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教理當中啊,每一個教理都有它的因緣觀。 因緣觀是整個佛教的共識,不管你
什麼宗派,你所開顯的道理都必須跟無我的真理相應.也就是說,所有的生命都必須假借
因緣才能夠創造出來,沒有例外的。 所以因緣觀是所有宗派大小乘的共識。 當然每一個
人從因緣的角度來解釋,就各有不同。 唯識學的因緣觀,它是偏重在雜染這一塊,偏重在
有漏這一塊,它是從輪迴的角度來解釋因緣,不像真如緣起,是從一種清淨莊嚴的角
度來開展緣起,它偏重在輪迴的角度,從有漏的因緣來開展緣起,就是凡夫是怎麼流轉的
? 你應該怎麼從輪迴裡面跳脫出來? 它是解釋這兩件事。
那麼唯識學講到這個輪迴,它提出了三個重點:
第一個是造業.你會輪迴,你一定有業力。 我們可能過去在某一個時間空間造了某一個業
然後現在成熟了,才變現出你現在的果報。 所以在唯識的角度當中,它的因緣觀,
第一個一定有業力。
第二個它有一個潛伏期。 這個潛伏的階段,它要很多很多因緣去激發它,讓它產生很多的
變化,它可能會變得更強壯,也可能變得更羸弱。 所以它的潛伏階段是我們最大的機會
第三個就得果報了。 得果報的時候,你能夠改變就有限了,你只能夠認命隨緣。
所以在唯識輪迴的緣起這一塊,它分成三個重點:造業、潛伏、得果報三個重點。
那麼前面的造業,我們講到五個重點,就是事、意樂、煩惱、加行、究竟,這五個具足了
這個業就造圓滿了,就是一個結構完整的業力。 這個業力,什麼叫結構完整呢? 就是
它已經足夠有能力來引導你的總報了。 結構不完整的我們叫方便罪。 譬如說我經常打打
妄想,但是我沒有付諸行動,這樣當然也是一種業,但是這種業呢,它不可能讓你到三惡
道去,不可能,它沒有那麼大的力量來主導你的總報。 它可能會讓你的生命當中,會有
一點小過失,讓你的功德不那麼圓滿,可能會讓你生一點病痛等等,如此而已。 但是你
把這五件事情都具足,這是一個結構完整的業力,我們照唯識的專有名詞叫做引業,引滿
能招業力牽,這個引業是什麼意思呢? 當這個結構圓滿的業力到你的阿賴耶識,它是有
可能會主導你的三界的總報,它會決定你的六道輪迴。 當然它造完以後,它要經過一個
潛伏的階段。 我們來看看它是怎麼一個潛伏的過程,這當中有什麼變數,我們看看它的
一個暫時的潛伏。 那麼唯識學講到這個潛伏呢,它這個業造完以後,當然它是一個無常
的狀態,它最後會變成一種種子的狀態,潛伏在第八識。
《唯識論》云:此中何法名為種子? 謂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此與本識及所生果
不一不異。 體用因果,理應爾故。 謂吾人之阿賴耶識,有生一切色心二法的功能,而
此種功能即是種子,即此功能具足六義。
那麼《成唯識論》,就是玄奘大師的《成唯識論》上說,什麼叫種子呢? 阿賴耶識有很
多很多的種子,這個種子是怎麼來的呢? 那麼它有什麼作用呢?
就是在第八識當中,有親自引生自類果報的差別功能,什麼叫自類果報呢? 比方說你造
了一個布施的種子,這個布施的種子會引生富貴的果報,就跟它相應的果報。 你今天熏
習一個慳貪的種子,它會引生一種貧窮的果報。 就是每一個種子有它對應的果報,叫自
類。 那麼這個種子,它在第八識當中呢,它跟第八識跟它所生的果法,是什麼關係呢?
