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香光莊嚴:《心經》(28) 流通分-1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0-23 22:47:39
香光莊嚴:《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http://www.gayamagazine.org/periodical/detail/157
雪歌仁波切 教授 / 釋見諦 編輯
2.5 流通分
時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乾闥婆等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再來是流通分,佛說完後有何情況,所有的人包括舍利子、其他菩薩、聲聞,天人阿
修羅等,心充滿法喜。
生:藏文的咒語有tadyatha om,別的版沒有,有何差別?
師:平常tadyata 有如下的意思,有時不念也可以。藥師佛的咒也有tadyata,它的意思
是如下我要向您請求。不講這句也沒關係。
生:om 有作用嗎?
師:《心經》裡有om 嗎?
生:廖老師譯的有om。
師:不曉得,應該沒有om。
生:上堂課講到,資糧道、加行道二道,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先從世俗諦認到空性,
再從勝義諦的空性這裡認到微細的世俗諦。接下來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您說要破
除世俗諦與勝義諦間的距離。請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二個色是否不同?因為第
二個空即是色的色是認到微細的世俗諦。能不能說在色即是空時,它的色是比較粗的
世俗諦?認到細的世俗諦時,是不是粗的世俗諦的內含也包括在內,只是那時候行者
的心比較細?這樣的話,細的世俗諦,對於回過頭來了解空性,是否有幫助?若是的
話,此處只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不是沒有描述到從細的世俗諦,要再了解空性
這邊,沒有完整描述出來?
師:色即是空跟後面空即是色,這二個色法本身是一樣的,但行者在認的時候,一個是未
了解空性的階段,一是了解空性之後的階段。色法本身是一樣的,沒有一個清淨或一
個不清淨。色法上的一種道理來說,空即是色,了解時,它好像是如幻化的色法,對
色法上如幻化的道理就連接了。有這個差別。另外,雖然空即是色時,行者對色法如
幻化有感覺,但如幻化的感覺還是比較偏向因緣,偏向存在,跟空的道理距離沒有那
麼近。行者比較偏向成立法,這部分比較強,對無遮空的道理,還是有點距離感。無
遮的空性實際上沒有距離,內心裡有個距離感的話,還是不對的。所以色不異空,空
不異色的道理還是要對他有幫助。
生:什麼叫有距離感及沒有距離感?是從世俗諦很快就連想到勝義諦嗎?還是在一個法上
同時現起世俗諦與勝義諦呢?
師:距離感不是個容易的道理,譬如看到一本書,其他所有的法有一點距離感。這樣有問
題,主要是對這本書及這本書上的空性有一個距離感,所以,這本書跟其他的法有一
個距離感。若我對這本書及這本書上的空性沒有距離的話,這本書跟其他的法也沒有
距離。對其他的法為何會有距離呢?因為它會排斥。為什麼排斥呢?他對書有自性這
方面強,這方面強就執著。反過來,空或完全自性空的道理就有距離了。這個道理有
距離,就變成跟其他的法也有距離。
生:是不是對色即是空及空即是色,串習很熟練就自然不會有後面距離感的問題?就是色
不異空與空不異色要如何作到?它跟色即是空及空即是色有沒有關係?
師:不一樣,修止修觀,還要修止觀雙運。一樣的道理,雖然有修止了,有修觀了,還是
要修止觀雙運。
生:若能雙運的話,就不會覺得世俗諦與勝義諦有距離嗎?
師:對。
生:色法是有為法,空性是無為法,有為法無為法不僅是相異,而且是相違,為何這裡可
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時如何跟有為法無為法相異相違連
在一起解釋?
師:有為法與無為法是相違,相違有很多角度,是非的角度相違,有無的角度相違。所以
要認清楚是什麼角度的相違,如果勝義諦與世俗諦來說,以是非的角度,它們是相違
。以有無的角度來說,它們完全是相屬或一體。一個存在,另一個就存在。但是在是
非的角度上,就完全不同。有為法與無為法之間,也是這樣。
生:若是二個法不一樣,就是相異了,不是嗎?此處的不異,跟攝類學講的相異,是
tadei 的意思嗎?
師:是danijiba 嗎?你是說體性一還是體性異?
生:相異即tadei 那個字。
師:dadei 一詞,我們腦中認的時候,名字上有一個異,這也是一種異。體性上一種異,
也是異。一跟異分的時候,或是名字上或是意義上都可以分,若名字不同,就可說異
。有的是意義上不一樣。
註:原聲音檔可至道次世界下載:http://lamrimworld.or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