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菩提道次第廣論》未修念死之過患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6-22 13:57:37
《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下士道.念死無常〉 pg741L2~pg751L8
丁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下士意樂
第二、正取心要。分三: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三、於上士
夫道次修心。初中分三:一、正修下士意樂;二、發此意樂之量;三、除遣此中邪執。
庚一、發生希求後世之心 辛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 壬一、未修念死所有過
患。初中分二:一、發生希求後世之心;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初中分二:一、思惟
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二、思惟後世當生何趣,二趣苦樂。初中分四:一、未修念死
所有過患;二、修習勝利;三、當發何等念死之心;四、修念死理。今初
科判:{未修念死之過患}
───────────────────────────────────────
【如是於其有暇身時,取心藏中有四顛倒,於諸無常執為常倒,即是第一損害之門。其中
有二,謂粗及細。於其粗劣死無常中,分別不死是損害門。
此復僅念今後邊際定當有死,雖皆共有,然日日中,乃至臨終,皆起是念:今日不死,
今亦不死,其心終執不死方面。
若不作意此執對治,被如是心之所蓋覆,便起久住現法之心。於此時中,謂須如是如是
眾事,數數思惟,唯於現法除苦引樂所有方便,不生觀察後世、解脫、一切智等大義之
心,故不令起趣法之意。
設有時趣聞、思、修等,然亦唯為現法利故,令所修善勢力微弱。復與惡行罪犯相屬而
轉,故未糅雜惡趣因者,極為希貴。
設能緣慮後世而修,然不能遮後時漸修延緩懈怠,遂以睡眠、昏沉、雜言、飲食等事,
散耗時日,故不能發廣大精勤,如理修行。
如是由希身命久住所欺誑故,遂於利養恭敬等上,起猛利貪。於此障礙,或疑作礙,起
猛利瞋。於彼過患蒙昧愚癡。由利等故,引起猛利我慢、嫉等諸大煩惱及隨煩惱如瀑流
轉。復由此故,於日日中漸令增長,諸有勝勢,能引惡趣猛利大苦,身語意攝十種惡行
無間隨近,謗正法等諸不善業。
又令漸棄能治彼等善妙宣說甘露正法,斷增上生及決定勝。所有命根遭死壞已,為諸惡
業引導,令赴苦痛粗猛、炎燒非愛諸惡趣處。何有過此暴惡之門?
《四百論》亦云:「若有三世主,自死無教者,彼若安然睡,豈有暴於此?」
《入行論》亦云:「須棄一切走,我未如是知,為親非親故,作種種罪惡。」
───────────────────────────────────────
■ 解說──
.摘自:達賴喇嘛《覺燈日光》
在具有有暇身時修心要,有四種顛倒執著的障礙。其中,把無常視為常的顛倒執著是
第一損害之門。其中分二:粗分常執和細分常執。
粗分的常執指的是,每一個人都會死,但自己卻不想接受這個現實,逃避死無常,想
著「我還有明天,我還有明天……」,養成習慣後,心會執著「我今天沒死,我明天應該
也不會死」,這種執著是粗分常執。細分的常執是如常一自在的我執,執著我是常、身心
是常的這種我執是細分的常執。
因為沒有念死無常,就會生起「我可以活這麼久」的想法,就會去計畫這一世要做什
麼,把大多數的時間都用在圖謀今世的利益上,最主要的就是愛護自己的親友,遠離自己
的仇敵,在愛恨親疏當中空耗一生。其實我們可以把時間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然而卻把
多數的時間用在圖謀今世的利益上,這真是太可惜了!這就是不念死無常的過患。
有人會說:反正每個人都會死,死的問題等快死的時候再去想好了,何必現在就去想
呢?但是平時沒有準備,臨死就只有長吁短歎的份,沒有解決的辦法。如果現在就念死無
常,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狀況,每天都為死亡的來臨而準備,當死亡真的來臨時,就
不會因此而煩惱。
修死無常,勝者心歡喜,中不畏,劣不悔。也就是說,就一個對死無常有準備的修行
