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14-06-18 22:47:43※ 引述《xanthippe (只有慚愧)》之銘言:
: 另外再提供一些祖師大德的例子
: 龍樹菩薩,父親要他盡人子之責娶親,結果他拒絕,跟父親鬧翻
: 最後也沒有告別父母就出家了
: 世親三兄弟(後為人所知的,大哥無著菩薩,二哥世親菩薩)
: 父親沒有同意也一一出家去了
: 在過去印度許多佛教的大師,都出身於婆羅門種性
: 上述的龍樹菩薩,世親菩薩,無著菩薩的父親都是婆羅門的祭師
: 真的要父母同意才能出家,才能得戒
: 恐怕檢驗下來,一群大師都是不得戒的
: 竊以為,過去的時代的人權跟現在的人權概念不太一樣
: 有些"人"是有主物,所有權屬於他人
: 但至少現代社會多半能接受,成年人是為獨立個體,可以決定自己想做的事情
: 但是戒的問題,我覺得無解,或者說是我無能解決
: 以上淺見還請各位指正
首先必須聲明的是,這不是針對此一特定新聞事件而發
是對「父母不聽,不得出家」這件事而來
同時,那些祖師大德的成就都是值得尊敬的
而我個人對於他們成就及所流傳的教法也都深具信心
然而,就好比某個水果漂不漂亮跟它甜不甜之間本來就沒有一定的關係
一個人得不得戒跟他佛法修持的深淺有無不是也不能用同樣的邏輯下去比較或判斷
兩者攪在一起作成撒尿牛丸
弄得好像若祖師大德們不得戒,大德就不再大德似的
說實話,有點無厘頭
在此並非要論斷祖師大德們是否得戒
不過「出家要經過父母同意」並非「『如果』是真的的話,那麼....」
這是佛所制之戒律,在漢傳律藏中流傳的四分律等四大律典中都載有此事
南傳的律藏中亦有,藏傳的律藏中大概也有
(偉哉!CBETA 2014,快去下載!啾咪~ ^.<)
不存在「如果」這種問題
佛陀制定此戒的緣由是:
世尊成道之後回到迦毘羅衛國度羅睺羅尊者出家時,應淨飯王的要求所制定的
這或許是世尊出於慈悲、尊重父母親對於子女難以割捨的愛
又或者是避免僧團受到俗人的攻訐而制
確實,這種愛或攻訐,從佛法的角度來說很大的程度可以稱它為無明、愚癡或貪愛
但無論如何,世尊也並沒有站在否定的角度以
「此是愚癡、貪愛、無明」、「佛法/出家最好、超讚』等等正反面說法為由
而允許「父母不聽仍得出家」
(當然,律中仍有開緣,不過這裡就不討論了)
若回到特定事件本身(不論此次的福智或者更早以前的中台,或其他類似事件)
就我個人認為,或許值得爭論的是
新聞報導本身的真偽、或那些求剃度的人是否真的得到父母允許,
又或者僧團是否真的讓不得父母允許之人出家等等
簡而言之,律中有「父母不聽,不得出家」不應當是有爭議的
最後,要替那些印、漢的祖師大德們解套也不是不可以
維摩詰經弟子品:
「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