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請接著看「下方」,六方佛下方第二尊佛:
【名聞佛。】
「名稱(就是他的名號)普聞於十方,表為天人眼目,如觀音、普賢、佛門祖師」。
下方所舉的六尊佛是代表佛陀的教育大行於世間,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求生淨土。破
迷開悟為什麼要連上求生淨土?這裡頭有道理,真正覺悟他才會求生淨土。換句話說,無
論他修學哪個法門,功夫再好,得三昧、明心見性,如果他不求生淨土,他沒有真的徹悟
。真正徹底覺悟了,沒有不求生淨土的。
你看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地上菩薩,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真的覺悟,徹底
覺悟了。始終,始是初地,終是等覺,總共有十一個位次,這十一個位次的菩薩沒有一個
不念阿彌陀佛,沒有一個不求生淨土的。文殊、普賢做榜樣!華嚴會上這兩位上首菩薩帶
頭,發願求生淨土!由此可知,真正覺悟,徹底覺悟了,沒有不發心求生淨土的。
『名聞佛』當然不例外,這個名號在此地代表為天人眼目。天人代表六道裡面的三善
道,有慧眼,能辨別是非、邪正、利害,他有能力辨別。世出世間法裡面,念佛求生淨土
是第一殊勝,無與倫比的殊勝,他怎麼會不選擇這個法門!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上
首菩薩,普賢菩薩是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會下的上首菩薩,佛門裡面的祖師大德發願求生
淨土的人太多太多了。這幾尊佛的名號都是佛法大行於世道,顯示的興旺的形象。第三位
。
【名光佛。】
「表大智隨演,法音遠聞,能令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佛的德號裡頭都有一
個「名」,這裡頭有密義!這個密義就是教我們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決定
往生。「光」表智慧,所以表的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恆順眾生,應機施教。「隨」是隨順
眾生,隨順眾生的根性,隨順眾生的愛好,隨順眾生現前生活方式,為他「演」說。所以
佛教化眾生活活潑潑,而且隨時隨處他有變化,這個與世間教學有相同的地方。譬如說一
個兒童,隨著年齡的成長,年齡成長智慧也增長,經驗也在成長。老師教導他的一定是隨
著他的年齡,隨著他的智慧,隨著他的經驗不斷的調整教材,調整教學的方法。絕對不是
給他的課程一成不變,不是!
縱然古時候教學,確實從小(六、七歲的時候)就教他念四書五經,到七、八十歲鬍
鬚白了還念四書五經,教材沒有改變。但是你要曉得,他教學的方法,對於這個教材的解
釋、體會、運用,真的是隨著他的年齡有變更的。佛教的經典亦復如是。從你初學佛的時
候就教你讀經,到一百歲的時候還是讀這一部經,可是你的體會不一樣,年年不相同,月
月不一樣。能把你所體會到的經義,落實在你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
物,引導你這一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不但引導這一生,還引導未來生生世世,經典不
可思議!所以要懂得隨機演說。
「法音遠聞」,法音遠聞這樁事情,我們凡夫很不容易體會。現代科學技術發達,可
以把我們的影像、音聲用高科技的技術,把它轉變成電磁波。遠方的人接收到這個電磁波
之後,又把這個電磁波轉變成影像、音聲,他就能看到、能聽到。這是現在的電視、無線
電的廣播、網際網路,色相、音聲你都能看見!法音遠聞。可是實際上,我們是迷了自性
,自性的德能作用不能現前,所以科學家用機械、用儀器來幫助、來轉變。實際上佛在經
上告訴我們,可以不需要利用任何機械的幫助,我們自己本身有能力。我們的色相,我們
的音聲,我們的意念,我們的造作,剎那之間,幾乎是同時遍虛空法界。這個道理、事實
真相我們要懂。如果我們的見聞覺知不能遍虛空法界,你想想,我們怎樣跟諸佛菩薩起感
應道交的作用?
