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如何理解毘婆舍那

作者: kiowa12345 (空光遠流浪)   2019-09-02 13:57:20
如何理解毘婆舍那(觀)與奢摩他(止)的關係?
瑜珈師地論和菩提道次第廣論給出了鉅細靡遺的解釋
但好像有點包山包海
依據我粗淺的理解
奢摩他是心住一境不散亂的禪定工夫
且此境乃是住於深觀緣起性空,觀一切法無自性本來不生
毘婆舍那也就是觀慧
觀慧包含了能觀及思維
能觀的部分跟奢摩他有點重疊
毘婆舍那主要是思維的部分
即對於諸法如何緣起,如何性空能夠善思惟之
有點像偵探在推理時需要依照一定的邏輯抽絲剝繭,透過觀想此心的貪嗔痴之所由來,同
時看見貪嗔痴本身及其所執著的事物都無自性,方可謂正觀
請問板上先進,如此理解是否有誤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9-09-02 14:46:00
你去實踐看看,才會知道理論跟實際上的問題。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19-09-02 15:48:00
‘且此境…不生’這段話似乎不是奢摩他的修法,這是毗婆舍那的修法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19-09-02 16:40:00
觀應該已經超越思維了,思維還停留在最低層次的部份思維還是五蘊的運作,觀應該是初步的進入了五蘊清淨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中沒有「生滅」。 行者是透過進入這個相對清淨的狀態中觀察到,才回溯給大腦理解並不是透過思維去得到這個結論如果行者的五蘊、心識流太亂,就無法進入並觀察到,這時透過修止就可以慢慢淨化、沉澱,慢慢清淨而達到一樣的體悟。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9-09-02 17:25:00
止禪對治散亂,觀禪對治昏沈。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19-09-03 08:23:00
南傳佛教認為,唯一能通往涅槃的道路是修行毗婆舍那(奢摩他不行),建議要了解毗婆舍那可以看看南傳佛教的說法。中文書的話,有馬哈希和班迪達這兩位尊者的著作可以參考。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9-09-03 08:23:00
止的尋伺喜樂定可以暫時分別遠離五蓋煩惱,昏沉睡眠、疑、瞋恨、掉舉惡作、欲貪。而觀的深淺完全依賴止的圓滿。有人說止可以對應四聖諦的苦集,觀對應滅道
作者: yogi (Yogi)   2019-09-03 19:55:00
要從北傳經論來理解毗婆舍那與奢摩他的差異的話 推薦一本書<觀的智慧> by 劉淳德 作者從自身探訪各種法門實修的經驗佐以 瑜珈師地論 解深密經 的教理來剖析毗婆舍那 毗婆舍那是要透過實修來認識的 當自己還沒有實修體驗的時候 要去找實修的善知識 也要以經論為依歸 不是跑上來問這些沒有實修滿口高空堆砌名相的可疑解答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9-09-03 21:36:00
藏傳佛教的可以參考。止觀禪修。堪千創古仁波切著。大寶法王的老師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9-09-05 00:28:00
永遠不要去找會把簡單事情搞很複雜的東西學習越鉅細靡遺越賣弄文字名相,這種書籍不要看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9-09-05 02:34:00
真正實修怎麼還怕理解名相,連這點苦都受不了還怎麼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