是不一不異,彼此間各有特性,但是又關係密切,它是體用因果這四個字來解釋這個阿賴
耶識跟種子跟未來的果報,這一點,我們待會再來講這個體用因果。
就是我們的阿賴耶識有生起一切色心諸法的功能,而這種功能就是種子,那麼這個就是一
種潛伏的功能。 阿賴耶識如果我們把它比喻做大海,它是整個大海浩浩三藏不可窮,那
麼大海是由什麼構成的? 海水對不對? 有很多的水分子構成大海嘛! 這個水分子是什
麼呢? 就是種子。 那麼這個水分子有什麼作用呢? 當它因緣成熟的時候,這個風一吹
它會產生波浪,有形狀的波浪。 水分子本來沒有形狀的嘛,是吧? 但是它風一吹的時候
呢,它就出現很多很多的大小的波浪,這個波浪就是果報。 也就是說,我們先講體用因
果,先講體用。 體當然是阿賴耶識了,它是你生命的因果的依止處,它是一個本體;用
呢,就是水分子跟波浪。 因跟果,我們先講因果,再來講體用。
諸位,為什麼會有波浪? 你們想過為什麼有波浪嗎? 當然有水嘛, 是吧,它是水構成
的嘛! 只是它是怎麼樣呢,它是有相狀的水。 水本來是沒有相狀的,但是它變成波浪就
有形狀了,它是一個成形的水分子嘛!所以說水分子是因, 波浪是個果,這沒問題吧?你
為什麼有今生的你呢? 因為你有種子,你過去生有很多很多無量無邊的種子,其中有幾
部分的種子成熟了,變現你現在的身心世界。 所以你過去的業種子是一個水分子,水分
子是不能受用的,你說,我要受用我昨天布施了一百塊給別人,我今天應該受用受用,不
可以! 它在種子位你不能受用, 對不起,它必須要怎麼樣呢? 變現出來你才可以受用
所以它在潛伏階段你是不能受用的。 所以水分子是不能受用的,因為它沒有形狀嘛,它
在潛伏階段,它是一種潛伏的功能。 但是當水分子成熟以後,它變現出一個波浪的時候
這個果報就可以受用,你可以去感受它的快樂跟痛苦, 你可以去享受,這叫果報。 種子
是不能受用的,所以種子是因,那麼這個果報是一個果,就是波浪是由水分子變現出來
的,所以這個種子是因,這個果報是果。 那麼這個因果是依靠誰呢? 因為有大海,水分
子也依靠大海,波浪也依靠大海,所以它們形成一個體用關係,這個就三個關係變成體用
因果。 你這樣子想,你大概就知道,種子、果報跟阿賴耶識的關係,是體用因果的關係
現在重點在種子了,因為它會變現果報,那麼它在變現果報之前,它在阿賴耶識當中,到
底它是怎麼形成? 它又產生什麼變化? 這個是重點了! 我們來看這個種子的六種的相貌
一、剎那滅——謂體才生,無間必滅,有勝功力,方成種子。
二、果俱有——謂與所生現行果法,俱現和合,方成種子。
三、恆隨轉——謂要長時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方成種子。
四、性決定——謂隨因力生善惡等,功能決定,方成種子。
五、待眾緣——謂此要待自眾緣合,功能殊勝,方成種子。
六、引自果——謂於別別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種子。
當我們造了業以後呢,它不是馬上得果報,它有一個潛伏階段。 那麼這個種子有六個功
能,我們分成三個階段,一跟二呢是業種子的形成。
首先我們看剎那滅——謂體才生,無間必滅。 種子的生起,我們前面講過,要有現行,
要有身口意的造作,要有前面說的五種情況,要有這個所緣境,有意樂乃至於加行究竟等
等,簡單的說要有意樂、加行、究竟三個主要的概念。 那麼這個種子一生起的時候,它
不是一個寂靜的狀態,它體才生,無間必滅,它是怎麼樣? 它在阿賴耶識裡面是剎那生
剎那滅,剎那生剎那滅,這說明什麼呢? 這個是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希望,表示它不是常住
不變。 不是說你這個種子進去以後,就不能改變了,不是這個意思。 一個事情有生滅
那表示什麼?
它可以改變!
