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聽說鬼門開的習俗來自盂蘭盆經是不真的?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08-05 22:14:57
剛好找到比較詳記解說盂蘭盆經為何為偽經的地方了。之前只知道盂蘭盆經被判定為偽經
,但老實講我滿想知道其中詳細判斷為偽經的過程,剛剛剛好找到這一篇文章,
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有道理。
來源: 聖小尼之佛、禪法與生活部落格 圖文取自 Seki Yakumo 臉書
來源網址:http://bit.ly/2aG8M0c
節錄如下:
可惜,《佛說盂蘭盆經》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偽經,騙了華人佛教徒一千餘年。
下面指出其中的一些明顯的問題:
1、『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注意其中『
道眼』一詞,佛教中,阿羅漢得六神通,其一為『天眼通』,據說,『天眼所見,自地及
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覆若細諸色,無不能照。』然而在佛教所有經典中,
都是直稱『天眼通』,從無有『道眼』說法,這是《盂蘭盆經》中特有的詞彙,有學者搜
索譯者竺法護的其他譯著,亦無此詞。可證是偽。另,有學者檢索竺法護所有譯著,發現
有其他詞彙都是此經獨有:『宰相、三公、孝慈、所奈何、乞願、年年、汲灌、盆器、錠
燭、缽飯、火炭、歡喜日、三塗(三途)之苦、福樂、福樂無極、十方眾僧、 目連比丘』
。更確證此經是偽,絕對不是竺護法所譯。
2、『目連大叫,悲號涕泣』。佛弟子大目犍連,或譯摩訶目犍連,除此外,鮮有稱『目
連』者。這且不論。目犍連是兩大佛弟子之一,人稱『神通第一』,早證阿羅漢果。而且
此經也說『始得六通』,得六神通的,一定是證了阿羅漢果的。而證了阿羅漢果,就一定
徹底地破除煩惱,破除了所有的貪根心、嗔根心和癡根心,無論遭遇什麼,都不會有任何
情緒上的變化。對於目犍連來說,即使是他在最後被外道用石頭砸死,死前都不會有嗔恨
和悲哀。那麼,看到母親在地獄受罪,就『大叫,悲號涕泣』,是絕不可能的。而且試看
『悲號涕泣』情形,很顯然,是中國古代孝子們在父母死亡時的表現,是編著偽經者為了
迎合儒家孝文化所作的虛構。
3、『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
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說救濟之
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這段,『天地神祇』是典型的漢語說法,『道士』亦是中國特
有。當然,其他佛經中也有此詞,但含義不同。而看其根本法理,則假得離譜。要知道,
目犍連是『神通第一』的佛弟子,可是『一人力』不行,連『天地神祇』等加在一起也不
行,可是『十方眾僧』之力就行了,正就在了那句對聯『經懺可超生,難道閻王怕和尚?
』而且,這個『眾』也沒有一個具體數字。到底多少和尚之力才管用呢?騙人騙得都不夠
級別。
4、『十方眾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十方眾生』是《盂蘭盆經》特有用詞,其他
佛經中不見。此外,『自恣日』是佛教中一個重要的日子,佛制每年夏九十日間,僧眾聚
集一處安居,堅持戒律、皎潔其行,稱為『夏安居』。於最後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請僧
眾舉出各自所犯之過失,於大眾中髮露懺悔而得清淨,自生喜悅,稱為自恣,又稱歡喜日
。可見,所謂的『自恣』是結束夏安居時眾僧互相實行『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日子,僧團
通過這種方法使每一個成員戒律更加純淨,此後更可結束夏安居,四出遊行,和什麼『盂
蘭盆(救倒懸)』沒有任何關係。
5、『香油錠燭』,這個更明顯,『錠燭』是中國特有的東西,紙是漢朝發明的,古印度
沒有紙,拿什麼做『錠』呢?