佛菩薩的心性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的心性也遍虛空法界,所以從心性上講無二無別
,自他不二。不但眾生跟佛不二,眾生與一切有情、無情眾生也是不二!在《華嚴經》裡
面我們細心去觀察、去體會,宇宙是一體,一體決定不能分割!我們今天講我們這個人身
,人身所有的一切器官、細胞是一體,但是這個一體還可以分割,現在用外科手術能分割
。宇宙一體是法身,法身不能分割,沒有辦法分割的。所以比喻,實實在在講,沒有任何
一物能夠比喻得恰當,比喻只能做到彷彿、相似,決定沒有辦法比得很恰當。
所以見聞覺知周遍法界虛空界,我們是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把這個能力障礙住了,
能力並沒有喪失,什麼時候你把這個障礙除掉,能力就現前了。說恢復都不恰當,恢復是
失掉之後再現叫恢復,這個根本沒有失掉,只是障礙而已。雖有障礙,它的能力依舊起作
用,不過起作用我們自己感受不到;這個障礙,障礙了我們自己的感受。所以妄想分別執
著不能不放下!總得要懂,總得要明瞭。所以法音確實是遠聞。
「能令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勝音,前面說最殊勝之音!可是迷悟,實
在講,是在自己。會的人跟不會的人差別很大,所以佛法宗門教下祖師常常測驗學生:「
你會麼!」這個意思太深太深,深廣無盡。「你會麼!」果然會,凡所有相,皆是實相;
凡所有音,皆是佛音。會了!會就是覺悟了。如果是迷了,外面的境界,六根所對的境界
就叫做六塵。
塵是什麼?塵是不覺、塵是迷惑、塵是染污,就叫做六塵。覺悟了之後不叫六塵,叫
六性,眼見的色性,不叫色塵。所以不會的,你眼見色塵、耳聞聲塵;要是覺悟的話,眼
見色性,耳聞聲性,見聞覺知都是性,明心見性!能見的六根根性跟你所接觸的境界的六
性(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六性),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歐陽竟無說佛法不是哲學,哲學
能所是二,不是一;佛法,能所是一,不是二。這個意思深了。
見性跟色性是一個性,諸位常常聽到佛性、法性,在這個地方你就很明顯的體會到了
,眼見色,眼的根性就是佛性,你所見的色相、色性,就是法性。如果是迷了,我們的眼
就不叫做根性,叫做眼識,眼識所見外面叫色塵,就不叫色性。這是一迷一切迷,迷了自
己,也迷了外頭境界。迷自己就是轉見性為眼識,這是迷了!見性變成眼識。見性變成眼
識,外面境界隨著你轉,依報隨著正報轉,外面的色性就變成了色塵,境隨心轉。從這個
地方非常明顯的能夠體會到什麼是佛性,什麼是法性?佛性會變,它有覺迷,法性沒有,
法性是隨著佛性轉的;佛性是正報,法性是依報,依報總是隨著正報轉。
正報覺悟了,正是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頭所說的,說得好,「捨識用根」;捨
識用根就是轉識成智,就是法相宗裡面講的轉識成智。轉,有因上轉,有果上轉。八個識
,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轉,這你就明瞭了,我們就知道功夫應該怎麼用。第六意識
的能力最強的是分別,第七識末那識,能力最強的是執著。那我們怎麼個轉法?於世出世
間一切法不執著,不執著就是轉末那為平等性智。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分別了,不分別
,你就是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要從這個地方轉起!至於第八識跟前五識你就不必管它,
這兩個轉了,第八識跟前五識統統都轉了,連帶都轉了。
修行人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佛在經上常常給我們講作觀,「止觀」,這個名相通八萬
四千法門,也通淨土念佛法門。這個名詞是佛門裡頭,不論是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
教下,修行總的指導原則,總的綱領。譬如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不是修止觀?是
的。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時候萬緣放下,你心裡頭只有這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
,什麼念頭都沒有;念頭放下了就是「止」,這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觀」。
所以世尊在《大集經》裡面講持名念佛是「甚深上妙禪」,禪就是止觀。怎麼說念佛不是
修禪?真的是在修禪,而且是修上上深妙禪,很少人知道。
止,止什麼?止妄想分別執著,要把這個止住。止就是大乘教裡頭常講的三昧,心地
永遠保持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止!觀,觀是外面境界清清楚楚,內外都清楚
;內是六根根性,外面是法性。明心見性!明心是能見,真心;見性,沒有一法不是性變
現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就是法性。所以到這個境界,六根所對的、所接觸
的這個境界,法性而已!就像古大德比喻裡頭所說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黃金製
造的物品種類千千萬萬,琳瑯滿目,讓你去參觀、去欣賞。你看了一下,你看到什麼?黃
金而已,除黃金之外沒有一樣東西。
所以真正明心見性,他看山河大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你問他他看到什麼?他所
見到的是一個性。就好像會看的,琳瑯滿目全是一個黃金,周遍!除金之外什麼都沒有。
見性的時候,除法性之外什麼都沒有。法性是清淨的,法性是平等的,法性沒有生滅,法
性沒有來去;「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看看《楞嚴經》上
這幾句話講得多清楚。宇宙萬有的真相!破迷開悟之後你就離苦得樂,所有一切苦都沒有
了。不受一切苦,那就是樂!
