更是慚愧到無地自容,此後自知非習禪之材料,歸心淨土,老實念佛。希望慚愧末學這點負面教材,能讓喜歡談"悟"的朋友為借鏡~感恩 阿彌陀佛~(上面的一悟千悟,應該改成一誤千誤~)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2 21:42:00
為未來做打算?為未來做什麼打算?什麼是未來?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若執著世間,則無出離心;執著己目的,不具菩提心;當執著生起,正見已喪失。此悟實非彼悟,是真誤。那幹嘛還聽一堆不知道真悟還真誤的老和尚說的話奉為圭皋?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12 21:55:00
我知道我的文字常會有讓人覺得我好像很有什麼修為,我慢感很濃,其實主要是這個苦,來自無明的苦,悟與智慧有關,修行是在淡化無明,淡化到什麼程度,心知道,無明越少,心鏡越明,智慧才生,才能了悟實相,並非懂得多才是悟,佛陀為了想知道為何眾生苦,走了許多路,終於知道天地的運行法則,法界眾生的習氣,接著開始宣說滅苦之道,而眾生平等是平等在眾生皆有覺悟的條件,他走過的路,人人都可以走,他覺悟後所發現的真理實相是本來就存在的,比如法界的無常特性,而這也是苦集之一,本來存在,只是他說了出來,但不是他發明的,所以才會說他49年未傳過法,無論如何,你現在每天的每個因緣中,你的無明習氣對治了沒有,淡化了沒有?只有這些,而其他古德說過什麼都放下,那對你自身三毒的止息沒幫助。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2 22:11:00
感謝二位的建議與討論。阿彌陀佛~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12 22:17:00
你要先去了解如何實用八正道在生活中實際運用,為什麼佛陀講的東西到了現在還不壞,因為人性,古人跟現代人都一樣有,就是無明,而滅苦的公式是一樣的,但講比較白話一點,有的人不那麼聰明或聰明過頭,就是得用很多迂迴的方式告訴他們這些公式,亦即眾多法門,一直不停唸佛求往生者真的要多想想,不執著此生,輪迴與貪瞋癡對修行者而言都是必要的存在,沒有逆境沒有果實,煩惱即菩提,仔細想想,現在執著未知的淨土好,還是研究一下真實存在過的釋迦摩尼佛好。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2 22:35:00
r大您好,其實從您的回覆,也不免感嘆為什麼很多曾自稱習淨土,後來又反過來不信淨土,乃至於謗淨土法門。實不能怪別人,只能怪自己沒深入經藏,不用功。人天法,淨土三經有講。聲聞法,淨土三經亦有講。為什麼末學看的到,而您認識的淨土卻只停留在後世往生 ?一部<無量壽經>,從人天通到一乘佛道,整個次第修學都開展出來,不學習真的不能怪別人沒教阿。^ ^"為什麼很多人看到南傳法,一下子就契入,因為身受心法,看的到摸的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怎麼說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幾個人念佛曾都攝六根去念 ? 很少。因為不用功,所以念佛無法察覺自身受心的變化。這些古德都有教,今人念佛都散念,念沒兩句就想有感應。諸如此類,所以在基本教理沒基礎的狀態下,遇到四聖諦、四念處、八正道這些很好理解下手,馬上就 "變心了"。然後開始把佛陀的廣大性,想成 "凡人",什麼淨土都假的,佛陀只有教斷煩惱而已,教離苦而已,一切都只有自心觀照~佛法有這麼淺嗎 ? 恐怕未必然也。但這些卻常常聽聞發生~為什麼要厭離娑婆,因眾生心有眾苦聚集,厭離哪裡的娑婆厭離內心苦集之娑婆,如何出離內心之娑婆,靠念佛這條道路來寂滅內心之煩惱,而當煩惱止息處,便是內心極樂涅槃當內心眾苦寂滅,外境六道頓息,當內心清淨涅槃,外境之極樂莊嚴頓現,淨土法門當中的四聖諦有察覺嗎 ?淨土不但不滅心不滅境,更告訴我們要自莊嚴而外莊嚴。有心有境,內外雙得,難道不好嗎 ? ^ ^"想看看吧,選擇一門就深入到底,才不會動搖自心。才有可能成就~所以有時候別輕忽那些念佛的阿公阿婆,一切法唯心所造,當您不滅心不滅境時,正是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什麼"心",念佛的 "心",這個心是阿彌陀佛五劫修行成就,這顆心含攝如來果地上的四十八願功德,這顆心現的時候,阿公阿婆眼睛看出去的,即是極樂世界萬德莊嚴之相。何謂共業中的別業 ? 淨土行者修"淨業",淨業所現即是此。這就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果不虛。如果您真的認識到這點,要你一分一秒不念阿彌陀佛都難~一點愚痴拙見,分享交流。阿彌陀佛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12 23:44:00
我看過很多法師的影片,不曾入宗派,到此時此刻,我還是不落入任何宗派法門,唯有智慧,才是一切,你難道不追求智慧?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2 23:45:00
何謂智慧 ? 智慧又該怎麼追求 ?真實智慧先求根本智,般若無知。在求後得智,無所不知。般若無知怎麼求 ? 方法 ?如果末學告訴您十年一部經,從頭到尾念,不漏字,不顛倒不漏句,這就是求根本智的方法。您信嗎 ?十年守一部經,名持戒。念經不夾雜一絲妄念,為修定,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方名修慧。戒定慧三學一次修,這就是古人開悟的方法。根本智就是所謂的明心見性,沒有根本智,所學的只是知識~這個定義應該很清楚了。^ ^"誰願意幹 ? 最傻的那個人才願意幹,所以成就的都是老實人最聰明的都去輪迴了 ~ = ="痴人說痴話,一點愚痴拙見您隨意看看就好~也非常感恩您的討論與提醒,阿彌陀佛。
作者: FRX (がぬすぬ)   2016-07-13 00:15:00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13 01:19:00
另一宗又是另一宗的解釋跟法門,不都在維護自己宗門教義嗎?你能跟大家分享的修行法就是唸佛唸經?智慧就是無明的淡化,明心不就是無明的相反嗎?自己的心念如實知不就是明心的開端嗎?我個人的理解是這樣,沒立場。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07-13 01:25:00
天台宗修禪也修淨土,維持自家法門,不覺的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1:50:00
