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何謂感應

作者: gsliou (湛藍冰鋒)   2020-05-24 11:23:31
各位大德:
今天末學思考到一個問題,想在這裡請益──「感應」是什麼感覺?
其實這也是我以來的問題,但似乎找到的答案都描述的很模糊,所以想在這裡請益。
當然了,我明白「不要追求」那種感受,所以我也不是很熱衷,只是單純好奇。
有些時候在持咒時,甚至還沒開口(內心想開始唸的瞬間),身體便會發麻(起雞皮疙瘩),有時候甚至會麻到頭上來,不到幾秒又好了。
可是本人在感動或是做某些決擇時,也會有類似的感受。
最近在持咒時,尤其是在心裡整個靜下來的同時,也會有種意識被抽離的感覺(不太會形容,不是不好的感覺就是了),唸完會很舒暢,覺得大腦整個空白......之類的。
再次強調,我只是想瞭解,沒有要一直追求它。
請各位前輩給予解答,麻煩了!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0-05-24 12:25:00
1. https://reurl.cc/Mv2x1W 印光大師談感應分四類。2. 佛經有提 : 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踊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3. 修行過程,生理與心理會相互影響,就像健身完身體會有回饋反應出現,持咒念佛也是。總結這幾項,應該不出 "菩薩加持" "過去生曾作佛道,善根發現" "修行本身的身心回饋反應"。感應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負面的就像楞嚴經的五十陰魔,以貪愛執著境界等等心理,就跟五陰魔障起感應。所以經上講"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所以就像你講的,瞭解就好,平常心。
作者: gsliou (湛藍冰鋒)   2020-05-24 17:37:00
非常感謝您的解說!
作者: enigmabp (bp)   2020-05-25 12:53:00
一直出現感應,當心是魔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0-05-25 15:30:00
瑜伽就是感應,又叫體道於身。的確是不要追求身體上的感覺,因為那只是過程,不是目的,一直駐足於此會著相、停滯不前,更甚者會受到外靈引誘。但是不追求的前提下要搞明白為何如此,很多相關的課題都應該求教於有經驗的肉身師父,否則容易變成忙修瞎煉。達摩說要在心意上下功夫,但是心意功夫要下在哪、要怎麼下就要去尋有傳承的明師指教。修行是非常科學的,切忌搞成迷信。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20-05-24 20:25:00
1. https://reurl.cc/Mv2x1W 印光大師談感應分四類。2. 佛經有提 : 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踊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3. 修行過程,生理與心理會相互影響,就像健身完身體會有回饋反應出現,持咒念佛也是。總結這幾項,應該不出 "菩薩加持" "過去生曾作佛道,善根發現" "修行本身的身心回饋反應"。感應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負面的就像楞嚴經的五十陰魔,以貪愛執著境界等等心理,就跟五陰魔障起感應。所以經上講"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所以就像你講的,瞭解就好,平常心。
作者: gsliou (湛藍冰鋒)   2020-05-25 01:37:00
非常感謝您的解說!
作者: enigmabp (bp)   2020-05-25 20:53:00
一直出現感應,當心是魔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0-05-25 23:30:00
瑜伽就是感應,又叫體道於身。的確是不要追求身體上的感覺,因為那只是過程,不是目的,一直駐足於此會著相、停滯不前,更甚者會受到外靈引誘。但是不追求的前提下要搞明白為何如此,很多相關的課題都應該求教於有經驗的肉身師父,否則容易變成忙修瞎煉。達摩說要在心意上下功夫,但是心意功夫要下在哪、要怎麼下就要去尋有傳承的明師指教。修行是非常科學的,切忌搞成迷信。
作者: l6333133 (l6333133)   2020-05-26 11:32:00
有感應也要看在哪兒感應到是諸如大雄寶殿莊嚴聖地還是巷弄民宅宮廟
作者: l6333133 (l6333133)   2020-05-26 03:32:00
有感應也要看在哪兒感應到是諸如大雄寶殿莊嚴聖地還是巷弄民宅宮廟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20-05-27 06:23:00
隨喜Bonaqua大,了解就好,平常心。
作者: gsliou (湛藍冰鋒)   2020-05-29 20:59:00
G大,您說的是!那便是我的意思!
作者: gogolee0210 (小羅賓)   2020-06-02 17:15:00
對,所以建議找個真的有法脈傳承、懂怎麼煉的師父比較妥當。https://www.oossglobal.com/ 老師有教非常多的性、命修法的教學,建議可以從"台灣智慧生命"課程開始接觸,比較符合台灣人的根器。裡面的免費課程就已經夠你學的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