6、『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
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
,聖眾之道,其德汪洋。』此節為表現僧人之多,羅列了不少,但其中順序混亂,內容重
複,騙騙不懂佛理的無知信眾還可以,但凡懂些佛理,一看就知是假。比如,『一切聖眾
』,佛教中,『聖眾』指的就是四雙八輩,即證果的四種佛弟子,而且證得最高果的許多
都有了六神通,這個前文也提到過。可是該經接緊接著又說『或得四道果』『或六通自在
』,重複得離譜。此外『十地菩薩大人』,這說法實在可笑,菩薩什麼時候也成了『大人
』了呢?還有『其德汪洋』,用『汪洋”來形容『德』,也是其他佛經中絕對沒有的,很
明顯的漢文化色彩。
7、『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這個是偽經一貫的手段:利誘。在七月十五搞了個施
僧活動就可以讓父母『福樂百年』。若果真如此,那麼當個孝子也太簡單了。而且佛是『
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絕對不會胡說八道。這法子不妨一試,如果試過了父母不能
『福樂百年』,便知是偽。
8、『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
,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佛在世時,是嚴禁弟子唸咒的,
視之為『畜生道』,無論善咒惡咒。而且當時都稱『比丘』,不稱『僧』,眾僧在一起稱
『僧伽』即『僧團』之意,沒有『十方眾僧』一說。此外,佛在世時,世上還沒有『塔寺
』,僧眾除了住樹下塚間外,一般住信眾供養的『精舍』,如此經開篇提到的『祇樹給孤
獨園』,又稱『禰洹精舍』,是沒有寺院的。至於塔,則是佛滅後信四方供養佛舍利所修
(少林寺塔林也是埋葬歷代祖師屍骨的地方),佛還活得好好的,不可能說出什麼『塔』
之類的事情。
9、『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佛教的因果律,父子不相代,善惡不相
抵。就是說,即使做了一百件善事,也抵消不了一件惡事。善業受善報,惡業受惡報。就
如做好事不能抵消違法犯罪一個道理。所以受業者,除非業滿,不會因外力消除。所以絕
沒有因為施捨僧人吃頓飯就使人『脫一劫餓鬼之苦』這樣的事。
10、『佛言:大善快問』……這句,簡直不知怎麼說好了,哪個譯經者都不會譯出這麼
離奇的句子來。什麼叫『大哉快問』呢?除了《盂蘭盆經》這樣的偽經,其他經中(無論
真偽)都沒有過。
11、『我正欲說,汝今複問。』佛說法,都要因緣具足,大抵有主動說和弟子請問兩種
,但絕沒有『正欲說』就趕上『複問』的。即使正好趕上,也不會直接點出。這也是《盂
蘭盆經》中特有的。
12、『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這個好像不用解釋,什麼『宰相』『三公』
『萬民』『庶人』,但凡有點兒文化的都知道是中國特有的。
13、『孝慈『,這個詞應該更熟悉,是『子孝父慈』的簡稱,出自《左傳》。佛教中也
有孝的概念,但從沒有提到過『父慈』的觀點,其中的『慈』是指對一切眾生都有慈悲心
,也孝慈無關。
14、『若一切佛弟子,應常奉持是法。』『一切佛弟子』分明是後世的說法,而且也是
漢傳佛教獨有的說法,絕不會從佛自己的口中說出『佛弟子』,佛陀只會以『比丘』或『
居士』稱呼。這也是其他經典中絕對沒有過的用詞。
15、『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四輩弟子』指的是四雙八輩弟子,即預
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等四對八種弟子
。,在佛經中,一般都依次列出,未見有一語概括的。一般來說,佛經結尾都有『皆大歡
喜,信受奉行』字樣,這裡說『歡喜奉行』亦可。但注意,前文已經提到一次『時目連比
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顯然與文末重複。而且,全經開頭並沒有提及參會者都有哪些
人,中間提到『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結尾卻不提『大菩薩眾』,只提『四輩弟子』,
與菩薩果位根本對不上,可見是胡撰瞎編時考慮不夠周到。
16、最後,且看此經掛名的譯者『竺護法』,百科中記載:「竺法護,又稱支法護。西
晉譯經僧。音譯作曇摩羅刹、曇摩羅察。祖先為月支人,世居敦煌。八歲出家,師事竺高
座,遂以竺為姓。性純良而好學,每日誦經數萬言,並博覽六經,涉獵百家。其時,關內
京邑雖禮拜寺廟、圖像,然諸大乘經典未備,師乃立志西行,遍通西域三十六國語文。據
法華傳記卷一載,師于武帝泰始元年(265)攜帶大批胡本經典至東土,居於長安、洛陽,
專事譯經,有聶承遠、仁法乘、陳士倫等人參與筆受、校對等工作。武帝(265~291年在
位)末年,在長安青門外營建寺院,精勤行道,廣布德化二十餘年。後示寂於湣帝建興年
間(313~316)。或謂師于惠帝(291—3 0 5年在位)西奔之頃病逝,世壽七十八。」而《佛
說盂蘭盆經》這經的名字最早出現在隋朝費長房所著之《歷代三寶紀》裡,當時資料不全
,費長房曾將許多『失譯經典』安置在他人名下,此舉也頗為後人詬病,所以很可能成為
將《佛說盂蘭盆經》定為竺護法譯文的始作俑者。前文第1條中提到的諸多《盂蘭盆經》
獨有的名詞更為確證。此外,該經至今沒有發現梵文本,許多大德高僧也將其歸為『疑偽
』之列,筆者倒是覺得只是因其流傳太廣,高僧們向來為人小心,不敢明確證偽罷了。
作者: Sorge (白愁)   2016-08-06 01:37:00
我無意參與這個討論。是剛好看到本文作者說, 盂蘭盆經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偽經, 覺得, 這話講得好重。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08-06 23:10:00
這基本只屬於您的臆測,就經文看來的確是很多中國元素在裏頭。若您認為可能是再抄經,這只是一種看法,並沒有證據佐證
作者: purue (purue)   2016-08-08 21:53:00
沒有騙啦 反正多半都是編的 編的好大家就用用看搂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08-08 22:10:00
通常能用來辦超渡法會的經文最好用就算百分之百偽經,再怎麼反智也要堅持用下去。要我硬相信這麼多中國元素的經典不是偽經,就像要我承認一件不是我幹的刑案那樣困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