者來講,上等修行者臨死時是歡喜的,他會說:「我好不容易可以換一個新的身體了,它
將帶我去走新的修行道路。」因為對此有足夠的把握,所以心生歡喜。中不畏是說,中等
修行者雖然沒有證悟者般歡喜,但他不畏懼死亡,他有自信不會墮落惡趣。劣者,雖不像
前兩種人,他對後世沒有足夠把握,但至少不會後悔,因為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
如果沒有念死無常,就不會考慮到後世,這樣一來,所求、所做完全是為了今世。如
果人真的只有今世,事情就太簡單了,但並不是如此,人不只有今世,還有後世,後世還
有再後世……。如此思惟,我們就可以了解念死無常的利益及不念死無常的過患。
總的來說,不念死無常的過患有六:第一,不思惟法。第二,思卻不修。即使思惟法
義,但是不修。第三,修卻不淨。即使修了,但是所修並不純淨,摻雜著世間八法,或懈
怠放逸。雖然想用四力去懺悔,可是因為不念死無常,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心力。第四,雖
修離勤。沒有很殷重、很精進地去修。第五,修不如法。所謂的修法,最主要的是圖更長
久的利益而修。不思惟死無常,所行都是為了今世的利益,跟沒有學法的人想法一樣,所
以是修不如法。第六,死時後悔。因為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今世而做,所以臨死時會有許
多煩惱。假如今世所做的都很順利,就會想:「好不容易才有這樣的成果,我居然要拋棄
這一切而離開!」眼睜睜看著這一切都要離自己而去,會捨不得而產生怨恨。如果今世的
事業不很順利,又會擔心自己死後誰來照顧自己的子女等問題,死時心生悔意。平時沒有
學法,臨死時就有這種種的過患。
如果沒有對治常執,我們的心隨著常執而走,便起久住現法之心,慢慢地,我們就越
來越貪著今世。若我們所想的只有今世,沒有想到後世,因為生活之故,自然會想「我今
天要做……」,而認為沒有修法的時間,會覺得等一下再學法,現在這個事情會比較重要
。仔細想想,現在這個事情是什麼事呢?不過是今世種種瑣碎的小事而已。而且這種瑣事
太多了,如果我們不刻意遮擋,不找出時間來修法,修法的時間是不會等我們的。再者,
因為貪著今世,沒有思惟到後世,所以即使有聞思佛法、有修學佛法,那也是為了今世的
利益而修,是隨著世間八法而造。如此所造的善業,它的勢力是非常微弱的,因為相應世
間八法而做,摻雜墮落惡趣的因緣,純善業少之又少。
「設能緣慮後世而修,然不能遮後時漸修延緩懈怠,遂以睡眠昏沉雜言飲食等事,散
耗時日,故不能發廣大精勤,如理修行。」這是思卻不修,雖然會想到後世的安樂問題,
卻認為還有時間可以慢慢修。其實我們每一天壽命都在減短,沒死不代表我們的壽命沒有
在減短。原本可以活九十歲的人,只要過了一秒,完整的九十歲生命就已經不見了。每過
一日,我們的壽命都在減短,離死亡也越來越近。可是我們沒有體會到與死亡的距離逐日
拉近,還會因為今天沒死、明天也沒死,覺得跟死亡有相當的距離,好像死亡在那邊,我
在這裡,中間這個距離是固定的,這都是被常執欺騙。
一旦我們覺得與死亡的距離是固定不變時,自然就會為了今世而盤算,種種煩惱和隨
煩惱就會開始現起。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就會產生猛利貪。如果有什麼樣的因緣障礙我
的名聞利養,就會產生瞋。獲得名聞利養時,就會產生我慢等。每一天,因為常執欺誑的
緣故,我們的所行都隨著三毒煩惱,尤其因為強烈三毒煩惱而造作惡業。又因為認為今世
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質疑為什麼要修法,認為修法的人是迷信、愚癡,而毀謗正法。隨著
貪瞋癡而造作種種沒有意義的行為,或造作惡業,自己又不去改善自己的行為,如此就等
於自己親手斷掉後世能得增上生和決定勝的善緣,等於把自己送到了三惡道。所以沒有比
常執更恐怖的了。
這以上就是說到不思惟法、思卻不修、修卻不淨、雖修離勤、修不如法、死時後悔的
內涵。
修不如法就如同先前所說的,生起了猛烈的貪、瞋、我慢等,由貪、瞋、我慢而造作
種種惡業。即使造了善業,也是緣今世的利益而做,是隨著世間八風而走,看似善業,但
是它的本質是惡業。因此,再怎麼行善,都是與煩惱相應而造作,都是墮落惡趣的因緣。
這種人,因為平常沒有對後世做準備,臨死之時,隨著業力會看到種種恐怖相,此時他才
真正驚覺到:「原來有後世啊!」可是為時已晚。此時,內心真的是非常痛苦,可是又能
怎麼辦呢?