隨喜r大,您說的觀念其實非常好。但末學想點出的就是,佛法的實證性,現實性。彌勒菩薩說,一念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生生滅,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1:52:00
不滅心不滅境 是對的 這也是淨土法門最大的功德所在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1:52:00
如實知的當中,能夠清楚瞭知幾念生滅 ? 能否清楚道出 ?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1:53:00
不是不念經的時候就擔心臨終 妄想淨土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1:53:00
這些都是很嚴謹的標準,這樣去實證佛法才會踏實。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1:54:00
n大誤會了,念經只是定課,定課的作用就是基本功。基本功熟了,對境才能派上用場。連基本功都不做,一上來就要即相離相,這是自欺。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1:56:00
當你再說 凡夫之想法測度佛智 本身就已經是以境生心了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1:58:00
末學只是凡夫,縱使不說那句話,平常也是以境生心。^ ^"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1:59:00
如果連你要去哪都不知道是要修什麼? 這叫盲修不要看了一些坊間的大眾文化就以為開悟就沒了開悟只是一切的開端 懂了以後才能如實的實修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2:00:00
您開悟了嗎 ?末學是沒有開悟~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1:00
如果你真的懂了 你就知道你在哪裡 該到哪裡去還有開悟只是一個泛稱 一個境界有一個境界的悟境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2:01:00
那請問您知道要去哪嗎 ?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2:00
光是問人家你開悟了嗎? 問這句話當下你就該問問自己的貪嗔痴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2:03:00
所以您還是無法回答末學~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3:00
我可以清楚明白的告訴你 我懂了一部份 但還沒全懂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2:04:00
去哪呢 ?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4:00
如果您是這樣的態度 那就沒啥好談的了 佛度有緣人啊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5:00
那你知道等覺菩薩說的淨土是什麼嗎?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2:05:00
佛法是很踏實的一歩一歩,不空幻。這樣才有可能度眾生~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6:00
不知道的話你又怎麼可以妄自解釋他的意思呢?難道你是等覺菩薩的代言人嗎?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2:06:00
世間法光考高普考,就有一堆次第嚴謹的書要念了,何況乎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2:07:00
出世間的佛法。誠實的面對自己,才是覺悟的第一步。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08:00
為何可以一邊說自己都不懂 一邊卻引一堆菩薩法師的話要大的話跟著你做呢? 誠實的面對自己,才是覺悟的第一步。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2:09:00
末學應該沒有要求別人要學我。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10:00
不要自己代換說法 我用的字是跟著你做 不是學你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2:15:00
^ ^ 阿彌陀佛~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16:00
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2:18:00
要做到阿~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20:00
正在做 :)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2:29:00
學佛很怕穿上國王的新衣,這點要留意 ~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33:00
的確! 不只是國王的新衣 不要看錯衣服亂穿也很重要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2:35:00
感恩您的討論,阿彌陀佛。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13 02:36:00
遲也好 早也好 能開悟更好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7-13 02:39:00
永明延壽禪師 : "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放寬心吧,南無阿彌陀佛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