《彌陀經》裡面世尊給我們介紹,這個世界為什麼叫極樂?佛說得很好,那個世界的
眾生「無有眾苦」,沒有苦受,所以叫極樂。我們這個世界苦多樂少,樂還是苦,不是真
樂!所以佛講樂是壞苦,不苦不樂是行苦;換句話說,一個苦就把娑婆世界眾生生活狀況
說盡了,他們在受苦,三界統苦。極樂世界沒有,沒有苦苦、沒有壞苦、沒有行苦,所以
稱之為極樂。我們如果把這些粗淺的意思搞通、搞明白、搞清楚了,你就會死心塌地念佛
求生淨土,哪裡還要人勸!什麼樣的障難也障不住你。為什麼?事實真相真搞清楚、搞明
白了!「名光佛」。下面一尊。
【達磨佛。】
『達磨』是梵語音譯的,翻成中國意思是法。我們講佛法僧,佛陀、達磨、僧伽這都
是從梵語音譯過來的,所以達磨翻作法。「表大法師承自佛」,這個法門深廣無盡,沒有
一法能跟它相比。這個大法你從哪裡學來的?我從老師那裡學來的,老師是誰?老師是釋
迦牟尼佛,本師釋迦牟尼佛。當然我們的承傳是一代一代祖師傳下來,我們才知道。雖然
是祖師傳給我們,但是我們讀的這個經,這個經是如來親口所說的,祖師大德再介紹給我
們,我們一展開經卷,就直接得到佛的承傳了。
又何況釋迦牟尼佛在入滅之前教導我們四依法。佛不在世間,我們依靠什麼?佛很慈
悲,教導我們四依法。第一個「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麼?法是經典。依法,法是佛說的
,就直接依佛講的。你看,這個真正了不起,我們是釋迦如來直接的傳人!特別是淨土宗
,淨土宗沒有祖師,淨土宗的祖師怎麼來的?是後人對這個修淨土的人特別尊敬,稱他為
祖師。所以淨土宗的祖師跟其他一切宗派不一樣。其他一切宗派是一個老師傳一個,所以
有多少代多少代,淨土宗沒有。淨土宗是民選的,不是哪一個傳哪一個的,初祖沒傳給二
祖,二祖也不傳給三祖。後人認為他的成就,對淨土宗的修持、對淨土宗的弘揚有特殊的
貢獻,尊他為祖師。所以淨土宗到現在只有十三代,就是只有十三位。「依法不依人」,
直接承傳。
我們直接承釋迦牟尼佛教誨的,淨土的三經一論,後來祖師大德加上兩種,現在五經
一論,就夠了,這是直接承傳!我們要曉得這個意思。而且確確實實淨土裡頭沒有什麼一
代一代的祖師,我們不要被這個迷了。為什麼?每一個修淨土的人都是直接承傳,這不可
思議!人人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嫡傳!所以這個法門一切諸佛讚歎,一切菩薩、善神
擁護,這不是沒有道理!「堪為眾生軌範」,師承自佛,這是淨土念佛法門師承自佛,堪
為眾生軌範,為一切眾生的模範,「即佛門之四依法也」。四依法我們也列在這裡,「依
法不依人」。
第二「依義不依語」。現代有很多人批評會集本,他不懂得四依法裡頭這一句,如果
懂得這一句,問題就解決了。只要是佛的意思明白了,語言多說一句少說一句,深說淺說
、長說短說,沒有關係,只要意思對了就行。佛這個四依法,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將
來經教流通到十方,每個地方言語文字不相同,必定要通過翻譯。通過翻譯之後,這個譯
本能不能取信於大眾,這四依法就給你說出來了。他翻的沒有問題,意思對了,言語不同
沒有關係,意思要對。「依義不依語」。
會集本,就是會集原譯本,我們把會集本跟原譯本對照,它意思沒有錯,依義不依語
,我們就能採信,就能夠依靠。那麼反對,他就是不懂四依法。實在講,現在有很多人疑
惑翻譯不可靠,一定要依梵文的原本。梵文原本的經典,我們懂得,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
並沒有用文字寫出來,是佛滅度之後,阿難覆講,大眾來記錄。這到底可靠不可靠?你要
真正找到究竟可靠的,那非得親近釋迦牟尼佛不可。從另外一個人口裡傳出來的,你都有
懷疑,那個問題就嚴重了。所有一切經,連梵文本你都會打幾個問號在上面,這殊勝的利
益你得不到了。
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這個地方都跟你講原
則,了義、不了義人人不一樣。契機、契理的就是了義,契理不契機不是了義,契機不契
理也不是了義。講到究竟了義,我依照這個法門修學,在這一生當中我能夠開悟,能夠證
果,能夠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對我講是了義!究竟了義,那應當是幫助我在這一生
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那是了義中的了義。千經萬論擺在你面前,你自己選擇,哪一個法
門、哪一部經典是我究竟了義?就是說我依靠這一部經典、依靠這個法門,我這一生決定
成就圓滿的佛果。諸位想想,除了《彌陀經》跟《無量壽經》之外,你要想在一生當中證
得究竟圓滿佛果,不可能。換句話說,《彌陀經》、《無量壽經》是究竟了義!