有人說,修學佛法一直在想痛苦,我們已經夠苦了,幹嘛還要想苦?不是這樣的。說
實在的,學佛者所要的是快樂,今世的快樂無法滿足我們,後世的快樂也不能滿足我們,
所要的是完全沒有痛苦的快樂。這種渴望快樂的大魄力、大勇氣,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
而且有大智慧的人,要的不只是自己具有純淨的快樂,而是一切有情都如此地快樂。這種
對快樂的希求心,超過一般人。所以學佛不是讓我們思惟痛苦。既然如此,為何要思惟這
麼多的痛苦呢?因為這些痛苦是在所難免的,既然一定要經歷,與其逃避,還不如面對它
。一味逃避,當真正面對困難時,就會無法承受。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像有問題
發生時,有一種人,他永遠會逃避問題,但是逃避問題,問題會解決嗎?不會的,問題不
會自然消失,還會因為他的逃避而越來越嚴重。另一種人,他雖然也不想要問題,可是他
不會逃避,相反地,他會正視這個問題,尋求解決之道。學佛者像後者,正確的學佛精神
就是面對問題。當死亡來臨時,因為平常就已經做好了準備,就不會驚慌失措,好像天要
塌下來一樣。
又如一個見過世面的老人聽到一個年輕人說:「哇!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真是無法
想像。」老人會淡淡地對這個年輕人說:「這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世事本就如此。」同
樣的道理,我們平日沒準備,問題發生時,我們會感到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若平日
我們就有去思惟它,遇到境時,我們的內心就不會驚慌,會沉穩地尋找解決之道。更何況
死亡是每一個人都必須要經歷的,所以我們必須面對它。
在無上瑜伽的觀修中,每天都必須觀修一遍死亡,如此在真正面對死亡時,才能將平
常觀修的內容套用在實際狀況上。因為修行者每一天都觀修死亡,對死亡很熟悉,所以臨
死時就不會感到畏懼,能以智慧面對死亡,安穩地為後世做準備。如同有兩個人要到另外
一個村落去,途中要經過一條地勢崎嶇、有猛獸、強盜出沒的山路,而且他們從來沒有走
過。其中有個人說:「我們什麼都不要想,走一步算一步吧!」這是個愚蠢的做法,因為
不去想不等於路上沒有危險。另一個人說:「我們最好先去打聽一下有沒有人走過這條路
,請教一下該怎麼走,遇到強盜等又該如何應付。」這個人就非常有智慧,他不是走一步
算一步,而是先做準備,先思惟解決方案。所以思惟死亡並不是苦上加苦的意思,它有許
多殊勝的功德,如督促我們斷惡行善,尤其讓我們精進修行,使善法快速增長。
作者: skyblue19 (386)   2014-06-23 09:12:00
隨喜讚嘆 感恩分享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6-23 10:42: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