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是否是佛教徒,我們天生就有一種希求遠離痛苦,希求獲得安樂的想法。我們檢視
這樣的想法並沒有任何的問題,因為我們有想法、有感受,因為我們會感知到種種的情境
,而這些情境有些是我們不想要的,對於這些不想要情境我們會生起排斥感,進而希望遠
離這樣的情境。如果是一種悅意的情境,我們會希望擁有,並且希望一直持續下去。
並不是說我們不要任何的物質受用,我們是需要飲食長養、需要衣物保暖、需要遮風避雨
的處所,這些受用可以減緩我們身體痛苦的感受。那麼,除了這些就夠了嗎?很顯然並不
是,我們可以在很多物質豐厚的人身上看見痛苦,也就是在物質滿足帶來身體上安適的感
受並不足夠,我們仍然會處於痛苦之中,這些帶來心靈痛苦的想法,佛教稱為煩惱。
佛弟子特別特別重視煩惱,因為不僅煩惱生起時當下是苦,他會引生身語惡業,生起煩惱
的同時,接著就會有造成將來苦果的身語惡業,同時煩惱本身具有增長性,也就是當煩惱
滅後,它就進入隨眠狀態,如果沒有刻意對治,它就等待下次引發。
那麼,如果我們知道煩惱的過患,我們就必須對治煩惱,如果我們要對治煩惱,我們就必
須瞭解煩惱的行相,瞭解煩惱如何在心續運作,瞭解煩惱並不是我們值得信賴的心,內心
深處將煩惱當成敵人一樣看待,瞭解生生世世使我們受苦的,不是他人,是煩惱這個仇敵
。
不過麻煩的是,一直以來我們是把煩惱當親友一樣看待,認為煩惱以瞋心幫我抵擋外敵,
有一個例子是這樣說的:面對道路上的崎嶇不平,不是把那些障礙的石頭除去,我們也不
可能除去所有的石頭,但你可以簡單穿上鞋子,讓自己不受傷—修習安忍。而安忍這個佛
弟子希求的功德,他如同隨喜一般,並不用特別去作些什麼,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