對了! 它是生滅法,如果種子進去以後,它都不動那就完了,那就是定業論了,你的生
命是不能改變了,因為這個種子進去以後,它沒有生滅的現象,它永遠都是這樣子,你不
管怎麼修,它永遠這樣子,那糟糕了! 那這樣子表示什麼意思呢? 你輪迴有多久,你要
改變輪迴,就必須花相同的時間,因為這個業力是不能改變的,那就糟了。
所以你聽到剎那滅啊,當然它充滿了希望,但是它也充滿了危險, 因為你也可能讓它更
厲害,對不對? 你要是不斷的執著它,你本來造了業,你看佛法裡面很多呀,他造的業
不嚴重,但是他後來起邪見,執著,得果報的時候就很嚴重。 所以剎那滅表示說它會變
化,它可能變得更強壯,也可能變得更羸弱,因為它是一個生滅之法。 但是你不要忽略
了下面那句話,有勝功力,方成種子,雖然它是生滅的,但是它有得果報的功能。 請你
不要忽略它,它會創造一個有生滅相的果報,讓你來受用,這是我們對種子的第一個認識
第二個果俱有。 它可以跟所生的現行果法,俱現和合,方成種子。 當我們造一個業以後
我們會有一個強烈的等流性。 比方說布施,布施是一個現行,是一個身口意的活動,
當然你布施完的時候,這個行為結束了,你就形成一個種子,這個種子它會產生一個現行
的果法,就是它會讓你更想布施,所有的事情你做完第一次,你會莫名其妙想要做第二次
第三次、第四次……就是你本來是在造業,但是會產生一種習慣性的一種業力要推動你
你會想要相續的做下去,除非你用思想去調整它改變它,否則它有一種等流的力量,造
惡業亦復如是。 你造了一個罪業,你就很想造第二次,為什麼呢? 因為它有果俱有的功
能,它現行熏種子,它種子又會起現行,它會牽動你第二個功能。 所以它會跟現行的這種
果法,它會兩個合作。
那麼一個有智慧的人,如果這是一個罪業的時候,這時候是你斷相續心的時候了,因為它
的業力還沒很強大.所以業力成熟的時候,第一個剎那剎那生滅,第二個它會帶動你相續的
行為,它會帶動你去做第二次第三次,當然如果你沒有懺悔,沒有懺悔,在唯識學就
是表示你隨喜,沒有中道這句話,凡夫沒有中道。
所以在唯識的角度就是說,你對你的行為沒有懺悔,表示你認同了這件事,表示你認同喔
你說,我也沒有懺悔我也沒有認同,不對,你不懺悔你就是隨順它了。 在唯識的定義
只有兩種情況,你要嘛消滅它,你要嘛就增長它,唯識學的意思沒有人保持原狀,保持原狀
這句話不適合凡夫,只有聖人。 聖人的心是不生不滅的,他可以保持原狀,我們沒有資格
叫作保持原狀,你要嘛進步,你要嘛就退步,因為你的生命是一個水流的思想,是生滅的,
哪有可能保持原狀呢?
所以從唯識的角度,你沒有懺悔,你就是放縱,這兩句話是一句話,然後它就增長了。
所以剎那滅、果俱有就是說,一開始是你主動的去造業,到最後它會主動牽動你去造業。
這個種子它會牽動現行,本來是你把它創造出來的,但是它又會引導你再去造第二件事情了
所以種子你創造了它,它也會引導你,所以剎那滅跟果俱有就形成了我們一種輾轉相續的
力量,這個種子就不斷的,除非你懺悔對治,它會慢慢的像滾雪球,慢慢的醞釀而形成,
這是第一個,形成以後這個時候,可能你中間因緣斷掉了,沒有相續了,這個時候它在心中
就產生一種保存
保存有三個恆隨轉。 那麼它保存可以保存到什麼時候呢? 長時一類相續至究竟位,方成
種子,究竟位是成佛。 就是在你成佛之前,金剛道後異熟空之前,這個種子會永遠的陪
伴著你,它永遠不會失掉,除非你懺悔。 第一個它長時間的一直到成佛為止,它一定會
在你的心中保存下來。
第四個性決定,那麼你的善惡的因地產生的善惡的功能是決定的,是不能改變的.當種子成立
以後,你不能改變它的性質。 比方說,你曾經偷過人家一百塊,然後你說我拿一百塊
去布施算了,我把一百塊拿去布施慈善機構,這樣可不可以抵消? 不能抵消!除非你懺悔
你偷盜有偷盜的罪業,布施有布施的功德,這兩碼事,你不能用善業跟罪業作抵消,因為
它性決定。 你只有一種方法,就是透過懺悔,否則你不能改變它.諸位,善惡是不能抵消的