《彌陀經》自古以來有兩個譯本,羅什大師是意譯,我們現在讀誦的,玄奘大師是直
譯,兩個譯本。這兩個譯本現在我們都印出來,諸位可以做參考,可以做比較。自古以來
祖師大德、許許多多的學人都採取羅什大師的本子,這本子確實是好。至於《無量壽經》
,我們從《藏經》目錄裡面看,古時候翻譯的有十二次之多。從後漢到南宋,八百年間總
共有十二次的翻譯,但是有些譯本失傳了,當中有七種本子失傳,現在傳下來的只有五種
,我們稱為五種原譯本。
這些譯本對照起來看出入很大,所以古大德看到這個情形,就判斷,釋迦牟尼佛講《
無量壽經》一定講過好幾遍,不是一次。如果一次,同一個本子再多人翻譯總是大同小異
,不可能有很大的出入。最明顯的就是阿彌陀佛發的願,你看,這五種本子裡面,有兩種
本子是四十八願,有兩種本子是二十四願,有一個本子是三十六願,這個差別太大了。如
果是一個原本(梵文原本),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差異。所以從這三種差異,古大德的判斷
,《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當時講解的時候,最低限度,釋迦牟尼佛講過三次。失傳的本
子我們沒有看到,總是講三次以上!釋迦牟尼佛講經,沒有重覆講過的,《無量壽經》他
老人家在世要是講過三次的話,這部經就值得重視了!
所以,會集就有需要!最早會集是王龍舒,宋朝時候的人,王龍舒的會集本稱之為《
大阿彌陀經》,《龍藏》裡頭就有了,入了藏。蓮池大師註解《阿彌陀經》的《阿彌陀經
疏鈔》引用《無量壽經》的文字,他所引用《無量壽經》的經本,幾乎一半以上都是引用
王龍舒的會集本。由此可知,龍舒的會集本,祖師肯定!祖師不引用原譯本,引用會集本
,有他的道理在。我們今天要懷疑會集本,那是大錯特錯,那是不懂得四依法!
四依法最後一條,「依智不依識」。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不但是學佛,連平常處事
待人接物,你要依理智,不要感情用事。「識」就是今天講的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常常出
錯誤,你要依理智,學佛更應當如此。佛在此地教我們,你要依智慧去判斷、去選擇,不
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你就出錯誤。
這旁邊我註了一條,「窺基法師作通贊疏,為末世做示範也」。這做什麼示範?就是
「依智不依識」。窺基大師是玄奘大師的徒弟,你看看他給《彌陀經》做《通贊疏》(做
註解),他不用他老師的本子。一般照理說,我老師翻譯的不錯,我應當用老師的本子來
做註解,他沒有。他用鳩摩羅什的本子,他沒有用老師的本子。這是不是對老師大不敬?
不是的。羅什的本子翻得好,已經全國都通行了,你何必再用你老師的本子。很少人讀這
個本子,你註這個本子,雖然是師生之情,但是會擾亂一般修行人的觀聽。他採取鳩摩羅
什的本子,他的老師玄奘大師沒有責怪他,不說他是:你是背師叛道!沒有。理!玄奘大
師有這個雅量,窺基大師做得不錯,這就是「依智不依識」,依理智不依感情。他們師徒
給我們做了榜樣。現在時間到了。
==
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不是修止觀?是的。
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時候萬緣放下,你心裡頭只有這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
什麼念頭都沒有;念頭放下了就是「止」,
這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觀」。
所以世尊在《大集經》裡面講持名念佛是「甚深上妙禪」
這也就是老法師一直教我們的念佛方法。印光大師還加上十念法幫助我們。
南無阿彌陀佛。