你說,我在佛教界有這麼大的貢獻,我做一點錯事沒關係吧? 兩碼事兒,得果報的時候
各算各的,因為它是性決定。
第五個待眾緣。 那麼它得果報之前要等待因緣。
這有兩種情況,如果它是一個引業,就是影響你的三界總報的業, 就是強大的業力,它
必須要等待臨終的念頭,臨終的第六意識來引導它,當然也包括臨終的第七意識的執著,
六七識的引導,它就會得果報。 如果它是一個滿業,它的業力不足以得到總報,它只能
夠影響別報,那就必須要靠平時的第六意識第七意識來引導它。 反正這個業要得果報,
必須要有第六意識的引導。
舉個例子,諸位都知道《慈悲三昧水懺》是悟達國師所發明的。 他這有因緣,悟達國師
當然他修持不錯了,他是十世的高僧,但是他第十世的時候,皇帝就拜他做國師,皇帝也
送他一個檀香做的法座,請他升座說法。 皇帝來聽,當然文武百官也都在座了,所以他
這個時候生起高慢心。 本來高慢心也沒什麼重大的過失,但是關鍵在什麼地方呢? 關鍵
是它會去刺激你的業力,這個惡念有時候會去刺激業力,所以使令他的這個膝蓋,就出現
了人面瘡。
這個人面瘡是在過去漢景帝的時候,這個悟達國師他是袁盎,那麼這個人面瘡是晁錯。
袁盎就是他跟漢景帝說,這個七國之亂會引起是晁錯的政策錯誤。 結果漢景帝沒辦法,
就把晁錯給殺了,所以這個袁盎跟晁錯結下一個惡因緣。 但是晁錯看到袁盎這個悟達國
師,十世的修行都沒有機會。 到了第十世的時候,因為起了高慢心,所以就這個因緣具
足了。 也就是說晁錯跟袁盎經過十世,這幾百年的時間,它那個種子恆隨轉、性決定、
待眾緣,你不能夠問悟達國師說,你因為起高慢心,所以就得到人面瘡,不能這樣講。
他這個人面瘡另有因緣,你這個高慢心只是把它刺激出來而已。
你看有些人他去滑雪,他去滑雪結果把腿摔斷了,你說你這個人就是因為滑雪才把腿摔斷
的,可以這樣講嗎? 不可以嘛! 滑雪的人多的去了,不是每一個人都摔斷腿嘛,是吧?
他是他過去生有這種殺業,你就是喜歡滑雪,你就是把這個業給逼出來了,是這樣子的
所以這個業力要得果報,它必須有心念的刺激。 當然臨終也是這意思,你所以說臨終
為什麼不能起惡念,就是你又去碰到地雷了, 會把過去的生死業力把它激發出來。
最後一個引自果——謂於別別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種子。 那麼等到這個業種子成
熟以後,它表現出來的時候,它不是只有一類的種子。 我們的生命叫眾緣和合,是很多
類的種子表現出來的。 所以人生充滿了榮耀,也充滿了遺憾。 舉個例子,你看波斯匿王
他的公主善光公主,長的很漂亮又有福報,但有一個叫做金剛,是吧? 她長得很醜陋,
醜陋到這個經典上說看上去已經不像一個人像一隻豬的臉一樣。 所以他爸爸就覺得很沒
面子,就把她關在房間裡面。 但長大的時候要嫁人的時候,找一個乞丐就隨便嫁出去了
那麼她以前在皇宮,她不用跟人家接觸,嫁出去就變成平常老百姓,就有一些日常的
社交活動。 但是她先生也不敢讓她參加,也是把她鎖在房間。 所以這個時候她覺得受到
了歧視,受到了自卑。 後來她就向佛菩薩懺悔,向釋迦牟尼佛懺悔,後來才把這個果報
給改變。 那麼她這是怎麼回事呢? 就是她過去在修布施的時候,她布施出家眾的時候,
那出家眾威儀不好, 她就出惡口去批評這個僧寶,但是她也布施了,所以得果報的時候
她有富貴,但是她的口業的瞋心也讓她醜陋。 所以我們這個今生的果報,一般來說是
多元化的種子創造出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人生沒有圓滿,因為我們在因地造業的時候
善的也造,罪業也造。 所以它是怎麼樣呢? 各別各別的色心果報,是由各別各別的善
惡種子引生的,這個是由多元化的種子,引生多元的果報,叫引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